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小说 > 其他类型 > 贞观小闲王 > 第1629章 年后商议
    滈河庄园的书房,李慎抱着白色的波斯猫半躺在卧榻之上。</p>

    王洪福和王玄策坐在茶台旁。</p>

    春香安静的在泡茶。</p>

    “元正前让你做的事情你做的如何了?”</p>

    李慎一边摸着猫头,一边轻声的问道,语气傲慢,懒散,桀骜不驯。</p>

    李慎自从跟猫一起玩以后,整个人就变的无比懒散,整个精神也开始放空。</p>

    话都有些不愿意用力。</p>

    王洪福站起身行礼回道:</p>

    “回王爷,大唐第一慈善基金会已经正在筹备组建,地点还在在产业园当中。</p>

    选拔的人员都是纪王府的食邑,这样好管理,已经提前告诫过他们,不可以贪心。</p>

    王爷对基金会很重视,谁动了里面的钱,整户都会被提出食邑,收回房产,送衙门发落。”</p>

    李慎满意的点点头:</p>

    “对,这种事就应该用重典,谁动了本王的钱,谁就别想好过。</p>

    接着。”</p>

    “是,王爷,奉王爷命令,元正前对画作进行炒作,而且放出了一幅画,被一个商人一千贯买走。</p>

    不过那个商人并没有拿到精品阁来卖,这个就不知道原因了。</p>

    估计可能跟陛下里有这种画有关。”</p>

    “哦?居然还有人不出?”李慎有些惊讶,画作是自己放出去的,本来想着别人买完再卖给自己。</p>

    找一个不相干的人做这件事,还能显得真实一些。</p>

    可是没有想到居然有人收藏了。</p>

    “知道是谁么?”</p>

    “回王爷,是一个河东道的商人,做毛皮生意的。”王洪福如实回复。</p>

    “嗯,既然有人识货,那就再放出去一两幅,精品阁继续一万贯收购,</p>

    不过也不要着急,给陛下洗钱的事情已经做完了。</p>

    不要在一个地方放,剑南道,洛阳这些富裕的地方投放一幅画。</p>

    把价格吵起来,不要着急购买,这个老王你应该比较熟悉了。”</p>

    李慎思索片刻,开始吩咐,现在不着急卖画了,第一批钱已经洗白了。</p>

    不过他也要准备他老爹第二批的黄金。</p>

    王洪福领命:</p>

    “是王爷。人会继续督办。”</p>

    李慎坐起身接过春香递过来的茶杯,喝了一口,淡淡的问道:</p>

    “晋王府的事怎么样了?”</p>

    “回王爷,已经对晋王的商队开放,也不再影响他们的生意。</p>

    我们商队也会跟他们商队有一些合作。”</p>

    李慎放下茶杯:</p>

    “嗯,不要做的太明显,这不是一天两天的的事情,要自然一些,不要被发现。”</p>

    “是,人会注意的。”</p>

    王洪福立刻点头应承。</p>

    “对了,本王让你找西州的管事,你可找到了?西州的棉花是纪王府的重中之重。</p>

    无论是对王府,还是对朝廷都非常的重要,这次找的人一定要靠得住。”</p>

    李慎深知棉花的重要,不管是经济,还是民生都很重要。</p>

    李慎不想在出任何问题。</p>

    </p>

    “启禀王爷,人已经找了,只不过还没有找到符合要求的人。</p>

    食邑倒是比较忠心,可才华不够,都是只读了一些书而已。</p>

    没有见过大世面,做个掌柜还可以,可是执掌一方有些困难。”</p>

    选拔一个这样的人不比朝廷选拔地方官差多少。</p>

    除了有学识,还要有才华,为什么这么多年世家还是没有退出朝政。</p>

    就是因为世家子弟的眼界,学识,才华,能力,都要比那些寒门或者普通百姓强很多。</p>

    李承乾只能慢慢培养。</p>

    李慎也明白这一点,千里马不好寻。</p>

    “唉,慢慢寻吧,先准备把西北开起来,这次本王还得亲自去一趟。</p>

    不然当地百姓恐怕不会相信纪王府了。</p>

    这个王文成真是该死,闹出来这么大的事情。”</p>

    李慎有些伤脑筋。王文成伤了民心,眼看就开春要种植棉花了。</p>

    纪王府有那么大片的棉花耕地,若是找不到百姓耕种,那今年就要荒废了。</p>

    “王爷又要去西北?”王玄策听到李慎要去西北连忙问道。</p>

    “是啊,伤民心了啊,上次本王好不容易安抚好了民心,被王文成这个混账又给伤了。</p>

    这次本王不去恐怕不行,百姓和各部落首领不会在相信派去的人了。</p>

    还有那个太守麴智平,本王得去会会的,这么大的事,本王就不相信这个混账不知道。</p>

    高昌遗民都在他的管辖之内,王文成跟各部首领勾结,这个麴智平居然袖旁观。</p>

    要是被本王查出来这件事他也有份,本王就将他就地正法了。”</p>

    李慎最恨的就是两面三刀之人,上次去西北,就是这个麴智平忙前忙后,</p>

    那对自己可真是掏心掏肺,临走还保证要照顾好自己的工坊,还送了自己一二三四。</p>

    可没想到这才几年过去了,简直就是放屁嘛,西北出了这么大事,麴智平居然没有给自己通风报信。</p>

    “可是王爷,西北不比青海,那里叛乱丛生,臣怕王爷你会有危险,不如让臣代劳去一趟西北如何?”</p>

    王玄策有些担忧,第一次去西北,就被吐蕃人抓住会袭击,若不是有侍卫营,再加左骁卫,纪王恐怕就危险了。</p>

    西北人多,势力复杂,叛乱也多,纪王去不太合适。</p>

    “玄策不必多言,本王去意已决,二月中便出发三月初就要抵达。</p>

    不能耽搁棉花的种植。”</p>

    李慎自然知道王玄策的道理,他也怕死。</p>

    可是别人去,没有自己去的效果好。</p>

    安抚民心和当地百姓,也是起到震慑安西都护府官员的目的。</p>

    告诉这些人,纪王对这里很重视,不能有下次。</p>

    “那臣愿意陪同王爷同去。”王玄策立刻表态。</p>

    “人也愿意一同前往。”王洪福紧随其后。</p>

    李慎确实对王洪福摇了摇头:</p>

    “王洪福你就不要去了,上元过后,纪王府所有的产业都要开始运作,</p>

    这里离不开你这个大掌柜,我与玄策同去就好。</p>

    你也好在长安城留守,万一本王有什么交代,你也好帮本王办了。”</p>

    “是,人定帮王爷看护好纪王府的家业。”</p>

    听到纪王离不开自己,王洪福立刻心里美滋滋的答应。</p>

    “报西北密报。”</p>

    (那个字念qu)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