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小说 > 其他类型 > 三国:乱世第一枭雄 > 第1649章 代善和岳托父子
    叮咚,扫描完毕!</p>

    代善(植入身份为:努尔哈赤之子!)</p>

    武力值:0点</p>

    统帅值:03点</p>

    智力值:96点</p>

    政治值:4点</p>

    技能一巴图鲁:代善在战斗时,武力值提升点,代善在与人斗将时,武力值额外提升点。</p>

    技能二破族:代善在率军跟异族作战时,武力值提升点,统帅值提升5点,代善在打灭族之战时,武力值额外提升点,统帅值额外提升5点。</p>

    技能三征战:代善在随军征战时,武力值提升点,代善在率军征战时,武力值提升点,统帅值提升5点。</p>

    爱新觉罗代善(53年月9日—64年月25日),又译歹善,清朝初年宗室、开国元勋。</p>

    清太祖努尔哈赤次子,母为元妃佟佳哈哈纳扎青。</p>

    代善从少年时代就随父征战女真各部,因功成为贝勒。</p>

    明万历三十五年(60年),代善在乌碣岩之战中大破乌拉部,获赐“古英巴图鲁”之号。</p>

    六年后又随父灭乌拉部。</p>

    万历四十三年(65年),努尔哈赤创立八旗,代善掌正红、镶红二旗,身居太子之位。</p>

    天命元年(66年),努尔哈赤建立后金政权,代善成为和硕贝勒,按年龄顺序排在四大贝勒之首。</p>

    其后在抚顺之战、萨尔浒之战、开铁之战及叶赫城之战中立下汗马功劳。</p>

    天命五年(620年),以其子硕讬离家出走为契,惹怒努尔哈赤,被废黜太子之位,其所掌镶红旗亦由儿子岳讬掌握,只领正红旗。</p>

    天命十一年(626年),努尔哈赤逝世,代善推举弟弟皇太极继承汗位,自己仍作为四大贝勒之一主持国政。</p>

    天聪九年(635年),被皇太极批评轻视君上,贪财违法,虐待庶人。</p>

    崇德元年(636年),皇太极建立清朝,代善被封为和硕礼亲王,世袭罔替。</p>

    次年,皇太极又斥责代善越分妄行,轻君蔑法,此后代善赋闲在家,不问朝政。</p>

    崇德八年(643年),参与拥戴皇太极第九子福临继位,交出其妄议大统的儿子硕讬与孙子阿达礼。</p>

    后随清军入关,顺治五年(64年)死于北京,谥号为烈。</p>

    尽管代善无缘君位,其家族却是努尔哈赤诸子中最显赫的一支,在清初八大铁帽子王中占了三个(礼亲王、克勤郡王、顺承郡王)。</p>

    “乌碣岩之战大破乌拉,萨尔浒之战大破明军</p>

    ,克叶赫西城,先后拥立皇太极、福临登基,这代善也是一位猛将啊!”王晨笑道。</p>

    巴图鲁(满文:??????,转写:btr),满语,意为“勇”。</p>

    源自蒙古语的“英雄”(蒙古语西里尔字母:6p,蒙古语回鹘字母:???????,即“巴特尔”)一词,在元、明时期有“拔都”、“拔都鲁”、“把都儿”等不同汉语音译。</p>

    </p>

    到了明朝末期,巴图鲁成为女真人的称号,此后又逐渐发展为清朝时期赏赐武将的封号。</p>

    一般而言,巴图鲁勇号有两种:第一种只作巴图鲁,不再加上别的修饰词语,是为普通勇号;第二种在巴图鲁之上还添加其他字样,是为专称勇号。</p>

    明朝时女真人即开始使用此称号,后来成为清朝时期赏赐有战功之人的封号。</p>

    因其用来表彰获封之人的武功,故而又有“勇”之称。</p>

    巴图鲁之称在于表彰战功,获此称号者遍布各个等级,因此常有官可得,大官却不可得的情况。</p>

    文臣掌兵立有功勋之人也可获赐巴图鲁勇号。</p>

    清兵入关前,因战事频繁,得此荣誉之人较多。</p>

    然而在康熙至乾隆初年,虽然也有诸多大规模战事,但当时之名将却未有获此殊荣者。</p>

    直至乾隆二十年(55年),开始复授巴图鲁勇号,虽功勋卓着之人仍不易获得。</p>

    到了咸丰、同治年间,巴图鲁勇号的赏赐逐渐变得非常频繁,比起之前的风气已截然不同。</p>

    (鳌拜便是号称“满洲第一巴图鲁”)</p>

    叮咚,扫描完毕!</p>

    岳托(植入身份为:努尔哈赤之孙,代善之子!)</p>

    武力值:99点</p>

    统帅值:0点</p>

    智力值:02点</p>

    政治值:9点</p>

    技能一运筹帷幄:岳托在运筹帷幄时,统帅值提升5点,智力值提升5点,岳托在军中时,统帅值额外提升5点,智力值额外提升5点。</p>

    技能二征伐:岳托在率军或随军出征时,统帅值提升5点,智力值提升5点,岳托在指挥作战时,统帅值额外提升5点,智力值额外提升5点。</p>

    技能三戎马:岳托在军中为将时,武力值提升5点,统帅值提升5点,岳托在战场之上时,武力值额外提升5点,统帅值额外提升5点,智力值提升5点。</p>

    爱新觉罗岳讬(yt,满语意为“呆痴人”“傻公子”,599年2月26日—639年2月日),后金(636年后为清朝)宗室、将领,清太祖努尔哈赤之孙,礼烈亲王代善之长子。</p>

    岳讬早年投身戎马,跟随努尔哈赤攻辽沈,征蒙古,先后受封台吉、贝勒,掌镶红旗。</p>

    努尔哈赤去世后,岳讬以大局为重,与弟萨哈廉力劝父代善拥立皇太极。</p>

    其后在丁卯之役中随二贝勒阿敏出征朝鲜,成功阻止了阿敏欲留在朝鲜的图谋,又参与宁锦之战、己巳之变、大凌河之战,并三次随征蒙古察哈尔部,主管后金兵部,深受皇太极器重。</p>

    崇德元年(636年)四月,皇太极称帝,建立清朝,论功行赏,封岳讬为和硕成亲王,同年随征朝鲜。</p>

    在清朝建立前后的一段时间,他因其性情耿直引起皇太极不满,动辄获咎,屡贬为多罗贝勒。</p>

    崇德三年(63年),岳讬以扬威大将军的身份入塞侵明(戊寅之变),翌年正月因天花病死于山东,皇太极念其功绩,追封为克勤郡王。</p>

    乾隆四十三年(年),配享太庙,入祀盛京贤王祠,克勤郡王之爵世袭罔替,成为清初八大铁帽子王之一。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