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风气如此,再加上知识分子此时是社会地位最低的阶层,为了明哲保身,老师们也只教愿意学、听话的孩子。</p>
至于调皮捣蛋、不愿意学习的孩子,他们直接选择不管不问,深怕被波及。</p>
此时的家长普遍知识水平不高,在家就管口吃的,除了送去学校,自己根本不会管,也没时间管。</p>
以至于大家的共同认知就是送去学校,能读就读、不能读就算了,回头学门艺谋生。</p>
至于在学校学到多少,他们从不强求。</p>
该骂的骂了,该赔偿的赔偿完,家长们带着各自的孩子点头哈腰的陆陆续续离开。</p>
崔二嫂忍了一路的怒气,路上逢人还要装作若无其事的打招呼,好不容易到了家。</p>
门一关,抄起门后的扫帚冷不丁对着崔向北就是一顿猛抽,嘴上的骂声更是没断过。</p>
“崔向北,家里是缺你吃还是缺你穿了,你好的不学,居然学人家偷东西,我跟你爸就是这么教育你的吗?”</p>
“啊---妈、妈、妈,别打别打。”崔向北双臂抬起护着头,狼狈的躲避,嘴上还忍不住声解释:“我、我哪也不算是偷,我们又没去别人家里拿。</p>
是他自己不好,有用的东西不放家里,扔破草棚子里,也没上锁没人看着,我们就以为是没人要的。”</p>
其实他当时心里也闪过一丝疑虑,不过大哥的分析也没错,一帮少年难免心动。</p>
人家搬,他不搬显得不合群,毕竟当初自己家盖房子,为了保护建材,家里叔伯都轮流住边上守夜,谁家会随意的放着啊!</p>
三两下把自己服,没有任何心理负担的随波逐流。</p>
</p>
“啊!”这解释不仅没让崔二嫂消气,反而又换来一扫帚。</p>
“你还敢狡辩!真以为我们都是傻得,看不穿你们心里那点心思?</p>
没用你们回去捡?分明就是动了贼心。”</p>
崔二嫂越越心酸,边打边掉泪:“我们老崔家祖祖辈辈老实人,啥时候干过这偷鸡摸狗的事,要是被你爸、你爷知道,非打死你不可!”</p>
崔向北臂、后背被扫帚抽的火辣辣的疼,其实少年也知道自己确实做错了,心里也觉得自己丢人了,一声不吭的红着眼眶挨打。</p>
母子俩都是倔驴,一个死命的打、一个一声不吭的受着,反倒是隔着门偷听的崔大丽觉得大事不妙。</p>
顾不得避讳,赶紧打开门过去劝架。</p>
“哎哟这是怎么了,二嫂你别跟孩子生气,他还有错好好,向北从懂事知道好赖,错了以后改了就行了。</p>
来来来,把扫帚给我,别伤着自己。”</p>
崔大丽一遍劝慰,一边伸想去接过崔二嫂里的扫帚,免得她待会儿继续打人,可惜人根本不撒。</p>
瞪着崔向北骂道:“你看他那样子,像是知道错了?</p>
以前我就是太好话,让他越来越不着调,这次闹出这么大的事,要是不揍个狠的,他是不会长记性的。</p>
我上辈子是造了多大的孽,遇上这么个讨债鬼。”</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