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定都天京太平极盛</p>
天幕上。</p>
北京城。</p>
灰尘自马蹄下溅起。</p>
城门外的茶摊上坐着零散的百姓。</p>
看着奔出城门的骏马与驿卒。</p>
在漫尘中嘀咕着。</p>
“听南方发生了什么耶稣教叛乱,都打下永安了!”</p>
“耶稣教不知道,但我听直隶那边的来人捻匪在安徽闹起了骚乱。”</p>
“何止啊,就前两个月,山东那边的海面上,海军兵船遭海盗袭击,副将战死了!”</p>
“呵,一个个都欺侮到官府头上啦”</p>
“官府当然吃瘪啦,那些兵老爷有啥能耐啊。”</p>
“得啦,让他们好好干吧!”</p>
“让谁好好干呀”</p>
“谁都行。”</p>
“哈哈哈哈,就是,关咱们屁事!”</p>
</p>
大秦。</p>
刘邦看了一眼天幕,又看了一眼嬴政。</p>
又看了一眼天幕,再看了一眼嬴政。</p>
嬴政咬牙道:</p>
“有话就”</p>
“陛下你看这大清像不像”</p>
“砰!你给寡人闭嘴!”</p>
嬴政直接拍案而起!</p>
气冲冲的就往外走。</p>
殿内几人看着皇帝消失的身影,齐齐敬仰看向刘邦的身影。</p>
英雄,这是英雄。</p>
“刘邦,论戳心肺还是你高啊!”</p>
蒙恬竖起大拇指真心实意道:</p>
“难怪你是高呢,真高啊。”</p>
刘邦笑着摆摆。</p>
“嗨,这才哪到哪啊!”</p>
萧何抽搐着嘴角,道:</p>
“要死你可死远点,别溅我一身血。”</p>
刘邦白了他一眼。</p>
“会不会话。”</p>
然后又起身慢慢向外走去。一边走一边念叨着:</p>
“陛下人还是不错的,你们别怕他,没事!”</p>
“你们看我不好好的吗!”</p>
“我再去劝劝陛下。”</p>
“安心!多大点事儿啊!”</p>
众人看着刘邦消失的背影,都服气了。</p>
“难怪他能成大事呢。”</p>
“是啊是啊,波澜不惊,心有韬略。”</p>
“我支持他当相国!”</p>
冯去疾瞥了一眼蒙恬,没话。</p>
而另一边。</p>
刘邦下了台阶就撩起下摆狂奔!</p>
彼其娘之!</p>
死腿快跑啊!</p>
快撵上那暴君啊!</p>
乃公命休矣啊!!!!</p>
</p>
太平军攻克永安,使得负责围剿的清朝钦差大臣赛尚阿声威大跌。他本人被“交部议处”,向荣等人也受到摘去翎、顶戴,戴罪自效的处分。</p>
太平军在永安驻守了整整半年,与清军形成了相持的局面。但长期相持对被围的太平军不利。</p>
咸丰二年二月十四日(52年4月3日)天王洪秀全向全军男女将士发出突围诏令。</p>
十六日(4月5日)深夜,太平军全军二万五千人,胜利突围。</p>
乌兰泰、向荣闻讯,立即统兵追赶截杀。后卫秦日纲部与敌军激战竟日,损失千余人。</p>
为摆脱被动,太平军决定利用龙寮岭大峒山谷地的有利地形,以重兵设伏,歼灭清军追兵。</p>
二月十九日(4月日)清晨,清军进入伏击圈,太平军乘大雾弥漫,从四面八方突然向清军发起攻击。</p>
经半日激战,阵斩天津镇总兵长瑞、凉州镇总兵长寿、河北镇总兵董光甲、郧阳镇总兵邵鹤龄及兵弁五千人。</p>
</p>
大汉武帝时期</p>
霍去病有点迷茫了。</p>
“人不能,至少不应该”</p>
刘彻抱着刘据笑道:</p>
“朕跟你打赌,后面清军后面会一而再再而三的重蹈覆辙。”</p>
霍去病相信这一点,但依然不太明白为什么。</p>
“因为人心。”</p>
刘彻想到太平军那些悍不畏死的军民。</p>
“其实清朝兵将与清朝百姓一样,都不知道要为何而战。”</p>
“但太平军不一样”</p>
霍去病只是身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p>
而听到刘彻的话,他突然想到了大汉将士。</p>
“这清朝与秦朝有异曲同工之妙啊”</p>
</p>
接着,太平军取道山间径,经荔浦、阳朔,疾趋省城桂林。</p>
向荣自大峒山败后,率清军千余抢在太平军之前进入该城,督军固守。</p>
随后,乌兰泰等率军陆续赶来救援,清军总数达到几万人。</p>
三月一日(4月9日),太平军在桂林城外东西南三面扎营,于象鼻山及文昌门外张氏宗祠架炮日夜向城内轰击,并猛攻西、南、文昌三门。</p>
太平军在南门外重创清军,乌兰泰重伤毙命。太平军围攻桂林月余,水陆二十四战,但因城坚,始终未能攻破。</p>
四月一日(5月9日),太平军主动撤围北上,向湖南进军。</p>
四月四日(5月22日)太平军攻破兴安。</p>
四月六日(5月24日),路过全州时,南王冯云山被守城清军炮火击中受重伤。太平军大愤,乃回师攻城,首次使用“穴地攻城法”,克全州。</p>
四月十八日(6月5日),太平军撤出全州,分水陆两路沿湘江北进,经蓑衣渡时,遭湖南永州知州江忠源的阻扼,激战两昼夜,双方均有较大伤亡。</p>
冯云山伤势恶化,不治而亡。</p>
太平军乃尽弃船只,由东岸越山入湖南省境。</p>
</p>
天幕上。</p>
太平军一边行军,一边散发檄文。</p>
长沙府。</p>
百姓们三五聚堆,眼睛不停的在街道上瞟着。</p>
“书的,外面那些什么天军。”</p>
一名穿着黑色长褂的老者四周看了看,从怀里掏出几张皱巴巴的纸。</p>
奉天诛妖救世安民谕</p>
奉天讨胡檄布四方谕</p>
救一切天生天养谕</p>
“我给你念念,这天军可真是菩萨降世啊。”</p>
“你们听着。”</p>
“贪官污吏,布满天下”</p>
“饿莩流离,暴露如莽”</p>
“官以贿得,刑以钱免。富儿当权,豪杰绝望”</p>
身边众人皆不以为然。</p>
</p>
都是这样过来的,又什么稀奇的</p>
书老者的声线突然有些颤抖:</p>
“中国尚得为有人乎”</p>
“妖胡虐焰燔苍穹,淫毒秽宸极,腥风播于四海,妖气惨于五胡。”</p>
“而中国之人,反低首下心,甘为臣仆。”</p>
“上为上帝报瞒天之仇,下为中国解下首之苦,务期肃清胡氛,同享太平之乐。”</p>
“各备起义,大振旌旗,报不共戴天之仇,共立勤王之勋。”</p>
“不私入民房,不拿财物。”</p>
“所缴金银、绸帛等物一律归公。”</p>
身边众人一时有些愣了。</p>
“这听着像岳家军啊”</p>
“这再听听,再听听。”</p>
“天军所到之处,杀逐官吏、地主、豪绅,捣毁衙门,焚烧地契、借卷。”</p>
“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p>
众人突然齐齐噤声。</p>
相互对视一眼。</p>
</p>
太平军进入湖南后,于四月二十五日(6月2日)攻克道州(今道县)。</p>
随后太平军以道州为大本营,分兵四出,攻占附近江华、永明(今永江县)、嘉禾、兰山、桂阳等州县。</p>
七月三日(月日)克湘南重镇郴州。</p>
太平军在道州、郴州等地,进行修整,大力扩军。</p>
三道檄文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愿望和要求,极大激发了各地人民的革命斗志。</p>
湘南天地会和斋教起义群众以及挖煤工人日以千计地涌向太平军,使太平军迅增五、六万新成员。</p>
</p>
炎汉光武帝时期</p>
刘秀面色凝重的看着天幕。</p>
太平军的作为与檄文相结合,用实际行动来证明自己是代表被欺凌的百姓利益。</p>
有大义,有利益,有希望。</p>
“这是怎么亡的呢”</p>
刘庄好奇,刘庄询问。</p>
刘秀正色道:</p>
“你明白为什么文帝总以百姓为念,唐太宗总民如水吗”</p>
刘庄想当然明白!</p>
然后就是一大串的民为重君为轻什么的。</p>
刘秀微微叹息道:</p>
“你不明白他们也不明白”</p>
刘秀看着天幕,突然明悟为什么自西汉之后的皇帝,总也看不到百姓了。</p>
“世宗之前观高祖之事。”</p>
“世宗之后观世宗之事。”</p>
“所以前汉皇帝很明白百姓团结起来能改天换地。”</p>
“但问题就是,百姓不会轻易团结起来。”</p>
“在有衣有食之时,斗得最狠的反而是百姓自己。</p>
“为什么度田推行的这么难以寸进。”</p>
“因为满朝文武才是铁板一块。”</p>
“而皇帝”</p>
刘秀看着天幕,神色复杂。</p>
“就是最大的那块铁板。”</p>
</p>
时太平军探知长沙清兵防守薄弱,西王萧朝贵自清率精兵二千袭取长沙。</p>
七月二十八日(9月日),太平军抵长沙城外,扎营南门外妙高峰、鳌山庙等处,昼夜攻城。</p>
萧朝贵亲临前线指挥,不幸中炮受伤,不久逝世。</p>
洪秀全等得知萧朝贵牺牲的消息,遂率大军从郴州起程,于九月一日(0月3日),抵长沙城下。</p>
此时敌人亦援兵四集,城防兵力已达三万余人,后增至五万人。故太平军虽奋力进攻数十日,都未能破城。</p>
十月十九日(月30日)夜,太平军主动撤长沙之围,连克宁乡、益阳,接着在湘阴临资口得洞庭湖船数千,乃渡湖向岳州(今岳阳)进军。</p>
十一月初三(2月3日)太平军兵不血刃就进入洞庭湖东岸的岳州城。</p>
岳州财帛富饶,久有人居,不似过去太平天国转战的那些贫瘠地区,所以他们在此收获了大批的战利品、五千艘船以及堆积如山的军械火药。</p>
神奇的是,其中部分枪械是两百多年前吴三桂在三藩之乱败北之后遗留此地的,不过仍可使用。</p>
此后,一连串难以置信的胜利接踵而至。</p>
</p>
天幕上。</p>
太平军自岳州一路北上。</p>
十一月十三日(2月23日)攻克汉阳</p>
十九日(2月29日)夺取汉口。</p>
二十二日(53年月日)攻占武昌城。</p>
太平军雄赳赳气昂昂的进入武昌。</p>
在百姓惶恐中大声宣告着太平军的理念。</p>
“官兵不留,百姓勿伤!”</p>
</p>
十一月初七(2月日),太平军水陆两路“从岳州起程,千舡健将,两岸雄兵。鞭敲金镫响,沿路凯歌声,水流风顺”,直趋武汉。</p>
十一月二十二日(53年月日)太平军进入武汉后,在百姓中不仅广为散发宣传理念的书籍,而且普遍开展“讲道理”的口头演讲,使道理家喻户晓、深入人心。</p>
成千上万的群众踊跃参军,太平军迅速增加至五十万人。</p>
</p>
大隋。</p>
“蛟龙入海,大势已成。”</p>
杨坚看着一路势如破竹的太平军,想起了黄巾、黄巢。</p>
“他们似乎都没有这等威势。”</p>
独孤伽罗想了想,确认道:</p>
“没有,太平军这一路上一个像样的对都没有。”</p>
杨坚看着天幕上那旌旗蔽日、征帆满江的五十万大军。</p>
“已经没有什么力量可以阻挡他们了。”</p>
“真是神奇人间的“天堂”竟然能召唤出他们这近乎无穷的创造力。”</p>
独孤伽罗冷冷道:</p>
“因为清朝烂透了。”</p>
“受尽压迫却生计无出的百姓,只能如山洪暴发般涌入其行列之中。”</p>
“可惜”</p>
杨坚也有些可惜。</p>
“清朝居然没亡在这种大规模起义里”</p>
“真是匪夷所思。”</p>
</p>
咸丰三年正月初二(53年2月9日),太平军从武昌分水陆两路顺长江东下,江面水营船只万余艘,连结数十里,蔽江而下。</p>
岸上陆军刀矛林立,雄壮威武,锐不可当。</p>
一路上清朝官吏“文武弃城远避,兵勇闻风先散”,惊呼“几无御之之法”</p>
太平军势如破竹地击溃沿江四省所有敌军,不到一个月,即进军一千二百里,直抵南京城下。</p>
正月二十九日(3月日)太平军陆军扎营雨台,水师布防于水西门外。</p>
二月十日(3月9日),太平军攻占南京外城,斩陆建瀛。</p>
南京城内约有四万满人,其中五千人是兵丁。</p>
太平军入城后,满人兵丁撤退至内城,不过却最终不敌太平军一波又一波的攻势。</p>
在战争中幸存的满人,无论男女老幼,悉数遭到焚烧、刺戮、溺毙。</p>
洪秀全正是以这种方式,展现了他要把“清妖”从中国扫尽的决心。</p>
咸丰三年二月二十日(3月29日)洪秀全头戴皇冠,身穿龙袍,坐在由十六人抬着的金黄大轿上进入南京城,驻跸在前明皇殿之中。</p>
太平天国定南京为国都,改称天京。</p>
颁布天朝田亩制度。接着,又分军东征,攻克镇江、扬州。</p>
从此,太平天国进入推向全国的新阶段。</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