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小说 > 其他类型 > 史上第一豪横 > 第796章 激进策略。
    “别是我的亲兵,就算是我的亲儿子,犯了法,也得追究!”</p>

    叶坤瞪眼,指着杨铁匠:“如果你有徒弟,就把你徒弟也带走,以免枪支制造技术流传开来,成为不稳定因素。”</p>

    火枪技术,最终还是封锁不住的。</p>

    但是叶坤尽力而为,尽量延迟这个过程。</p>

    当晚上,叶坤留在这个镇休息。</p>

    次日一早,叶坤让镇长给姚老三送去一批生活物资,自己则前往县城,找县令了解情况。</p>

    县城也在山里,不过条件好多了。</p>

    城大约有五千多人,大多数都是做生意的。</p>

    县太爷胡玄宝拜见叶坤,将叶坤等人迎入大堂。</p>

    县里的县丞、县尉和其他官吏,也都过来拜见,等待问询。</p>

    叶坤也没架子,招呼大家都在会议室坐下,开始问政。</p>

    县令胡玄宝,也是退役军人,以前是姜老五水军营里的校尉,年纪三十五左右。</p>

    而且还是墨者联媚成员。</p>

    叶坤审查了本县的总体报告,沉吟道:“从报告上面看,本县去年一年,增加了四千新生儿?”</p>

    “是的,以后还会更多。因为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成年了,结婚了。”</p>

    胡玄宝点点头:“我是四年前,调过来做县令的。四年时间,本县增加了一万一千名新生儿。现在的全县人口,接近三万五千人,已经是一个人口大县了。</p>

    因为人口多了,卫生和教育支出,也多了,收入却没有增加多少。”</p>

    叶坤笑道:“不错,朝廷大力发展人口,持续了十几年,终于有了今的成果。”</p>

    胡玄宝抱拳道:“皇上,微臣有个疑问。人口增长的速度,会越来越快,以后的耕地肯定会紧张,朝廷能养活数以亿计的百姓吗?”</p>

    “有红薯和玉米土豆,华夏九州,养育两三亿人口,没事的。”</p>

    叶坤一笑:“我们拿下了交址半岛和竺半岛全境,那边大量的耕地,一年三熟,却无人耕种。如果国内人口实在太多,我们可以对交址和竺移民嘛。</p>

    还有,我们的科技在发展,粮食产量,还会进一步提升的。”</p>

    胡玄宝微微点头。</p>

    开会之后,叶坤又视察了医院和学校。</p>

    山里还是条件差,学校和医院,和涿郡比起来,都是壤之别。</p>

    临走之前,叶坤道:“等我回去,会召开九部会议,对条件不好的大山,进行进一步扶持。税赋方面,会大幅降低。修路和产业扶持,也会加大力度。”</p>

    胡玄宝抱拳道:“皇上一心为民,功盖尧舜!”</p>

    叶坤摇头一笑,挥告辞。</p>

    回到涿郡,是九月二十。</p>

    一来一回,玩了一个月。</p>

    叶坤招呼九部留守大臣,还有诸葛洪,一起商量山区脱贫的事。</p>

    诸葛洪道:“山区十年前,条件尚可,现在是新生儿太多,资源不够了,才会有所退步。见微知着,太行山区是这样,其他山区,估计也差不多。我们可以降低税赋比例,再针对困难家庭,进行补助。”</p>

    叶坤点点头:“我也是这个意思。要不,对贫困山区,税负减半,十税一?”</p>

    诸葛洪抱拳:“皇上仁慈,十税一,已经是历史上最低了。”</p>

    “那也未必,文帝时期,还有三十税一的。”</p>

    </p>

    “文帝时期三十税一,但是有人头税和其他苛捐杂税,我们没有啊。”</p>

    诸葛洪一笑,又道:“我还有个提议,皇上参考。”</p>

    叶坤点头。</p>

    诸葛洪道:“民间有很多多子女家庭,负担很重。所以,孩子就不受重视了,尤其是女孩子。我建议,朝廷在各地设立‘寄养院’,收养那些女孩子。</p>

    可以给她们的父母一些钱,然后,孩子和父母就没关系了。等这些孩子长大,就送去海外移民。”</p>

    叶坤一愣:“就是以朝廷的名义,买过来?”</p>

    “差不多,是这样吧。”</p>

    诸葛洪叹气:“多子女家庭,无力抚养孩子。朝廷对外移民,刚好要人。这是无奈之举,也是一举两得之举。</p>

    还有十三四岁的孩子,都可以招募进预备营,经过一两年锻炼学习,就能对外移民了。海外面积太大,皇上要完成千秋霸业,实现华夏儿女占领全球计划,只能如此。”</p>

    叶坤呆住了,半晌无语。</p>

    没想到,诸葛洪的策略,如此激进。</p>

    何田田低声道:“我觉得这个办法可行,就是要花钱。这么大的举动,只怕桑不疑等人不会答应。”</p>

    正在此时,桑不疑从竺,发来羚报。</p>

    叶坤接过电报,扫了一眼,随即哈哈大笑。</p>

    诸葛洪笑道:“皇上,是不是有什么好消息?”</p>

    “是的,好消息。”</p>

    叶坤将电报展示:“桑不疑,交址和竺的土地肥美,一年三熟,能养活几亿人。此乃上赐给华夏儿女的地盘,不可不要。</p>

    他和考察团的成员,考察了十几个大农场,都觉得以前错怪我了,表示以后支持继续移民,将竺大陆,彻底消化!”</p>

    众人看羚报,也都很惊喜。</p>

    这一次,桑不疑和九部大臣,带着庞大的考察团,亲自考察了竺大陆,对叶坤佩服得五体投地。</p>

    这时候的竺半岛全境,都已经被华夏控制。</p>

    所有的城池,农庄,都是华夏的财富。</p>

    所有的地标界牌,都被换成了汉字。</p>

    南竺部分,已经被经营了接近十年,看起来和国内没有区别。</p>

    汉人在竺大陆的总移民数量,加上驻军,接近一百万。</p>

    所到之处,眼里所见都是汉人面孔,耳中所闻都是汉语。</p>

    还有许多工厂,都是异族劳工在干活,源源不断地做贡献。</p>

    早期移民过去的华夏人,不管是百姓,还是罪犯,现在都当了农场主,管理着千百亩肥沃的土地,管理着不要钱的异族劳工,可谓神仙日子。</p>

    还有交址三角洲的百万亩良田,金黄色的万里稻浪,让桑不疑等人看傻眼了。</p>

    华夏九州的几个大平原,加在一起,耕地面积还没有竺半岛多。</p>

    如此自然条件,谁不眼红?</p>

    何田田笑道:“皇上,既然桑不疑大人和九部大臣的意见,都和皇上一致,就没问题了。我们可以进一步加大移民力度,加快扩张。”</p>

    “不急,等桑不疑他们再看看。”</p>

    叶坤一笑:“田田,这次是你的功劳。如果不是你的建议,让桑不疑等人出去走走,他们不会有这样的改变。</p>

    人啊,就是要出去走走,见识一下地,否则一辈子都是坐井观,夜郎自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