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小说 > 其他类型 > 曝光历代皇帝六维图,老祖宗慌了 > 第四百五十七章:康熙:倭子国,畏威而不怀德
    天幕上。

    一望无际的海面上,波涛起伏不定。

    黑色厚重的铅云似将大海覆盖住。

    狂风卷积着雨水,天地间混沌成一片。

    一艘艘宽阔庞大,被捆在一起的战船,似孩童的玩具被海浪抛起,然后摔碎。

    漩涡张开大口,吞噬着一切。

    而在远处的一座岛礁上。

    数十名身材矮,面容丑陋的怪人,扔掉中的兵刃。

    冲着大海跪拜着。

    早在24年,忽必烈就向日本派过使者,要他们称臣纳贡。

    日本人没有理他,于是这年年末,他命令军队东去,征讨日本。

    元军博多湾击败了日本的九州部队,正要乘胜进击时,遇到飓风,损失一半兵力,狼狈撤回。

    忽必烈吃了败仗,仍旧派了使者到日本,要他们俯首。

    日本人斩杀使者。

    略有几分荒唐之感。

    “你们的使者是有什么法吗?”

    “当使者必须先祭天吗?”

    “每次打仗前都先死一个使者?”

    一两次可能是巧合。

    但你这似乎是次次如此啊。

    “朕可真是,猜不透你们啊!”

    公元2年七月,忽必烈集结兵力十四万,战船四千五百艘,下令二次征日。

    八月初一,剧烈的台风再次来临,元军舰船大都捆绑在一起,面对如山巨浪,相互震撼撞击,纷纷沉没,数万将士还没有和日军交上便葬身鱼腹。

    八月五日,南宋降将,忽必烈钦点的副帅范文虎丢下主力,乘船逃走。

    近十万士兵被扔在日本,群龙无首,在日军的攻打下很快溃灭。

    元军士兵大部被屠杀,少数江南士兵被俘虏后成为奴隶。

    连续两次大败,损失十余万大军,日本却连皮毛都没有伤到。

    公元23年,气急的忽必烈命阿塔海为日本省丞相,与彻里帖木儿右丞、刘国杰左丞募兵造舟,准备三征日本。

    御史中丞崔彧、淮西宣慰使昂吉儿上疏言劳民太甚,请求暂缓,再加上江南出现动乱,第三次征日遂作罢。

    日本也成为亚洲地区唯一未向蒙古人称臣的国家。

    炎汉光武帝时期

    刘秀看了半天,才从那几个“鬼”身上看出端倪。

    “倭奴国?”

    刘庄则是注意到那几人腰间的武器。

    “他们的铸造能力已经达到这种程度了吗?”

    刘秀闻言,也将注意力放到那几柄奇怪的兵刃上。

    “长且狭窄?”

    “这只能用刺啊?但看弧度又像是刀”

    “奇怪。”

    大隋。

    “宋朝的威力可真大啊”

    杨坚实在不知道该什么了。

    扔下就跑这种‘宋朝传统’居然还被带入元朝了。

    他是真敢,忽必烈也是真敢用。

    杨坚突然想到,莫不是因为见到的汉人都是这个模样。

    所以他才分列四等吧?

    “爹,倭国不是藩属国吗?”

    “隋唐时,倭国一次次派出“遣隋使”“遣唐使”,来中原进行全面学习。”

    “其中不止有技术,还有文化。”

    “到了两宋,特别是南宋的经济、贸易、文化、艺术、技术等高度发达,对他们的吸引力更大。”

    “茶道、花道等技艺,都被全盘学习。”

    “对于他们而言,唐、宋完全是顶礼膜拜的对象。”

    “在这种情况下,蒙古人建立的元朝,就成了他们非常鄙夷的。”

    “因为他们也受到华夷之辩的影响。”

    “再面对唐人、宋人的时候,他们会表现得很谦卑。”

    “面对非华人的时候,他们则以中华自居。”

    朱瞻基一脸怪异。

    “扯虎皮?拉大旗?”

    “当时有不愿意臣服蒙古的南宋士人,就跑到那边去定居了。”

    “而在元军对倭国两次征伐过程中,来自南宋的高僧和日本本土的僧众,应镰仓幕府之请,开展了大量的佛事活动,诅咒元军。”

    “结果,还真来了两次极为罕见的巨大暴风雨。”

    朱瞻基偷笑道:

    “那元朝还挺背的。”

    公元23年,忽必烈下令进攻安南。

    元军长驱直入,攻占安南首都。

    不过,由于当地气候炎热,蒙古人无法忍受,又因为安南游击队猖獗,所以蒙古人很快从安南撤兵,在撤兵途中,安南残存的军事力量把蒙古人诱进埋伏圈,这支蒙古兵团几乎全军覆没。

    公元2年,蒙古兵团再入安南,结果就是上一次的复制。

    公元2年,安南派使者到大都,称臣纳贡。但安南国国王并不按规定进大都。

    蒙古人对于那地方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只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

    大元。

    忽必烈很想知道自己未来是怎么想的。

    果然,那些东西不能吸纳入大元。

    还是留给南宋你们自己‘享用’吧!

    看着天幕,一脸冷笑。

    “倭国人,最是反复无常。”

    “卑微且下贱,不知世上有恩义,只会在武力面前屈服。”

    “不然就会蹬鼻子上脸。”

    “你们要谨记。”

    从攻南宋以来,连年战争,加以宫廷廪禄、宗藩岁赐,都需要巨额经费来支持。

    忽必烈急于解决国用不足的问题,因而日益信用以“理财助国”邀宠的大臣阿合马、卢世荣、桑哥等人主持国政。

    自2年至29年间,两次设尚书省综理财用。

    其理财政策主要包括:增加税收,兴铁冶,铸农器官卖,追还被私人、寺院夺占的南宋公田,起征田赋,追征各地历年积欠的钱粮,变更钞法等,使国家的收入显著增加。

    但由于吏治腐败,专注搜刮,流于横征暴敛,加上为了对外战争,打造东征海船,沿海和江南地区徭役征发日益加重。

    百姓纷纷起义。只290年这一年,起义就有四百余起。

    在这前后,爆发了广州欧南喜、黎德和福建黄华、钟明亮等人领导的几次规模较大的起义。

    大元立国未久,就陷入了风雨飘摇之中

    但忽必烈也做不了什么了

    公元294年正月二十二日,忽必烈于大都紫檀殿病逝,享年八十。葬于起辇谷。

    谥号“圣德神功文武皇帝”,庙号“世祖”

    (本章完)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