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小说 > 耽美同人 > 跑男:开局撕名牌,白露崩溃 > 第1682章 无数的解密
    “第3次实验,一定要成功”影像里的他白大褂胸前沾着片深褐色的药渍,形状像朵盛开的曼陀罗,在苍白的布料上显得格外刺眼,让人不敢直视。

    就在这时,实验室的铁门突然“吱呀”一声自动合上,锁芯转动的“咔嗒”声在寂静中格外清晰。通风口开始传来“呜呜”的声响,紫色的烟雾顺着栅栏缝隙钻进来,在地面汇成蜿蜒的溪流,溪流边缘泛着荧光,像无数条细的蛇在游走。d的声音从墙角的喇叭里传出,带着老式收音特有的电流杂音:“各位现在身处的,是陈敬之945年最后研制解药的密室。根据剧本设定,毒气还有十分钟扩散,墙上的分子式是唯一的出口密码——解开它,就能看到被历史尘封的真正结局。”

    众人的目光齐刷刷投向墙面,那里用白色粉笔写满了复杂的化学分子式,曼陀罗碱(69n3)与甘草酸(42626)的分子结构被红笔圈出,中间画着道醒目的箭头,箭头旁标着“2:3”的比例。沙易正突然想起星象医理扉页的批注,抓起实验台的钢笔在墙上快速演算:“2是他的实验次数,3是星轨角度,两者相加是09——而甘草酸的分子量是2293,不对”他猛地顿住笔尖,“等等,6+9+3=3,42+62+6=20,3+20=5”

    “不对!”周申突然指着分子式里的原子数,“曼陀罗碱的氮原子数是,氧原子数是3,3=3;甘草酸的碳原子数是42,氢原子数是62,42+62=04,04+3=0”

    呵呵蹲在地上,用荧光棒照着地砖的缝隙:“你们看地砖的排列!横排块,竖排2块,2=4;星图的北斗七星有3个针孔,4+3=5”

    林星婉突然抓起那串银链,将号瓶对准灯光:“这里的液体分层了!上层3毫升,下层毫升,3=2!”

    就在众人争论不休时,白露的目光落在实验台的笔记本上,第3页的空白处用铅笔写着行字:“她的生日是月4日,体重4公斤,喜欢用甘草泡茶,每次放3片。”她突然茅塞顿开:“+4=2,4-3=44,2+44=56不对,曼陀罗的花期是2天,甘草的生长期是3天,2-3=35”

    “是94!”姜柏宸的声音突然响起,指着骨灰坛上的年份,“婉卿去世于94年,+9+4+=2,而陈敬之活了3岁,+3=0,2+0=3”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通风口的“呜呜”声越来越急,紫色烟雾已经漫到脚踝处,带着刺鼻的杏仁味。周申的目光扫过墙上的分子式,突然注意到红笔圈住的部分:“曼陀罗碱的分子量是2333,甘草酸是2293,两者的差值是5396,四舍五入是540——540除以5等于0!”他话音未落,沙易正突然喊道:“0是佛珠的颗数!剧本里陈敬之信佛,婉卿去世后每天念0遍心经!”

    周申颤抖着指在密码锁上输入“0”,锁芯发出清脆的“咔嗒”声,侧面的暗门缓缓打开,露出间不足十平米的密室。密室的正中央摆着个梨花木供桌,供桌上的青花瓷骨灰坛刻着“婉卿之墓”,坛口盖着块红布,布角绣着半朵曼陀罗。旁边的铜盘里放着枚褪色的婚戒,内侧刻着“945”——正是日记里曼陀罗开花的那天,戒面镶嵌的蓝宝石已经失去光泽,却仍能看出当年的璀璨。

    坛盖内侧贴着张泛黄的宣纸纸条,陈敬之的字迹带着种释然的温柔,仿佛卸下了千斤重担:“最终还是没能研制出解药,但我把她的骨灰埋在了曼陀罗花下,这样每年花开时,她就能闻着甘草香醒来。防空洞的第2级台阶下,埋着她最爱的浙江龙井。”纸条边缘粘着片干枯的甘草叶,叶肉已经风化,叶脉却依旧清晰,用显微镜才能看清的字写着:“下辈子,换我等你,在龙井茶园里。”

    紫色烟雾渐渐散去,实验室的白炽灯重新亮起,暖黄的光线驱散了所有阴霾。d不知何时已换回那件洗得发白的长衫,里捧着盆的甘草盆栽,嫩绿的叶片上还挂着水珠。“这是陈敬之晚年在浙江老家种的甘草,”他将盆栽轻轻放在骨灰坛旁,泥土的清香瞬间弥漫开来,“他要替婉卿看看,和平年代的甘草有多香,家乡的茶园有没有被战火毁掉。”他顿了顿,目光扫过众人中的道具,“其实密室的真正密码,是‘回家’——婉卿到死都想回浙江,而陈敬之用一生,把药房变成了她的故乡。”

    姜柏宸的指尖轻轻拂过甘草盆栽的土壤,忽然感觉到块硬硬的东西。他用镊子拨开表层的泥土,一个指甲盖大的微型u盘露了出来,u盘外壳是用檀木做的,刻着个的“敬”字。插入随身携带的笔记本电脑,一段模糊的视频缓缓播放:9年的同仁医院药房里,白发苍苍的陈敬之正坐在藤椅上,里摩挲着那串银链,对着老式摄像的镜头笑,皱纹里盛着化不开的温柔:“如果有人能找到这里,麻烦告诉她,我守着药房等了四十年,曼陀罗开了又谢,龙井泡了又凉,可我还是没等到她回来”视频的最后,他颤抖着将链放进“当归”抽屉,镜头不经意拍到抽屉深处刻着的字:“此心安处是吾乡”。

    实验室的灯光突然暗下来,只有实验台的方向还亮着束暖光,像舞台上的追光。众人走过去,发现那里不知何时多了面民国样式的铜镜,镜面擦得锃亮,映出的却不是他们的身影,而是943年的后院——年轻的陈敬之与婉卿正蹲在泥土里种曼陀罗,阳光穿过老槐树的枝叶,在他们相握的上投下细碎的光斑,像镀了层永不褪色的金。镜中的婉卿忽然转头,对着镜头露出梨涡浅笑:“敬之,你五十年后,会不会有人记得我们的故事?”

    铜镜的光渐渐熄灭时,周申发现自己的角色卡背面,不知何时多了行烫金字:“2次实验,3度星轨,09种思念,都藏在时光的褶皱里。”他抬头望向窗外,夜色正浓,远处的钟楼传来八下钟声,浑厚的回响在防空洞里层层叠叠,像在为那个跨越了七十多年的故事,轻轻敲下逗号。

    “看来还有线索没找到。”林星婉晃了晃里的银链,9号瓶里的透明液体正顺着瓶壁缓缓流淌,露出底下用激光刻的字:“防空洞第七十二级台阶,藏着回家的车票。”她低头看了看脚下的石阶,荧光棒的光线照亮第三十六级台阶上的刻痕——原来他们才走到半途,通往真相的路,还有一半在黑暗里延伸。

    林星婉的指尖顺着9号瓶壁的刻字轻轻划过,冰凉的琉璃触感像浸在古井里的玉石,让她因紧张而发烫的指尖清醒了几分。“第七十二级台阶”她望着石阶下方浓得化不开的黑暗,声音里带着不易察觉的颤抖,荧光棒的光线在防空洞的石阶上投下晃动的光斑,照亮了第三十六级台阶边缘磨损的刻痕,“我们现在在第三十六级,正好走了一半。”这数字像道无形的门槛,让空气都凝重了几分。

    姜柏宸将u盘心地放进防水袋,再塞进贴身的衣兜,率先迈步向下走去。石阶比想象中更陡峭,每级台阶的高度都比寻常石阶多出半寸,边缘被磨得圆润光滑,显然被人反复踩踏了数十年。白露扶着潮湿的洞壁,指尖触到些凹凸不平的痕迹,凑近用荧光棒一照,竟是用指甲刻的记号——三短一长,像摩尔斯电码里的“v”字,从第三十六级开始,每隔三级就有一个,刻痕深浅不一,最深的几处还残留着暗红的血渍,显然是当年刻字人用力过猛划破了指尖。

    “是陈敬之的记号。”周申蹲下身,将笔记本边缘的划痕与记号比对,两者的角度和力度如出一辙,“他一定是怕自己忘了什么,才在这里做了标记。”他数着记号的数量,指尖划过冰凉的石阶,“从这里到第七十二级,正好有十二个记号,对应链上的十二只药瓶。”话音刚落,链上的9号瓶突然发出微弱的蓝光,与洞壁的记号遥相呼应。

    沙易正突然想起什么,从背包里掏出星象医理,书页在潮湿的空气中微微发皱。他翻到夹着书签的某页,泛黄的纸页上用朱砂写着:“七十二为地煞之数,阴阳交汇之界,左为阴右为阳,上为天而下为地。”墨迹因岁月而发黑,却仍能看出笔锋的坚定。“书里第七十二级台阶,恐怕是阴阳气息最浓的地方。”话音刚落,洞壁突然渗出些淡紫色的水珠,顺着石缝缓缓滴落,在台阶上晕开的水渍,水渍边缘泛着银光,与石碑渗出的汁液如出一辙,还带着淡淡的甘草香。

    众人走到第六十级台阶时,众人低头一看,发现台阶的裂缝里卡着个的油纸包,油纸已经发黑发脆,解开三层后,露出包用棉纸裹着的浙江龙井。

    4茶叶虽已失去鲜绿,却仍能闻到淡淡的豆香,棉纸上用毛笔写着“雨前”二字,笔锋娟秀,正是婉卿的字迹。“是婉卿最爱的龙井!”白露想起坛盖内侧的纸条,声音都有些发颤,“陈敬之埋在第七十二级台阶下,看来是从这里开始一路埋下的,像是在铺一条回家的路。”

    第六十六级台阶的转角处,李辰的靴底踢到个硬物,弯腰一看是个生锈的铁盒,盒盖边缘缠着几圈铜丝,解开后里面装着半张泛黄的火车票。票面上的字迹被泪水晕染得模糊,却能看清目的地是“浙江杭州”,发车时间是946年春分,检票口的印章还依稀可见。最让人揪心的是票面上的名字——“陈敬之”三个字被摩挲得发亮,旁边本该写着“婉卿”的地方,却只有片空白,像道未愈合的伤口。“他当年真的想带她回家。”林星婉的指尖抚过车票上的褶皱,仿佛能摸到当年陈敬之攥着车票时的温度,棉纸般的票面上还残留着淡淡的霉味,那是岁月与思念交织的气息。

    第七十二级台阶终于出现在眼前。这级台阶比其他台阶宽出近三尺,中央有块明显松动的石板,石板边缘刻着圈曼陀罗花纹,花瓣的数量正好七十二片,每片花瓣上都刻着个极的“卿”字。姜柏宸蹲下身,指尖抠进石板边缘的缝隙,缓缓向上抬起,石板下露出个红木盒子,盒面雕刻的“婉卿”二字已被岁月磨得光滑,却仍能看出当年的深情——“婉”字的最后一笔拉得很长,像条缠绕的丝带,将“卿”字轻轻拥住。

    打开盒子的瞬间,一股浓郁的甘草香扑面而来,仿佛有片甘草田突然在眼前绽放。里面躺着张完整的火车票,与之前找到的半张正好拼合,拼接处的折痕严丝合缝,显然是被人心地对折了无数次。

    旁边还有封信,信封是药房专用的牛皮纸,上面写着“致五十年后的寻路人”,字迹比笔记本上的温柔了许多。

    陈敬之的字迹在信里带着释然:“若你找到这里,明曼陀罗的花语已被读懂——不可预知的爱,终将在时光里开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