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小说 > 耽美同人 > 我在大明长生久视 > 第453章 明军亮剑
    次日,李青与忠顺王王子又去了清真寺。</p>

    阿訇得知吐鲁番可汗归顺大明,震惊非常,同时,也对李青的权重与能力,进行了新的评估。</p>

    “真是不可思议,你竟真的做到了”阿訇喃喃,眼神复杂。</p>

    李青微笑道:“现在,你可还有疑虑?”</p>

    阿訇沉默了下,道:“这是个漫长的过程,不可能短期见效。”</p>

    “我知道,大明对此地的建设与经营,也不是一朝一夕之事。”李青表示理解,道,“为了那些个受苦受难的民众,你为真主,我为天下,一起努力。”</p>

    阿訇点点头,问道:“你在这里待不了多久了吧?”</p>

    “过些时日要去叶尔羌汗国。”李青问道,“那里的人,也信仰清真寺,阿訇你可愿帮忙?”</p>

    阿訇:“”</p>

    李青解释:“我的意思是,你可以写封推荐信什么的,方便到时候我发挥。”</p>

    李青看得出来,这个长者阿訇影响力很大,且十分博学,连这位王子都对尊崇有加,足见其身份地位。</p>

    两个地方虽政权不同,信仰却是毫无二致,大抵是顶用的。</p>

    “这个可以。”阿訇道,“我们虽不在一处,但也有交流的,稍等。”</p>

    “麻烦了。”</p>

    </p>

    从清真寺走出来,王子忍不住道:“叶尔羌汗国比我们强大许多,不仅土地比我们大,人口也比我们多,你们就不怕他们不讲道理?”</p>

    李青笑呵呵道:“中原人做事,向来讲究先礼后兵,礼能解决最好,不能解决那就只能用兵了。”</p>

    顿了顿,“不用觉得亏了什么,你扪心自问,这里有什么值得大明觊觎的地方?”</p>

    王子一怔,讪讪无言。</p>

    “所以啊,用不着沮丧什么,此次事件是福非祸。”李青微笑道,“之后,你们也拥有了朝贡贸易的会,你们与哈密也算是往来密切,当清楚朝贡贸易的好处。”</p>

    王子嘴角抿了抿,心头振奋,问:“可以互市贸易吗?”</p>

    似是也觉得如此过分,王子又补充道,“别误会,我也就一问,不是再提条件。”</p>

    李青笑了笑,道:“不是不愿与你们互市,而是你们的体量太了,先发展发展,等发展好了,互市贸易自无不可。”</p>

    “当真?”</p>

    “自然!”李青笑道,“你们也是大明的子民嘛,时下不互市,只是体量支撑不起来,非是拿你们当外人,现在我们可都是一家人了。”</p>

    “一家人”</p>

    王子喃喃道,“我们也是大明人了”</p>

    李青含笑点头:“咱大明国富力强,正处于发展时期,虽然这里基础条件太落后,但请相信我,日子终会好起来的。”</p>

    王子轻轻点头,一时间对李青也亲近许多。</p>

    “你能为何要让我父汗父王,集结武装势力吗?”</p>

    “你不会以为我欲对你们不利吧?”</p>

    “这倒不是。”王子闷闷道,“真要想对我们不利,外城三千人就能动摇王室,人都来了,对你们反而不利。”</p>

    “当然了,我就是好奇,若觉得为难,你也可以不。”</p>

    李青道:“也算不得什么大秘密,与你也无妨。”</p>

    “我这样做是为了你父王,也可以,为了你们的王室政权稳定。”李青道,“你父王是王,威信力却是不够,我是担心我们前脚一走,他们就造你父王的反。”</p>

    “啊?”</p>

    “不用意外,这是很可能发生的事!”李青道,“在不了解大明实力之前,这些人只会觉得你父王归顺大明是没骨气的体现,心中不满之人多了,野心勃勃之人,便会躁动、拱火,以求取而代之。”</p>

    李青问道:“你是觉得你父王能做到真正意义上的一不二,还是觉得整个吐鲁番的大武装,都会无条件对你父皇唯命是从?”</p>

    王子面色变了又变,末了,苦叹摇头。</p>

    “你要灭掉那些人?”</p>

    “不不不,我怎会杀他们呢?”李青失笑摇头,正色道,“吐鲁番已经归顺大明了,这片土地上的所有东西,大明都愿意接纳,人更是如此。”</p>

    “那你?”</p>

    “立威!”李青道,“彰显大明军队的强悍,为你父王背书也就是撑腰,让他们熄了骚乱的心思。”</p>

    “这样啊”</p>

    王子长长松了口气,由衷道,“你人真还怪好嘞,长得好,心肠也好。”</p>

    李青哈哈一笑:“你也怪好嘞,心肠挺好。”</p>

    “?”</p>

    王子总觉得少了点什么</p>

    </p>

    </p>

    一连等了七八日的功夫,忠明王才将散乱的势力聚集在一起,虽不是全部,但余者不过十之二三,无伤大雅。</p>

    忠明王从儿子口中得知了李青的目的,放松的同时,也十分感动。</p>

    “上差,您看这何时开始?”</p>

    “明日城外演武,所有人都要到场!”</p>

    “没问题,王这就去安排!”忠明王笑呵呵道,“王失陪,几位上差慢聊!”</p>

    李青伸了个懒腰,看向戚继光,“准备妥当了吧?”</p>

    “早就妥当了。”戚继光嘿嘿道,“明儿保准让他们大开眼界,教他们知道‘大明天兵’这四个字的含金量!”</p>

    李青轻轻点头,道:“演武之后我们就走了,你在此镇守,如若突发重大变故,第一时间派人去通知我们,情势危急可先行退守哈密,不要逞强,更不要怕被问责!”</p>

    “侯爷放心,下官知深浅。”戚继光重重点头,又朝胡宗宪一抱拳,道,“下官先去外城了。”</p>

    “嗯,去吧。”</p>

    胡宗宪目送其离开,接着看向李青,沉吟道:“侯爷觉得这个忠明王会反水?”</p>

    “这倒不是,只是防患于未然。”李青轻叹道,“一千人再能打,也只是一千人,又在人家的地盘上,多一准备总归是好的,这些大明将士背井离乡数千里为国效忠,不该也不能被当做耗材,吐鲁番暂时有失还能再收回来,命没了,可就真没了。一千人,打不过”</p>

    胡宗宪一时汗颜,“下官惭愧,过于功利了。”</p>

    “没什么好惭愧的,你的功利也是为公嘛。”李青轻轻道,“我亲历过的战争太多了,也太残酷了,对它是越来越敬畏”</p>

    “侯爷大善!”</p>

    “呵呵,我可不是大善人,我杀的人太多了,如若有地狱,那我指定十八层。”李青轻笑摇头,“我从来不是好人,只是个执拗且腹黑的政治家。”</p>

    胡宗宪不赞同,也不反对,只是笑了笑,道:“大明有永青侯,大明幸甚!”</p>

    “好啦,别拍马屁了,明儿个演武之后咱们就走,去休息吧。”李青伸了个懒腰,道,“接下来,又要挺长一段时间的枯燥行军了。”</p>

    胡宗宪含笑道:“这么远都过来了,也不差这点儿,侯爷休息,下官告退。”</p>

    </p>

    翌日,辰时初。</p>

    城外一片空旷的区域,五百明军汇集一处,列阵待发。</p>

    城上,人头攒动,除了李青、胡宗宪、忠明王之外,还有林林总总近百人一同观武,都是些不大不的武装首领,多则武装千余,少则数百、百余人。</p>

    临时搭建的指挥台上,戚继光位阵中央,左右各一名负责打旗语的亲兵。</p>

    阳光照耀下,城下甲胄鲜明的明军将士,透着一股浓重肃杀之意,演武还未开始,城上观武之人便神色严肃,心头沉重。</p>

    这样一支军队,简直就是行走的暴力器。</p>

    哪怕只有五百人,却让他们生不出丁点与之为敌的心思。</p>

    过了会儿,指挥台上的旗面向城上,打出‘准备完成,是否开始’的旗语。</p>

    胡宗宪抬起臂,轻轻做了个挥砍动作,接着,城上旗打出‘开始’旗语。</p>

    下一刻,</p>

    数百明军将士有了动作,一开始,就是爆燃</p>

    “砰砰砰”</p>

    便携式子母炮的改良而成的火铳,在三段式射击的加持下,海量而迅速地倾斜着弹药,枪声将熄未熄之时,一支支呼啸飞舞的火箭喷薄而出,诡异又刁钻</p>

    “咻咻咻”</p>

    火箭刚停火,紧接着,又是一阵密匝匝的破空声,如密林似的短箭自劲弩抽射而出</p>

    “嗖嗖嗖”</p>

    箭雨堪堪停歇,近百骑兵一持长枪,肘横托枪杆末端,并夹在腋下以作固定,同时,一持刀直冲上前,</p>

    近百骑兵犹如一杆锋锐无匹的长矛,人如虎、马如龙,顷刻间,猛虎之势便已大成</p>

    与此同时,步卒也有了动作,结方阵,前后左右最外围是盾牌兵,盾牌空隙处是一杆杆长矛,映着阳光,寒意闪闪,就这么稳健向前。</p>

    不快,但每一步都犹如踏在城上首领的心脏上。</p>

    ——无解!</p>

    突然,数百步卒结成的方阵乍然变幻,好似天女散花一般,令人眼花缭乱,简直毫无章法。</p>

    城上之人稍稍松了口气,还好</p>

    蓦然,他们就僵住了。</p>

    所谓的毫无章法,顷刻间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五个方阵,接着,再变,五个变十个,每个方阵大一致,人数一致,配置一致</p>

    维持了半刻钟的‘厮杀’,阵型再变</p>

    惊叹、震悚、恐惧种种情绪,在城上一众首领心中荡漾开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