海棠小说 > 耽美同人 > 我在大明长生久视 > 第443章 出兵西域
    自连家屯儿一行之后,群臣的郁闷心情得到了极大缓解,不是争取到的利益足够大,而是这次他们赢了。</p>

    虽然赢的很少,可赢了就是赢了。</p>

    霸道一朝的李青,终于肯让步了。</p>

    这让群臣很是振奋。</p>

    朱厚熜也很开心。</p>

    其实,他对李青的激进也颇感不痛快,钱花的太多了,再不消停莫二十年,怕是十年都不用,大明财政就要出现问题了。</p>

    造成亏空容易,补亏空可就难了,王朝的震荡、乃至覆灭,原因通常有很多,可若论大,财政问题绝对排在第一位。</p>

    一个富得流油的王朝,即便有问题,也容易解决,反之,一旦财政紧张,问题也会被无限放大。</p>

    一人,一家,一国,钱的重要性都是首位,朱厚熜爱钱,很爱钱</p>

    李青的一次妥协,换来的是所有人开心。</p>

    如此情况,让李青都觉得自己拿的是‘大奸臣’剧本,有些心酸,也有些好笑,同时,也深感疲倦</p>

    乾清宫。</p>

    李青来时,朱厚熜正在看书,见得他来,忙收齐书卷。</p>

    “看什么呢?”</p>

    “没什么,就一些消遣解闷儿的读物。”朱厚熜略微不自然。</p>

    这要换成其他皇帝,李青指定往春宫上猜测,可嘉靖对女色并不是很热衷,一向也够节制。</p>

    李青略一思忖,便有了答案:“是心学吧?”</p>

    朱厚熜愕然,继而苦笑:“还真是什么都瞒不了你。”</p>

    “你以为心学如何?”</p>

    “一般般吧,不过是采诸家之长而已。”朱厚熜不以为然的,“这所谓的阳明心学,白了,没多少是王阳明自己的东西,大多都是借鉴而来。”</p>

    李青没有否认、辩驳,颔首道:“心学的确糅杂了许多儒家学、禅宗、道家学,尤为儒家学,它本就是儒家学的延伸,但它延伸的好,借鉴的妙,且自成一派,这就足够了,孔子不也向老子讨教过学问嘛。”</p>

    “”朱厚熜撇了撇嘴角,哼道,“我知道你与他关系莫逆,不过心学不能成为主流学,也没可能成为主流学。”</p>

    李青微微颔首:“时下确是如此。”</p>

    “未来也难!”</p>

    李青白眼道:“行啦,我知你对心学忌惮,可心学也不是你可以杀死的,你能将它列为邪,却阻碍不了有人去学。”</p>

    朱厚熜无可辩驳,重重一叹,郁闷道:“这个王守仁可真够讨厌的,瞎搞什么学问”</p>

    李青呵呵道:“你不一样看的认真?”</p>

    “我就是无聊”朱厚熜有些烦躁,起身道,“出去走走?”</p>

    “哪里走?”</p>

    “东宫吧,那地儿清净。”朱厚熜率先往外走</p>

    自打太子放弃继承权,父子的关系就大幅度缓和了,朱厚熜可以不再是皇帝,只是父亲,朱载壡也可以不再是太子,只是儿子,如此情况之下,自然是父慈子孝</p>

    东宫高台。</p>

    李青余光瞧见朱厚熜缓步走上来,打趣道:“以前也不见你这般,如今倒是成了慈父。”</p>

    朱厚熜苦笑道:“可能真是快要失去的时候,才会懂得珍惜吧。”</p>

    “只是换一个地方生活,又不是没了,怎搞得跟生离死别似的?”</p>

    “我可没你自由,我去趟江南,太费劲儿了。”朱厚熜轻叹道,“我早就不年轻了,我还在一点点变老”</p>

    “不知不觉都嘉靖三十二年了,某些时候,某个瞬间,我还觉得自己是那个意气风发的少年,可一照镜子唉,原形毕露啊!”</p>

    李青多少有些心虚,也不接话茬,省得朱厚熜使性子。</p>

    朱厚熜失落了一会儿,突然道:“科举改动的差事,李本主动接下了。”</p>

    “嗯,我知道,之前一群人去连家屯儿,李本临走时与我了,条件是未来修嘉靖一朝的实录,对他稍稍润色一下,我同意了。”</p>

    朱厚熜怔了怔,喃喃道:“嘉靖实录多么让人绝望的词汇啊。”</p>

    李青:“”</p>

    早知道就只点个头了。</p>

    好在朱厚熜也没借题发挥,转而问道:“之前我让黄锦带话,让你去京营去指点一下胡宗宪他们,你可去了?”</p>

    “去了一趟,没什么可指点的。”</p>

    朱厚熜狐疑:“不是吧?流水的主帅,铁打的监军,你没什么可指点的地方?”</p>

    李青好笑道:“监军就只是监军,我没你想的那么牛,杀敌我在行,练兵带兵我挺一般的,再了,胡宗宪、俞大猷、戚继光他们也不差,且他们更了解西域势力,我去指点反而不美。”</p>

    顿了顿,“你没去?”</p>

    朱厚熜摇头道:“我不也是怕他们有压力嘛,政治上、治国上,我游刃有余,对战争我是真不在行,好了用人不疑,怎好再去干预?”</p>

    “既如此,那就相信他们吧。”李青笑着。</p>

    </p>

    朱厚熜:“”</p>

    “两百万两不是钱啊?”朱厚熜闷闷道,“朝廷没你想的那么有钱,且这是打仗,你就不能认真点吗?”</p>

    李青道:“我去,下限就低不了。”</p>

    朱厚熜愣了下,叹息道:“再让你精进下去,一些个规模战争,你自己就能打了。”</p>

    “话不是这么的。”李青道,“打我可以打,但我一个人没办法代表大明,对方只会神话我个人,而非大明。能代表大明的,只能是大明军队。”</p>

    “嗯,也是。”</p>

    “对了,礼部和司礼监的人,快该回来了吧?”</p>

    “多则十余日,少则七八日。”朱厚熜道,“其实他们回来与否,跟出兵没关系,等他们也不过是为了夯实一下信息透明度。”</p>

    瞧着远处的奉天殿,朱厚熜一时有些落寞,“你未来住在这里的人,会是谁呢?”</p>

    李青也没有答案。</p>

    良久,</p>

    “裕王、景王也都不算孩子了,民间这个岁数有的都成亲了,不妨眼光放长远些。”</p>

    朱厚熜眸光一亮,微微笑了。</p>

    “好圣孙?嗯,不知我嘉靖的好圣孙,又会是谁?”</p>

    李青斜睨了他一眼,揶揄道:“你还真把自己当朱棣了?”</p>

    “不可直呼成太宗名讳。”</p>

    李青翻了个白眼,道:“我不叫老四,都够给面子了好不?就是他在,我这么他能咋滴?”</p>

    朱厚熜气哼哼道:“人不在,怎么还不是你一张嘴?谁知你那会儿是个啥样,这会儿随你咋吹也没人能反驳什么。”</p>

    “实录、起居注,不都有吗?”</p>

    “”</p>

    气郁了阵儿,朱厚熜道:“从西域回来,你就带载壡去金陵吧,装疯卖傻也着实辛苦,能快快乐乐的度过这一生,哪怕不做皇帝,也未尝不是件幸事。”</p>

    李青微微点头。</p>

    朱厚熜突然有些意兴阑珊,转身往下走,一边道:“快要去西域作战了,你也好好养精蓄锐吧,朝中之事无需你操心了,这十年有你没你都一样,有朕足矣!”</p>

    李青瞧着他的背影,欣慰的同时,也有些唏嘘。</p>

    若无朱厚照的胡闹,若朱厚熜就只是个藩王于朱厚熜而言,未尝不是件幸事。</p>

    “一个大逼兜真不亏,太赚了,真是便宜那厮了。”</p>

    李青咕哝了句,转而开始憧憬这次的西域之行</p>

    </p>

    正月下旬,前去与西域交涉的礼部、司礼监一行人回归。</p>

    紧接着,钦天监卜算出了出兵的黄道吉日!</p>

    二月二,龙抬头,人如虎,马如龙,战则必胜。</p>

    对于这次出兵,朝堂上的反对声浪并不强,拢共才出兵三千人,跟永乐年间动辄数十万根本不在一个量级,根本不会影响到文官集团的政治地位。</p>

    时至今日,武将也很难再压过文官了,甚至可以武断的,没可能再盖过文官了。</p>

    最大的原因就是没仗可打了,不走殖民路子的前提下,武将的话语权,只会越来越低。</p>

    这也是历代王朝和平期的通病。</p>

    当然了,这个通病也不全是坏处,甚至好处更多,和平时期武将掌握话语权,和平难以继续下去了。</p>

    群臣不怎么反对出兵,却对收取西域非常抵触,一致认为这是个赔本的买卖,觉得在花冤枉钱。</p>

    可皇帝实在是铁了心,再加上李青的十年之约,也不好闹太凶。</p>

    末了,也就骂一骂朱厚熜败家,出一出心头恶气的样子</p>

    不过朱厚熜根本不在乎,了解了更详尽的情况之后,当即就将军令下达给了胡宗宪,并提前全款拨付军需,好让将士们没有后顾之忧</p>

    时光悠悠,正月转瞬即逝。</p>

    二月二,龙抬头,龙头直指西域</p>

    群臣随皇帝相送,直送至城门口,才驻足停下,一番场面之后,瞧着李青渐行渐远,一群人好一阵轻松。</p>

    这煞星可算是走了。</p>

    祝你为国捐躯,名垂青史群臣在心中祈祷。</p>

    虽然知道这种可能性极,但万一呢?</p>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群臣憧憬又虔诚的祈祷,只求李青一去不回。</p>

    </p>

    夕阳下,李青骑着战马,迎着夕阳余晖,身体幅度摆动着,满脸的轻松,满心的振奋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