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年头请客正儿八经请客肯定要上国营饭馆。</p>
各地国营饭馆真是有各地的吃法。</p>
搁海岛,很少能瞧见鸭子和鹅上饭店菜单,这里有呢。</p>
方明珍兴高采烈的表示一定得尝尝本地的鸭子,还有用鸭子熬出来的咸粥。</p>
听他们要一整只鸭,隔壁好几桌都往这边看。</p>
本地鸭子比鹅贵得多,因为鹅吃素。</p>
给鹅喂的是青草,麦麸,麦,啥的</p>
多数人养的也都是鹅,就连国营卤货铺子主要也卖鹅肉。</p>
年轻鹅得下蛋,吃上的也都是老鹅肉,肉质比较粗。</p>
饲养鸭子的成本可就比鹅高多了,因为鸭子吃荤腥,平日里没少喂螺丝。</p>
自家平日里打牙祭吃的大多是烧鹅,忽然吃鸭子最多就两种情况。</p>
一是家里有病人不能吃鹅。</p>
鹅是超级大发物,正常情况下吃着没问题,身体免疫力低的时候吃鹅肉很容易把身体的隐疾给发出来。</p>
鹅屎还能驱蛇,有大鹅的地方很少见着有蛇。</p>
这玩意可烧皮肤了,要是沾到鹅屎不立刻用水冲洗,皮肤分分钟能红起来,感觉就跟被火烧。</p>
拉稀的鹅屎效果还得加倍。</p>
反正大鹅强着呢。</p>
再者就是宴请客人的时候才会上从桂花鸭,长芦板鸭,盐水鸭,挂炉烤鸭啥的。</p>
不过,就算上卤味铺买鸭子,也都是要个前脯肉,求师傅脖子少搭一点,带个鸭头。</p>
买半边鸭子大概是两块五,一整只鸭子就得五块钱。</p>
那边,刚从卤水捞起来的鸭子片成薄片拿荷叶包着上桌了,而且还摆盘。</p>
切得比指头还薄的鸭子摆成双头王八造型叫老牛家几个人沉默了好一会。</p>
方明珍也有点想和过去苦日子一刀两断的意味,特意点的一整只鸭子。</p>
人乐呵呵的招呼吃吃吃,一边解释本地片鸭子就讲究越细越显刀工嗒,又叨叨走的时候一斤卤鸭肉才卖七毛九,如今虽然涨价了,但味道没变。</p>
虽然摆盘很诡异,但确实好吃。</p>
牛建国和大妞正是吃什么都得舔碗的年纪就不了,徐春娇同样吃得眼前一亮。</p>
不得不,这卤过的咸鸭子就该片得薄薄的吃。</p>
鸭肉的肉质容易柴,切薄了嚼起来比切块的吃口感更细,而且更容易品尝出鸭肉的香气。</p>
人一边吃一边高兴回忆着,海岛常见的是番鸭,那会隔三差五就瞧见鸭子飞到瓦房上,主人捉都捉不到,而且晚上还不喜欢回家。</p>
本地吃的鸭子是麻鸭,瞧这白皮红肉绿骨肉呦。</p>
这家店是百年卤汁,做出来的鸭子香得连肥油都能吃下去,再配上拿蓝边碗装的一大碗咸粥,吃得浑身都暖和起来。</p>
请客的和被请的都相当自在。</p>
两孩子甚至还想起了家里的狗子。</p>
这么喷香的鸭骨头往狗子面前一放,那尾巴不得摇上天啊。</p>
大人也絮絮叨叨。</p>
方明珍点着眼睛直记不记得这原本长了个脂肪粒,四五年了一只没消,最近闲的没事扒拉一下咔就掉了,估计也是长太久了都干巴了</p>
徐春娇就接话那得老心疼了吧,跟了老多年了。</p>
方明珍‘嗯呢’声,笑呵呵的恨不得立个碑,逢年过节上个香啥的。</p>
牛翠兰也别往整点水果。</p>
一顿饭光唠这些有的没的,一个一句,另外一个八句,生怕那话掉地上摔成瓣</p>
方明珍舒坦的直叫老太太和牛翠兰多留些时候。</p>
人选这家国营饭店除了吃百年卤味鸭子,主要还是离两孩子即将上学的地方近,吃完饭溜达着就过去了。</p>
海岛经济水平跟不上,公社学以前的桌子都是泥土坯垒起来的,趁着黄泥还没干透的时候再上面黏上一张报纸。</p>
</p>
见证过艰苦条件,以至于牛建国和牛建军此时见什么学校都觉得好得不得了。</p>
两孩子就站人家校门口‘哇’的一声,把门卫老头都给逗乐,登记后放他们进去。</p>
这会正上课呢,处处都是朗朗读书声,教室里头还有炉子!!</p>
方明珍压低声音了,本地冬天最冷能到零度以下,学校得生炉子取暖。</p>
柴火还得学生出,一个学生冬天得缴个三百多斤的柴火,还得轮流值班到教室里生火。</p>
就上个月处处都还在取暖呢</p>
老牛家一个个感受不深。</p>
徐春娇最远去过京都和泸市,但都不是冬季。</p>
两孩子更别了,打出生感受的就是海岛一年四季的温度。</p>
海岛最冷的时候,十五六度也是有的,这一个个都寻思零度和十五六度差得也不远吧,应该冷不到哪里去,这里的人真是不扛冻呦</p>
来都来了,一大帮子人往办公楼走。</p>
两个大人都寻思可能得来场考试啥的,可招生办的老师只是看看大妞和牛建国,问了几个问题。</p>
别的倒是没,只笑道能普通话就成,虽然快了有点听不懂。</p>
大妞和牛建国眼神有点茫然。</p>
老牛一家闯社会头一关都是普通话,大人孩都不例外</p>
人家怕孩子多想还赶紧安慰没什么,其实本地也有方言。</p>
虽然现在都叫老师用普通话上课,但老师到兴头上也有用方言讲课的。</p>
因为不是一个地方的人,就怕孩子到时候听不懂,回头还得好一通适应呢。</p>
接下来几乎都是大人的事,正好又下课了,徐春娇瞅两孩子眼睛直往外头瞟就发了话,让出去外头逛逛去。</p>
大妞和牛建国蝴蝶一样的外头飞。</p>
今儿不知道啥日子,兄妹两瞧见好几个穿白衬衫蓝裤子的学生,款式不一样,但都是一样的搭配,一眼看过去挺扎眼。</p>
他们就想凑过去看看啥事啊。</p>
这学校操场也是煤渣压的。</p>
这年头也没个统一的校服,兄妹两往人堆里一站毫无违和感,</p>
原来今儿是少先队入队,而且入队免费有一条红领巾,再买可就要花钱了。</p>
兄妹两搁老家海岛入少先队的那一年,还是自费缴两毛四分钱呢!</p>
操场人多,牛建国给人让路时脚后跟绊到一团软乎乎的东西。</p>
兄妹两低头一看是只脏兮兮的哈巴狗。</p>
狗子一直嗅着牛建国里的油纸包,动起来时还不利索,原来瘸了一条腿。</p>
里头全是今儿吃剩的鸭骨头,方明珍打包回来喂巷子里的阿猫阿狗,丢了太可惜。</p>
兄妹两引着狗子到空旷地,丢了点肉骨头。</p>
等他们再要走时,狗子就一个劲的跟着,眼神委屈巴巴的追随。</p>
等大人们下来楼,一人两狗玩得难舍难分。</p>
大人也好奇哪来的狗。</p>
就着大妞和牛建国的描述,这狗可怜着呢,肯定好几天没吃上东西了,腿还不好,也不知道挨不挨其他狗的欺负。</p>
因为家里就养狗的缘故,兄妹两更有些放不下偶遇的可怜狗,跟着大人走时一步三回头,也不管人家听不听得懂,频频叫狗子明儿还来这等着,遇到了就能有吃的!</p>
都怜惜成这样了,两孩子也没提出要养。</p>
已经到了懂事的年纪了,知道此时是上人家家里头做客,不能给主人家添麻烦。</p>
也知道迟早有一天要离开,养了又不负责要挨奶奶骂的!</p>
反倒是方明珍沉不住气,主动开口养着吧,不点吃不了多少饭,回头还能给看家。</p>
人甚至还帮两孩子游老太太,“养了个牵挂在这也好,回头孩子们就不会忘了这,我还等着往后他们多来瞧我呢。”</p>
这边其乐融融,两孩子高兴得不得了。</p>
那边放了学后,学校校长撅着个大腚在各个角落‘嘬嘬嘬’的找着自家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