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边干活,边竖着耳朵听吴婶子和李婶聊天。</p>
吴婶子看了一眼周围有没有人,没人。她才道,你听了没有,村头的木匠家的女儿的事情?</p>
李婶摇头,没有。他家怎么了?</p>
吴婶子道,他家的姑娘跟个书生私通被人发现了。两家闹得不可开交。姑娘就会哭,问啥子就非书生不嫁。而书生也不是个有担当的,默不作声的。书生的娘什么就是什么,他都不反驳,听话的很。</p>
书生大娘也是个强势的主,非是人姑娘勾引的她儿子,她儿子听话乖巧不会做出这种事来。还骂人家姑娘不要脸,哄骗勾引她儿子的。与她儿子无关,她儿子是不会娶这样的不检点,不自爱的姑娘。</p>
李婶问,那后来呢?</p>
吴婶子叹气,姑娘非要嫁,书生家不愿意娶。就这样僵持不下。不过,有人把村长找来了。村长也是头大,他想大事化,事化了。不然被别的村知道了,会影响村里的其他姑娘,到时候姑娘家们还怎么嫁人呢。</p>
李婶赞成,是啊,不光是影响了姑娘,还影响子。还有谁愿意嫁到村里来。</p>
吴婶子接着,村长好歹两家都不松口,最后村长吓唬他们,这也不行,那也不行,那就把你们全赶出村子去。</p>
书生的娘迫于无奈松了口,但是她提出了条件。老妹你猜猜他她提出了什么条件?</p>
</p>
李婶想了想,村长我是看在你的面子上,不然谁来也不好使。要娶她也不是不可以,但是,也不是白娶的。我儿以后是要当大官的,她怎么能配得上我儿呢。所以,这第一呢,我家不出彩礼,你家还要拿出五十两出来给我儿。这第二呢,这办酒席的银钱你家也出了。这第三呢,就是成亲的所有花销你们家得出。你们大家也知道,我一个寡妇带着儿子,还要供儿子读书,读书是很费银子的。所以没钱。</p>
吴婶子听了李婶的话,高兴的拍了李婶一下,差点把人拍倒。</p>
吴婶子赶紧扶住李婶,对不住啊,劲太大了,一高兴没控制住。</p>
老妹啊,你的跟书生他娘的差不多。</p>
李婶笑了笑,不难猜,她是抓住了那姑娘和她家人的心理。那姑娘死皮赖脸的非要嫁,不会改了。姑娘的家人也拿她没办法,自然就会无奈的同意了。</p>
书生的娘就是抓住这点的,反正我不同意你进我家的门,是你上赶子非要嫁的。现在是你们求着我,不是我求着你们,这自然就不一样。</p>
吴婶子,谁不是呢。那木匠无奈的同意了。你是没看到,木匠走时的样子,背都弯了下去,全身散发着深深的无力感。看了让人唏嘘不已。</p>
李婶,想想也是。搁在谁身上谁受得了啊。好不容易养大的姑娘,最后是这样的结果。那木匠家里那么疼姑娘,他是担心姑娘嫁过去受委屈啊。</p>
可不是咋的,木匠家的姑娘平日里在家就做些简单的事情。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在家绣绣花,不用下地干活。老享福了。村里面的姑娘们都羡慕她,有个好爹娘,还有哥哥们疼爱。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