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北侯府。</p>
全家到齐。</p>
赵景州、韩月华夫妇。</p>
赵明珠、李敬忠夫妇。</p>
赵明月、刘正彦夫妇。</p>
赵明霄、郭长达夫妇。</p>
以及还没出嫁的赵明瑜、赵明雅。</p>
他们都围着赵宸瀚。</p>
“别怕,以你的能力,绝对能进前十,试卷呈送到陛</p>
赵景州道。</p>
以皇帝对赵景州的信任,肯定让他的儿子当状元。</p>
前提是赵宸瀚的试卷能进前十,有资格送到皇帝面前。</p>
“岳父大人得对,我看啊,这次的状元非宸瀚莫属了。”李敬忠笑道。</p>
其他人纷纷点头。</p>
赵宸瀚习惯性的谦虚道:“大哥赵林比我强,他中状元的概率比我高。”</p>
差点暴露了赵林是镇北侯府亲子的消息。</p>
要是让李敬忠知道了,还不知道会怎么办呢。</p>
“这么重要的日子别提他。”韩月华不悦道:“你就安心答卷,其他人不用管。”</p>
“是,娘。”赵宸瀚连忙道。</p>
赵景州道:“殿试后,无论你是否中状元,为父都去傅府求亲。”</p>
赵宸瀚大喜:“多谢爹。”</p>
韩月华上前给赵宸瀚整理了下衣服,道:“去吧。”</p>
赵景州、李敬忠、刘正彦和郭长达四人都要上朝,正好带着赵宸瀚一起出发。</p>
同一时间,其他的贡士们也都独自或在亲友的陪同下来到皇城外,然后由值日官验明正身,进入皇城。</p>
赵林和苏迪排队等候检查。</p>
旁边上朝的大臣们则不用,马车一辆接一辆的过去。</p>
突然,几辆马车在队伍旁停下。</p>
马车里传来一个温和的声音:“瀚儿,去排队吧。为父虽可以带你直接进去,但也不能坏了规矩。”</p>
“是,爹。”</p>
马车帘掀开,一个剑眉星目的少年从车里出来。</p>
“是镇北侯府的赵世子!马车里的难道是赵侯爷?”</p>
“那几辆马车里的也不简单,看灯笼上的名字,分别是裕王府、长宁侯府和定远将军府。”</p>
“被这么几位大人物一起护送,赵世子的未来必将青云直上啊。”</p>
“人家的起点就是我们的终点。”</p>
“真是羡慕啊”</p>
排队的贡士们大部分都有着不普通的家境。</p>
但和赵宸瀚比,却又差了不止一个档次。</p>
赵宸瀚温和的朝众人点头示意。</p>
直到他看到赵林,目光微微一凝。</p>
但赵林没理赵宸瀚。</p>
他的目光落在镇北侯府的马车上。</p>
车里坐着的那个人,将是赵林最大的敌人。</p>
镇北侯,赵景州!</p>
赵景州掀开帘子,目光从排队的人中扫过,就看到人群中一个似乎有点眼熟的少年在用一种奇怪的目光看向这边。</p>
赵景州并没在意。</p>
因为很多人都在注视着他,目光各不相同。</p>
有的羡慕,有的嫉妒,有的愤恨。</p>
不一而足。</p>
所以那个少年的目光奇怪并不特殊。</p>
直到马车进了皇城,一直抵达宫门前停下,赵景州从马上下来的时候才突然惊呼一声。</p>
“岳父大人,怎么了?”李敬忠连忙过来询问。</p>
赵景州摇摇头没话。</p>
</p>
他终于想起来了。</p>
那个少年竟然是赵林!</p>
他的亲儿子。</p>
身为父亲,竟然不认识自己的亲儿子,这让赵景州一时有些羞愧。</p>
但片刻后,他又找到理由。</p>
赵林此子,忤逆不孝,不像赵宸瀚一样每天早晚请安。</p>
而且他只在府里住了三年,自己又长期在外,不认识也正常。</p>
“这逆子这些天并没和朱忠言接触,难道他没作弊?”赵景州想道。</p>
</p>
赵林目送赵景州的马车离开,垂下头沉思。</p>
赵景州武力强悍,排兵布阵能力更强,是大启朝在北边的擎天柱,想对付他不容易。</p>
现在的皇帝非常信任他。</p>
否则不会放心把镇北关交给他。</p>
那里可是有二十万精兵。</p>
要想对付赵景州,必须换了皇帝。</p>
但李敬忠不行。</p>
太子呢?六皇子?还是李薇白?</p>
哪个上位了会对赵景州下?</p>
保和殿。</p>
赵林等贡士全都到齐,分成两列站立。</p>
身为会元,赵林当仁不让的站在一列的最前面。</p>
赵宸瀚站在另一列的最前面。</p>
然后是文武百官到场,一阵鼓乐齐鸣后,皇帝驾临。</p>
赵林看了眼皇帝。</p>
皇帝李威,成**,马上六十岁。</p>
虽然很是威严肃穆,气场很强,让人不敢直视,但脸色苍白中带着一丝病态的红晕,显然身体不是太好。</p>
皇帝了几句开场白,然后就是一位崇文馆大学士捧着考题出来,开始发卷考试。</p>
赵林看了一眼。</p>
只有一道题目。</p>
“问帝王之政和帝王之心”。</p>
题目很简单。</p>
这是要求考子们对帝王的治国政策和内心修养等方面提出自己的见解和建议,以考察其对国家治理的认识和思考能力。</p>
赵林略微思索,便提笔答题。</p>
按照流程,殿试只需一天。</p>
日暮交卷,检查完后封存。</p>
第二天,由礼部尚书、侍郎、内阁学士等担任的读卷官,这里不再是考官,而是叫做读卷官,开始阅卷。</p>
每张答卷都要由所有的读卷官阅卷,写下评分,然后综合评分选出前十名。</p>
第三天,所有答卷全部阅完,读卷官要一个个把试卷读给皇帝听,所以叫读卷官。要是皇帝不愿意听就省事了,不过前十名的得皇帝亲自看一遍,钦点出状元、榜眼和探花来。</p>
也就是一甲三名,二甲七名。</p>
剩下的由内阁来排名。</p>
很快,读卷官阅卷完毕。</p>
前十名的答卷也都送到皇帝面前。</p>
“陛下,这是此次殿试前十名的答卷。”</p>
礼部尚书傅承望捧着卷子道。</p>
皇帝无精打采,懒洋洋道:“念。”</p>
傅承望打开一份答卷,道:“这是此次殿试评分第十名的卷子,答卷人名赵宸瀚,是镇北侯赵景州的儿子。”</p>
皇帝来了点精神:“竟然是赵卿家的儿子,可是那个养子?”</p>
傅承望道:“是。”</p>
皇帝叹道:“赵卿家为国征战,坐镇边疆,只有一子竟然还走丢了,只能收养别人儿子,每每想来,都让朕痛心。”</p>
傅承望连忙道:“陛下恩德,赵侯爷得知必然感激涕零。这赵宸瀚虽然是养子,但自深得赵侯爷夫妇喜爱,不是亲子胜似亲子。”</p>
皇帝点点头:“赵卿家的孩子,文采必然是极好的,不用念了,直接评为状元吧。”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