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不相信我的医术?”</p>
“哪里话,侯爷神医之名可是太医院冠的名,含金量自不必多,慎怎会不信?”杨慎苦笑道,“奈何,我这又不是病了,只是自然衰老之下的必然结果”</p>
“巧了,我这个神医最擅长的就是续命。”李青呵呵笑道,“不是我吹,多了不敢,给你续个一两年拿把掐。”</p>
杨慎失笑摇头,正色道:“我干不了几年了,最好的选择不是给我续命,而是挑选一个得力之人取代我。”</p>
顿了下,“最好能快一些,趁着我还有时间,可以教一教新人。”</p>
李青默了下,道:“人选有了,等南直隶分成安徽、江苏之后,人就会来。”</p>
“何人?”</p>
“原锦衣卫镇抚使,沈炼。”李青道,“此人是嘉靖十七年的进士,曾任知县之职,德才兼备,又通武略。”</p>
“安徽,江苏,沈炼”杨慎消化着信息。</p>
良久,</p>
“南直隶的分割事宜,大抵什么时候能落地?”</p>
李青思忖少顷,道:“不会太久,快则明年春,慢则明年底,太具体我就没办法打包票了。”</p>
“这个时间段完全可以接受。”杨慎松了口气,保证道,“侯爷放心,倭患之事我会多加注意,之后对戚将军也会给予最大限度的支持。”</p>
李青含笑点头,打趣道:“怎么,听你话中意思,这是要送客了?”</p>
杨慎哑然失笑,道:“永青侯时间宝贵,慎受之有愧啊。”</p>
“你这就太矫情了。”</p>
李青道,“于公,你是江南巡抚,对整个南直隶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于私,我与你也算是相交已久,且我对你父亲承诺过要照拂你;再者,我时间宝贵也是分时候的,就眼下来,我时间并不宝贵。”</p>
顿了下,“今日听了你对走私的论述,我也要适当做出一番调整了。”</p>
杨慎神色一动,“如何调整?”</p>
“本来呢,我是打算让戚继光彻底打死倭寇,顺便打死日本走私商,现在,我觉得还是只打死倭寇就好了,日本走私商倒也不必一杆子打死。”</p>
杨慎眼眸一亮,补充:“可以将倭寇打成走私商!”</p>
“这得看倭寇自己的命了。”李青道,“打起来就不能留,打的越疼,之后的日本走私商才会越懂礼数,越乖巧。”</p>
“嗯,这样也好。”杨慎微微点头,继而道,“侯爷当真要在此留住,为杨慎调理身体?”</p>
“你以为我在开玩笑?”</p>
杨慎苦笑摇头,“慎只是受宠若惊。”</p>
“安心受着便是,你之付出,你之功绩,完全当得起。”李青笑言,“我现在也是闲人一个,在哪儿闲都是闲,何不在这有着天堂之称的苏州闲着?”</p>
杨慎也笑了。</p>
可很快又不笑了。</p>
“侯爷如此,可是不得不如此?”</p>
李青坦然承认。</p>
“现在的大明暂时不需要李青了。”</p>
杨慎不意外,却有些感伤,叹道:“如此,对侯爷着实不公。”</p>
“也还好吧,我从不觉得大权在握是件值得开心的事,如此也好,至少轻松了不是?”</p>
杨慎却道:“一码归一码,朝廷如此,大明如此,终是对不住侯爷。”</p>
“其实我一点儿也不在乎。”</p>
“可大明在乎啊。”杨慎遗憾道,“虽永青侯秘密曝光之后,多少会让人忌惮,但总体来还是利大于弊,以我之见侯爷不妨尝试着缓解一下,如若能两全其美,岂不是皆大欢喜?”</p>
“没办法两全其美。”</p>
“何也?”杨慎不解道,“李家势大,永青侯长生不死,这的确会让群臣忌惮,生怕你来个改朝换代,可十朝以来,永青侯从未真正逾矩过,这不足以明问题?”</p>
李青好笑道:“适才你那般通透,这会儿怎又如此天真?”</p>
“呃”</p>
“我有没有改朝换代的野心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有改朝换代的能力。”李青笑着,“匹夫无罪怀璧其罪道理,你当明白才是。”</p>
杨慎辩驳道:“永青侯的秘密,从来不是绝对的秘密,至少皇帝知道,历代皇帝知道,可历代皇帝并未因此,就疏离了永青侯。”</p>
“今皇上能如此,未来哪怕太子不如当今皇上,可只要侯爷想留下,以侯爷的能力,服未来皇帝,让其相信你,并非难事。”</p>
杨慎认真道:“只要侯爷你想,你就能留在京师,留在庙堂之上,无非是侯爷与群臣的关系进一步恶化,可从来也没好过不是吗?”</p>
李青苦笑点头,叹道:“我离开庙堂非是懒惰,而是这一招行不通了,除去我刚才的死结,单就是我与皇帝,也难再和平相处了。”</p>
“何也?”</p>
</p>
李青:“以前我能与皇帝和平相处的本质是,我一直站队皇权。”</p>
杨慎一脸茫然,讷讷道:“我知道啊,难道侯爷之后不打算站队皇权?”</p>
李青沉默。</p>
杨慎愕然,继而失惊道:“侯爷怎可如此?”</p>
“为何不能如此?”</p>
“哎呀,皇权一旦衰落,臣权势必做大,于侯爷而言,引导一个皇帝,可比引导一个群体要轻松高效太多太多了,我大明官吏数十万,两相比之孰难孰易?这个账太容易算了啊”</p>
杨慎急得不行,就差拍大腿了。</p>
李青无奈道:“谁皇权衰落就一定是臣权做大?”</p>
“?”</p>
“也可以是民权嘛。”</p>
杨慎傻眼。</p>
接着,他用一种异常复杂的眼神看着李青,有不解,有焦急,有愤懑其中,认为李青幼稚的情绪最明显。</p>
杨慎全然没想到,大名鼎鼎的永青侯会出如此幼稚的话。</p>
以至于他都不知该咋了。</p>
好半晌,才憋了一句:“百姓愚昧啊。”</p>
李青:“百姓不会一直愚昧。”</p>
杨慎苦涩道:“侯爷你认真的?”</p>
“我从不在政事上开玩笑。”</p>
杨慎痛苦地闭上了眼眸。</p>
李青则有些无奈,没好气道:“不是,你就这么瞧不起百姓?”</p>
“这跟瞧不瞧得起有关系吗?”杨慎破防,言语之间也没了敬意,直截了当道,“哪怕百姓读书,哪怕百姓认字,百姓依然愚昧,学识不等于见识,他们没见过,没见过”</p>
“你冷静一下。”</p>
“”杨慎强抑激荡的情绪,稍稍平复了下,道,“侯爷你太想当然了,根本没可能,即便我大明百姓,个顶个都拥有堪比秀才的学问,也万不能让其掌握权力,那般只会误国!”</p>
“我知道你的”</p>
“不,你不知道。”杨慎有些激动,“他们没吃过,他们没见过,他们只会偏激,只会把可怜的丁点见识奉为圭臬,以此转变为汹涌的情绪到头来,多数人裹挟少数人,整个国家,整个民族,都会陷入恶性循环”</p>
李青不话,让他。</p>
杨慎一口气了半刻钟,激动之情才稍稍平缓,问:“这些,侯爷可知?”</p>
“我知道。”</p>
“那你为何?”</p>
李青道:“皇帝越精明,臣子越精明,臣子越精明,皇帝便不得不精明。论臣子才具、智慧、权术嘉靖皇帝治下的臣子质量,超越大明历代皇帝,换之百姓亦然。”</p>
“百姓越愚昧,做官的越觉百姓可欺,百姓越是好欺负,做官的越肆无忌惮这才是恶性循环,从古至今一直以来,都在恶性循环”</p>
杨慎愕然良久,愣是无法强有力的反驳。</p>
“太疯狂了,简直太疯狂了”杨慎喃喃道,“这是在赌,在赌”</p>
李青哂然一笑,道:“要这么,我一直在赌。”</p>
杨慎痛苦道:“可赌注太大了啊。”</p>
“历来改革,当权者无不谈虎色变,坏就坏在这里。”李青叹道,“治国之道上,我对孔孟之道不排斥,也不从推崇,可在大局观上至少孟子有句话,我深以为然,且奉为圭臬。”</p>
“什么?”</p>
“无敌国外患则国恒亡!”</p>
李青道,“时下我大明已然无敌,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将无敌,岂能不思忧患?不再鼎盛中自我革命,便会在鼎盛中自我消亡。”</p>
“大明有今日有多不容易,我比任何人都清楚,如此大明,我岂能让它在极盛中沉沦?”</p>
李青凛然道:“历朝改革往往失败,表面看是既得利益者的阻挠,可最终受损失最大的,往往就是既得利益者本身,究其原因,就是恐惧改变,中庸不错,可大多时候,只是庸,而非中庸。”</p>
杨慎哑口无言。</p>
李青吁了口气,神情逐渐缓和下来,道:“我这人做事,一向不虑成,先虑败,做这个决定之前,我早就演算过种种失败的后果了。”</p>
“如何?”</p>
李青眼眸前所未有的璀璨:“失败了,尚能挽回,成功了,朗朗乾坤。”</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