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小说 > 其他类型 > 三国:乱世第一枭雄 > 第1762章 春秋霸主
    “按照顺序接下来就是春秋战国召唤卡了!”王晨笑道,周公旦已经是非常不错的大才了,而春秋战国这大乱世中的人才还是非常多的,自已虽然召唤了不少,但是也还是有很多未曾出现的。</p>

    叮咚,消耗春秋战国专属召唤卡进行召唤,召唤中恭喜宿主召唤出春秋时期齐国国君姜白!</p>

    植入身份为:姜子牙之子,姜维的堂兄,目前正在姜子牙身边担任姜子牙的副!</p>

    叮咚,扫描完毕!</p>

    姜白</p>

    武力值:4点</p>

    统帅值:0点</p>

    智力值:06点</p>

    政治值:05点</p>

    技能一霸主:姜白在统兵时,武力值提升点,统帅值提升点,姜白在统兵出征时,武力值额外提升点,统帅值额外提升点。</p>

    技能二逐异:姜白在统兵和异族作战时,武力值提升点,统帅值提升点,姜白在和异族厮杀时,武力值额外提升点。</p>

    技能三征伐:姜白在统兵攻打他国时,武力值提升点,统帅值提升点,姜白在攻入他国境内后,武力值额外提升点,统帅值额外提升点。</p>

    齐桓公(?~前643年),姜姓,吕氏,名白,齐国第十六位国君(前65~643年在位),春秋五霸之首,姜太公吕尚的第十二代孙,齐僖公第三子,母为卫姬。</p>

    白早年在鲍叔牙保护下,逃到莒国避难。</p>

    齐桓公元年(前65年),在齐襄公和公孙无知相继被杀后,白抢先回国,在国、高二氏支持下夺取君位。</p>

    即位之初,不计前嫌任用管仲为相,整顿内政,把国都分为十五士乡和六工商乡、分鄙野为五属,寓军事编制于乡里编制中,并推行相地而衰征的制度,通货积财,使齐国日益强盛。</p>

    齐桓公七年(前69年),在吞并谭、遂、鄣等国后,白在鄄会盟诸侯,开始其霸业。</p>

    称霸以来,以“尊王攘夷”为旗号,九合诸侯。</p>

    齐桓公二十年(前666年)奉周王之命伐卫。</p>

    齐桓公二十三年(前663年)救燕,北伐山戎,击令支、孤竹。</p>

    齐桓公二十七年(前659年)驱逐狄人,救邢,迁邢于夷仪。</p>

    齐桓公二十八年(前65年)狄人灭卫后,城楚丘,立卫君。</p>

    齐桓公三十年(前656年)伐楚,在召陵缔结盟约而还。</p>

    齐桓公三十四年(前652年),扶持周襄王登上天子之位,次年召开葵丘会盟,受到天子赏赐,标志着其霸业达到顶峰。</p>

    齐桓公三十八年(前64年),又平戎于周。</p>

    </p>

    晚年昏庸,在管仲去世后,亲信易牙、竖刁、开方等人。</p>

    齐桓公四十三年(前643年),白病逝(一被饿死)。</p>

    齐桓公文治武功卓著,是春秋时期的第一位霸主,孔子称赞他“九合诸侯”、“一匡天下”。</p>

    除此之外,他还留下了“一箭之仇”“老马识途”“庭燎招士”等典故。</p>

    “重用管鲍,强军富民,九合诸侯,一匡天下,重建邢卫,驱逐戎狄,春秋五霸之首霸姜白啊!”王晨惊讶道。</p>

    而且直接就成为了姜子牙的儿子,这波加成还是非常巨大的,姜白绝对是非常厉害的大才,堪称是文武双全了。</p>

    虽晚年了差点意思,但是在大秦帝国,他也不可能做这些事情了,到时候安排他告老还乡养老就是了。</p>

    但在那之前也是可以守护大秦帝国数十年的时间了,或许还可以跟姜维一起配合成为未来数十年的大秦顶梁柱了。</p>

    </p>

    墨子亲士:昔者文公出走而正天下;桓公去国而霸诸侯;越王勾践遇吴王之丑而尚摄中国之贤君。三子之能达名成功于天下也,皆于其国抑而大丑也。太上无败,其次败而有以成,此之谓用民。</p>

    春秋公羊传:南夷与北狄交,中国不绝如线,桓公救中国而攘夷狄。</p>

    春秋谷梁传:1其授之诸侯何也?齐侯得众也。桓会不致,安之也。桓盟不日,信之也。信其信,仁其仁。衣裳之会十有一,未尝有歃血之盟也,信厚也。兵车之会四,未尝有大战也,爱民也。</p>

    2齐人者,齐侯也。其曰人,何也?爱齐侯乎山戎也。其爱之何也?桓内无因国,外无从诸侯,而越千里之险北伐山戎,危之也。则非之乎?善之也。</p>

    3诸侯不得专封诸侯,虽通其仁以义而不与也。故曰仁不胜道。</p>

    4何以不言桓公也?为贤者讳也。项,国也,不可灭而灭之乎?桓公知项之可灭也,而不知已之不可以灭也。既灭人之国矣,何贤乎?君子恶恶疾其始,善善乐其终。桓公尝有存亡继绝之功,故君子为之讳也。</p>

    </p>

    左传史记均记载,是齐桓公先病逝,然后易牙、竖刁才发动政变立公子无亏为君的。</p>

    但管子韩非子吕氏春秋则称,管仲去世前曾让齐桓公驱逐易牙、竖刁、开方,齐桓公没有听从;最后三人在齐桓公重病时封闭宫中门户,禁止宫人传递饮食,将齐桓公活活饿死。</p>

    </p>

    据管子史记韩非子吕氏春秋记载,齐桓公晚年宠信三位奸臣——易牙、竖刁和公子开方(一名启方),其中公子开方是卫国太子,却离开父母在齐国做官十五年,并在齐桓公重病时与易牙、竖刁一起作乱。</p>

    但据清华简系年记载,齐桓公三十六年(前650年)公子开方因内乱投奔齐国,齐桓公三十七年(前649年)卫戴公去世,齐桓公便立公子开方为卫国国君,是为卫文公,此后卫文公便在卫国当国君,并未回到齐国,也未作乱。</p>

    两处记载相互矛盾。</p>

    于春燕、何有祖引贾谊书考证,卫文公原名辟疆、启疆,与启方同义,后来改名为毁,与史记中的卫文公毁相照应。</p>

    史记还记载卫文公毁曾经奔齐,与公子开方经历一致。</p>

    也就是,公子开方就是卫文公,应当以清华简系年的记载为准。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