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坤道:“在外打仗,就怕将相不和。胡高远是我派去的,要求他主持大局。可是秦二午固执自负,不听从胡高远的意见,这不是好事啊。</p>
分开行动,各显神通,只怕秦二午贪功,会更加急进,最后要吃亏的。”</p>
胡高远,原本是太子叶封的老师,因为眼光独到,和叶坤不谋而合,所以叶坤让他主持天竺半岛之战。</p>
可是从目前看来,胡高远也压不住秦二午,经常闹矛盾。</p>
马正阳笑道:“皇上不必担心,让他们分开行动,秦二午负责前线战斗,胡高远负责后方建设,应该没问题的。”</p>
刘艾翻白眼:“这不可能,因为秦二午一直向前推进,地盘就越来越大,胡高远下没人,怎么能守得住后方?”</p>
叶坤点点头,表示赞成刘艾的法。</p>
对天竺大陆的移民,还没有开始。</p>
胡高远下,无人可用。</p>
以秦二午的暴脾气,加上先进的枪炮和铠甲,可以很快扫平天竺半岛,但是战后重建怎么办?</p>
怎么消化那个巨大的次大陆?</p>
没有人口,怎么建设?</p>
桑不疑叹气道:“来去,我们还是缺人啊。如果我们移民五百万过去,一边打地盘,一边建设后方。三五年之后,地盘打下来了,后方也建设好了,就会进入稳定发展期。”</p>
“五百万?有一百万移民,甚至五十万移民,我都能控制整个次大陆了。”</p>
叶坤笑道:“只要铲除次大陆的敌人,我们有五十万华夏族裔,渐渐繁衍起来,也是很快的。一个男子,可以创造一个大家族。”</p>
桑不疑笑道:“可是五十万移民,也不容易啊。”</p>
移民是为了给次大陆换血。</p>
最好迁移中原百姓,因为中原人的华夏血脉最纯正,对华夏文化掌握的最多。</p>
如果从交址和云缅地区,把异族土着迁移到天竺次大陆,那就是白费力气,无法实现文化换血。</p>
刘艾问道:“皇上觉得,应该怎么办?”</p>
“我觉得,还是胡高远的策略,比较稳妥。”</p>
叶坤看着众人,道:“我们已经控制了天竺半岛最南端的五十万平方公里土地,应该将这里建设成大本营,成为一块跳板,为我们的后续行动,提供粮草和其他物质基础。</p>
如果我们现在继续向北扩张,增兵十万,粮草都是问题啊。”</p>
对天竺半岛增兵,现在不成问题。</p>
因为已经扫平了大草原,扫平了辽东和鸡嘴半岛,北方无战事,周边无敌,华夏境内不需要太多兵力。</p>
叶坤可以随时调动十万大军,用海军轮船投送到天竺半岛。</p>
但是粮草供应,就是个问题了。</p>
就算从交址半岛运粮过去,也得经过马六甲海峡,要浪费巨大的人力物力。</p>
只有就地取材,在天竺半岛打造大本营,打造稳定的大后方,才是可持续发展道路。</p>
大后方一旦建设好,叶坤只需要派兵就行了,不需要担心粮草。</p>
如果现在不建设,以后打下了半岛全境,还是要建设的。</p>
现在就做建设,开展商贸,还能持续地在半岛赚钱,用财力支撑以后的战争。</p>
</p>
众人听了叶坤的解释,都觉得有道理。</p>
刘艾笑道:“皇上的总体思路,没问题,比秦二午高明多了。我有一个细致的规划,抛砖引玉。”</p>
叶坤点头:“请。”</p>
刘艾看着众人,道:</p>
“我建议,第一,先期移民十万,以青年男女,技术医疗人员为主,战斗人员为辅。有了这么多人,我们在天竺半岛推行交址半岛的做法,寻找矿产,建设玻璃厂、瓷器厂、钢铁厂、炼盐厂、纺织厂、造船厂,大力吸收天竺本土劳工,为我们干活。</p>
我们有了商品,就可以和贵霜帝国,还有其他部族做交易,大量换取金银铜和粮食,吸光他们的财富。</p>
第二步,我们要囤积粮草,大量收购囤积,造成贵霜帝国的粮荒,再高价卖回去,或者以粮食为交换,吸纳他们的劳动力。</p>
做好上面这两部,贵霜帝国必定发生内乱。如果不乱,我们就挑拨离间,让他们乱起来。</p>
等他们乱起来,我们的大后方也建设好了,直接增兵,武力平乱,彻底控制次大陆全境。”</p>
众人都觉得有道理。</p>
叶坤笑道:“刘艾,你对三十六计,玩得很熟。这样吧,就你去天竺半岛,总揽军政要务。”</p>
刘艾刚才的策略,算是文治武功,加上贸易战,全方位的谋划了。</p>
“皇上,我不行啊!”</p>
刘艾吓一跳:“我无缚鸡之力,只能动动嘴皮子。秦二午将军是你的结义兄弟,他不会服我的!”</p>
拿下次大陆,不是问题。</p>
最大的问题是,秦二午拥兵自重,不服调遣。</p>
叶坤笑道:“刘大人别害怕,我再给两万海军陆战队,同时,调回秦二午。以后,你负责军政总务,是天竺半岛的总督。胡高远负责政务执行,宋婆留负责军务执行。”</p>
一个总督,加上一文一武,形成铁三角,应该是很放心的组合了。</p>
刘艾有治理辽东的经验,熟读兵书,算是将相之才。</p>
而胡高远只是一介书生,能空谈,但是执行力不如刘艾,压不住人。</p>
刘艾想了想,抱拳道:“既如此,我愿意领命。不过,我想带一个大将过去。”</p>
叶坤点头:“你想带谁过去?”</p>
“夏侯昌之子,夏侯俊。”</p>
“夏侯俊?”叶坤微微沉吟。</p>
夏侯俊,春天的时候,才参加过叶坤的北海之战,以前参加过鸡嘴半岛之战,算得上一员大将。</p>
即便是现在,夏侯俊依旧带着六千兵马,配合何仲书,驻守在草原新城,也就是后世的乌兰巴托一带。</p>
那地方,也就是华夏历史上所的燕然山。勒石燕然,就是华夏古代窦宪,北击匈奴,大军返回的途中,在这里刻石记功的故事。</p>
所以草原新城,也被叶坤等人,叫做燕然新城。</p>
可是夏侯俊是夏侯昌之子,骁勇善战,素有凌云之志。一旦放出去,会不会有自立之心?</p>
叶坤这么想,桑不疑也这么想,立刻反对:</p>
“夏侯俊是夏侯昌之子,而夏侯昌的江山,被皇上所夺,心中岂无怨恨?夏侯俊能战善战,如果有了兵权,并且远在海外,只怕会有异心!”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