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长还杵在那里,不敢吭声。</p>
黄敬祖笑道:“村长大人,是不是不给面子啊?我父皇,可是诚心的,想跟你们拉拉家常。”</p>
村长这才醒过神来,急忙点头:“前面有干净的田埂,皇上跟我来。”</p>
前面一块旱地,刚刚翻过来。</p>
叶坤在田埂上坐下,又招呼村长和乡亲们落座,问道:“刚才村长,担心我们是流窜的土匪,我想问问,汉中有土匪吗?”</p>
村长结结巴巴:“早就没有土匪了,我只是担心,所以问问”</p>
“没有土匪,就好。如果有土匪强盗,那就明,我们朝廷无能,保护不了百姓。”</p>
叶坤点点头,又问道:“今年春季的收成,怎么样?这边的主要作物,是什么?”</p>
“收成和去年差不多,麦亩产两百斤,芸苔子一百多斤。还有些蚕豆豌豆,没有收割。冬季作物,就这么多。夏季作物,主要是水稻、高粱、大豆绿豆豇豆还有、还有,对了,还有红薯,特别好吃!”</p>
红薯全国推广,这也才两年。</p>
因为甜软,大家都爱吃。</p>
“红薯味道不错,但是再过两年,就把你们吃烦了。”</p>
叶坤点头微笑,又问:“上交征粮以后,家里每个人口,大约还剩下多少口粮?够不够吃?”</p>
村长笑了:“吃不完的。有的家庭,春季麦都收了两万斤,上交四五千斤,还剩一万多斤,房子了,都没地方屯。大家都在,农闲时候,要多盖几间房子,用来放粮食。”</p>
另一个乡亲道:“去年的稻谷,还没吃完,还有红薯干和五谷杂粮也卖不掉,只好喂猪。养猪养得多,猪肉也便宜,家家过年都杀猪。”</p>
叶坤很感慨,对曹雄等人道:</p>
“曹雄,你和魏金德都是我的兵。当年我就过,我们要为老百姓打天下,让老百姓有吃不完的粮食,有鱼有肉吃!如今再看,我们做到了。我们没有骗人,我们话算数!”</p>
曹雄和魏金德,还有吕业良,都一起抱拳:</p>
“皇上一心为民,开创万古盛世,便是古之尧舜,也万万不及!”</p>
叶坤也豪情万丈,笑道:</p>
“春风杨柳万千条,华夏儿女尽舜尧!这个万古盛世,是大家一起开创的,是华夏百姓的功劳!你看我们的这个村长,还有这些乡亲们,都是舜尧,都是圣人!”</p>
老百姓不会大道理,纷纷咧着嘴笑,抱拳道:</p>
“是我们赶上了好时候,遇上了好皇帝。二十年前,我们还吃不饱,穿不暖,到处逃荒,躲避战乱。现在,我们都有田有地,有家有业,日子过得,比以前的地主还舒服。”</p>
叶坤点点头,又问起生产上面的细节。</p>
村长道:“皇上,我们这样的村长和民兵队长,还有学老师,都经常带着乡亲,去朝廷的农场培训,学习新农业技术。现在的乡亲,都学会了堆肥,制作氮磷钾混合肥。</p>
县里也会派出农业技术员,经常下来,教我们种田、除草、防虫。”</p>
另一个老农道:“现在的工具质量都好,镰刀铁锹都很锋利,经久耐用。精盐便宜,大家油盐不缺,干活有劲。”</p>
叶坤又问:“耕牛够不够?”</p>
“够用。家家户户都有耕牛,人口多的,有两三条耕牛。”村长点头:</p>
“种田这种事,只要开荒成功,以后越来越省力。去年耕种过的土地,今年翻种,就很轻松。”</p>
“那些公牛,都要经过骟割,否则容易伤人。太凶的公牛,就要除掉,不可留下后患。”叶坤了解乡村细节,叮嘱道:</p>
“公牛见不得红衣服,要注意。别让妇女孩,穿着红衣服去牵牛放牛。”</p>
村长抓了抓脑袋,憨笑道:“听皇上以前种过田,看来是真的,对耕牛这么了解。”</p>
话间,两个农业技术员走了过来。</p>
是县里派下来巡查的,也负责指导生产。</p>
</p>
看见叶坤等人坐在田埂上闲聊,技术员笑道:“赵村长,又在开田头生产会议啊?”</p>
村长挥大叫:“老弟快过来,皇上在这里!”</p>
技术员吓一跳,瞪眼道:“赵村长,你胡八道什么?”</p>
“真的是皇上在这里!”</p>
老赵跳起来,将技术员扯过来,对叶坤介绍:“皇上,这是县里农业司的技术员,老王、老张。他们负责我们这一片,每天都来查看。”</p>
叶坤点点头,笑道:“技术员大人辛苦了,我是叶坤。”</p>
技术员惊呆了,急忙抱拳施礼。</p>
叶坤还礼,笑道:“两位来得很巧,一起坐下来,开一个田头生产会议吧。”</p>
两个技术员战战兢兢,坐了下来。</p>
叶坤问道:“县里的农业司,有没有具体的工作目标和任务?”</p>
老张点头:“有任务,县里制定的任务,是今年产量,不低于往年。另外,因为人口增加,今年还要开荒五千亩土地。”</p>
“粮食都吃不完,有必要开荒吗?”</p>
“朝廷的旨意,有时间,不忙的话,就组织集体开荒,叫做居安思危。”</p>
“这也是。”叶坤点点头,又考察两个技术员的农业知识。</p>
技术员算是科班出身,初中毕业后,在朝廷农场实习一年,学习农业知识和实际操作,又不定时接受新知识,所以很称职。</p>
叶坤忽然问道:“狗尾巴草,能不能吃?”</p>
老王一愣:“不能吃。”</p>
老张显然更专业一些,笑道:“能吃,因为狗尾巴草是米的老祖宗,我们的米,就是狗尾巴草驯化的。狗尾巴草的种子里,含有淀粉,磨碎以后熬粥,有米香气。</p>
我记得培训的时候,老师过。如果遇上灾荒年,可以收集成熟的狗尾巴草,用火燎一下,把种子磨碎,用纱布过滤,熬成米汤,可以救命。”</p>
“你看,这就叫专业!”</p>
叶坤点头笑道:“我们现在的粮食,大多数,一开始都是野生作物,经过几千上万年的驯服,才变成了粮食作物。”</p>
狗尾巴草变成米,是后世的农业学家考证的。</p>
但是古人未必知道,因为远古时期没有记录,文化普及不够。</p>
叶坤知道这一点,知道狗尾巴草在饥荒年代可以救命,经过亲自验证,让农业部编写在科普教材上。</p>
万一今后发生饥荒,老百姓知道这个知识,好过吃观音土啊!</p>
老张问道:“皇上,我们实验玉米,也有好几年了,为什么还没驯服,产量很低?”</p>
玉米这玩意,叶坤也很头大。</p>
海外的玉米,成熟以后不是那种玉米棒子,而是像烧烤串子,上面稀稀拉拉的一些玉米粒。</p>
朝廷最好的试验田,水肥条件用到极致,除草除虫管理到极致,亩产玉米才一百多斤。</p>
普通百姓种植的玉米,亩产几十斤,是正常的。</p>
叶坤笑道:“总体来,经过几年的培育和选种,玉米产量已经提升不少了。但是彻底驯服,使之成为主粮,估计还得十年八年,甚至上百年。咱们慢慢来,不着急。”</p>
即便是一百年,叶坤也不敢保证玉米会成为主粮。</p>
但是已经引进了,全国都有种植了,就顺其自然吧,总有一天,会驯化成功的。</p>
技术员老张点点头,反映了一个情况:</p>
“从去年开始,粮价暴跌,丝绸价格却一路上扬。许多百姓都,要改稻为桑,不然不划算。”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