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平帝看着突然出列的李兴业,道:“为何?”</p>
李兴业道:“翰林虽然地位高,但以赵林答卷中所写内容来看,让他做翰林实在太浪费了。”</p>
“哦?你什么意思?”成平帝问道。</p>
李兴业道:“年前赵林曾去青州负责征收花石纲事宜,做的不错。现在春暖花开,河水高涨,可以运送花石纲了。不如让赵林仍然去青州任知府,继续主管花石纲一事。”</p>
“青州知府?”</p>
“这怎么行?”</p>
听到李兴业的话,文武百官们纷纷反对。</p>
“陛下。”</p>
傅承望当即出列,道:“赵林虽然文章写得好,但太年轻了,才十七岁,又没有主政一方的经验,贸然为知府,怕是力有未逮。臣觉得还是先放在翰林院锻炼一下,等个两三年后再外放,不管是做知府还是什么,肯定没问题。”</p>
“这老东西,我坏话就算了,还拦我的路。若非你是青儿的父亲,一定要你好看。”赵林暗暗恼火。</p>
“陛下,儿臣赞同傅大人的话。”</p>
一直没出声的太子李敬贤出列道:“赵林的出众大家都看在眼里,但缺点也很明显,就是没有系统的学过治理之道,容易出事。儿臣愿意为他聘请名师指点,等两三年后外放,也算做足了万全准备。”</p>
完,李敬贤朝赵林笑了笑,以示自己是好意,并非故意阻拦。</p>
赵林面无表情。</p>
当众和太子勾勾搭搭可不是好事。</p>
而且他也不需要李敬贤多事。</p>
裕王李敬忠立刻站出来,道:“皇兄此言差矣。我却觉得,赵林如此才华,不能耽搁。不如让他即可上任青州知府,然后再派遣一有经验者随同教导,如此一举两得,岂不是正好?”</p>
太子做的事,自己就要反对。</p>
反正理由充分。</p>
而且李兴业出言给赵林讨要青州知府一职,肯定事先和赵林商量好了,太子出来反对才是愚蠢。</p>
赵宸瀚的指甲深深刺进肉里。</p>
这一刻他把李敬忠也恨上了。</p>
李敬贤此时也反应过来自己似乎做错了,连忙打补丁:“二弟得对。不如请洗马跟赵林走一趟,也算为国家未来栋梁做点事情。”</p>
太子洗马,并不是字面上负责洗马的工作,而是辅佐太子,教导太子政事和文理的官员,相当于太子的顾问。</p>
这可是从五品的官。</p>
李敬贤把他派出去,表明了自己的诚意。</p>
“殿下此话不妥。赵林如此才华,应该在翰林院好好磨炼,不可操之过急。”</p>
“确实如此。现在就让赵林去青州,有拔苗助长之意,容易夭折啊。”</p>
“陛下,还是让赵林做翰林吧。”</p>
不少大臣纷纷道。</p>
开玩笑,在场诸位谁不是熬资历熬上来的,你才岁就去做知府,三五年后不得跑来抢大家的位置?</p>
当然不能让你下去。</p>
虽然翰林属于高层圈子,论地位比知府还高,但翰林要想爬的高,外放镀金是必须的。</p>
赵林这一下就省去了翰林院的那几年,谁乐意?</p>
再了,一个知府名额多重要,谁不想抢来给自己人?</p>
所以不少人纷纷反对。</p>
成平帝开始犹豫。</p>
李兴业怒道:“你们这群庸人,哪知道天才的能力?赵林留在翰林院才是浪费时间。”</p>
</p>
傅承望摇头道:“李大人操之过急了。”</p>
李兴业冷笑:“你们都是嫉妒,想着压制他,全是私心。”</p>
傅承望怒道:“李大人此言才是私心。赵林这么年轻,在各家里都是孩子,怎能主政一方?”</p>
“为何不能?”李兴业据理力争:“赵林虽然年轻,但却已经有了相关经验。他在给本官做幕僚时提出的多个建议都非常实用。而且去年他在九江任花石纲巡察使,处理种种事件,无不交口称赞,不比那些积年老吏差。若非他太年轻,本官就直接推荐他任巡抚了。”</p>
哗</p>
整个大殿一片骚动。</p>
所有人都交头接耳。</p>
连皇帝在场都顾不得了。</p>
李兴业对赵林的器重可见一斑。</p>
赵宸瀚紧紧咬着牙,怕忍不住再叫喊出来。</p>
赵景州深深看着赵林,眼中充满疑惑。</p>
李兴业此人是出了名的公正无私,竟然如此推荐赵林,难道赵林真有这么厉害?</p>
傅承望冷笑:“他除了公然打杀了一个知县,还做了什么?要本官,就应该先治他杀人之罪。”</p>
李兴业拂袖:“哼,本官不和你浪费口舌。陛下,臣愿以项上人头担保,赵林绝对有资格为知府,主政一州,还请陛下给他一个会。”</p>
傅承望也毫不犹豫道:“陛下切勿被李大人蒙骗,还是先让赵林做三年翰林沉淀一二。”</p>
两人针锋相对,都不退让。</p>
成平帝看看这个,再看看那个,一时不知道该怎么决断。</p>
“陛下。”</p>
宰相李承乾站出来,道:“李大人和傅大人的都有理。”</p>
这不是废话吗。</p>
成平帝脸色很不好看。</p>
李承乾接着道:“不如折中,就让赵林就任青州知府,然后派太子洗马跟随教导,以示皇恩浩荡。”</p>
这是太子党。</p>
众人都心中明白。</p>
太子洗马跟随教导,以后赵林绝对是太子的人了。</p>
就算他不是也没人信。</p>
宰相是大启内阁第一人,有首辅之称,此时开口,一时无人敢反对。</p>
成平帝微微点头,正要话。</p>
“陛下,臣觉得宰相大人的不对。”</p>
有次辅之称的副宰相邵玉堂出列反驳。</p>
“如此做法,简直是拿一州百姓做儿戏。赵林是得到培养了,但青州百姓怎么办?是否有怨言?宰相大人只想着培养自己人,却不顾一州百姓之死活,枉为宰相。”</p>
邵玉堂,裕王党的人。</p>
李承乾冷笑:“如此正是为青州百姓考虑。赵林的答卷非常有意义,若是能应用,可推向全国。而选择青州为试验地点,再让太子洗马随从教导,不仅不会对青州百姓有影响,反而能让他们先得到好处。邵大人反对,莫非是北狄奸细?”</p>
邵玉堂连连冷笑:“李大人不过就开始人身攻击了?”</p>
两位朝廷重臣,针锋相对,比之李兴业和傅承望都不遑多让。</p>
李兴业和傅承望对视一眼,都深深皱眉。</p>
本来只是赵林一个人的事,现在让他们牵扯进来,就成了太子党和裕王党之争。</p>
无论谁胜,都对赵林不好啊。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