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小说 > 其他类型 > 王侯弃子 > 第325章 谁来督办此事
    成**低头看着赵宸瀚。</p>

    他在等赵宸瀚完场面话后让他到一边去,怎么赵宸瀚就没动静了?</p>

    镇北侯府这么没规矩的吗?</p>

    一君一臣两人大眼瞪眼,太和殿内一时安静下来。</p>

    还是裕王反应快:“赵世子,还不快谢恩。”</p>

    赵宸瀚不情不愿的道:“多谢陛下夸奖,这是臣的本分,谈不到辛苦。”</p>

    “嗯。”</p>

    成**点了点头,越发不悦,人家赵林谢恩的折子可把自己夸出花来了,这赵宸瀚就会干巴巴的这两句,听都听腻了。</p>

    果然,不让他做状元是有原因的。</p>

    成**道:“接下来继续谈青苗贷的事。傅爱卿,你接着。”</p>

    傅承望不满的看了眼赵宸瀚,早不回来晚不回来,非要今天回来,耽误大事。</p>

    傅承望道:“臣以为,此策虽然有所弊端,但只要监督得当,和百姓得到的帮助而言,区区弊端可以忽略了。”</p>

    李兴业接着道:“哪怕因此让一些官吏中饱私囊,但只要能帮到百姓,都可以忍受。”</p>

    成**点点头,问道:“诸位卿家还有什么要的吗?”</p>

    关于青苗贷的事,他们来来回回讨论了好多次了,现在已经形成共识,青苗贷可以做,这是有利百姓的好事,但是其间会出现的各种弊端,也要讨论清楚,想办法解决。</p>

    李承乾走出来,道:“李大人和傅大人已经的很清楚了,青苗贷可行,但需要有专人监督,不然就成为鱼肉百姓的苛政。不知陛下要谁来监督?”</p>

    成**道:“你们有何人选?”</p>

    大臣们都蠢蠢欲动。</p>

    这是个肥差。</p>

    只要自己人得到这个位置,想从中间搞钱太简单了。</p>

    让各级官吏借多收税,然后他们分润好处。</p>

    至于百姓的死活,他们不在乎。</p>

    谁当官不是为了钱呢,对不对?</p>

    李承乾首先开口:“此举乃为天下民,应该由太子殿下亲自督办。”</p>

    邵玉堂连忙道:“不妥,太子殿下乃是储君,不能轻易离开京城,而督办之人需经常外出,哪能让太子殿下做此事。臣以为应由裕王殿下来办。”</p>

    太子党和裕王党的领头人接连开口,两党其余的人也不落人后,纷纷开口。</p>

    “此事事关天下百姓,自然该由储君来办。”</p>

    “储君就该留在京城为陛下分忧,当由裕王殿下负责此事。”</p>

    “此言差矣,裕王殿下早已封王,该离京就藩,哪能做此事,还是由太子殿下来做。”</p>

    “裕王殿下是离京就藩,又不是不能做事。再了,陛下还没有让裕王殿下就藩的意思,你要替陛下做主吗?”</p>

    “荒谬,皇子大了离京就藩,这是太祖定下的规矩,谁敢违背?”</p>

    “你才荒谬,你是在指责陛下吗”</p>

    双方剑拔弩张,吵吵嚷嚷,搞得太和殿就跟菜市场似的。</p>

    赵宸瀚左看右看,他还不知道这些人到底在争什么,想表现都没会。</p>

    成**烦不胜烦,怒道:“都闭嘴。”</p>

    众人安静下来。</p>

    成**道:“除了太子和裕王,还有没有别的人选?”</p>

    </p>

    既然这两个人选哪个都有争论,那就选个双方都能接受的。</p>

    立刻就有人站出来道:“六皇子已成年,当得此任。”</p>

    六皇子李敬义挺直胸膛,道:“儿臣愿为父皇分忧。”</p>

    众人只是看了他一眼就扭开头。</p>

    开玩笑,太子和裕王在这呢,你还想捡便宜?</p>

    成**皱眉,刚要开口,太子就道:“青苗贷事关天下百姓,六弟太年轻,把握不住,还是让儿臣来吧。”</p>

    裕王点头附和:“六弟没有这方面的经验,难免出问题。而此事至关重要,一点问题就可能影响千万百姓,不能冒险,还是让儿臣为父皇分忧吧。”</p>

    六皇子气得身体颤抖。</p>

    这两个混蛋,他们争来抢去的,自己这才刚插就被他俩联排挤。</p>

    成**左右为难,只好把问题抛给李兴业和傅承望。</p>

    “李、傅两位爱卿,此事是你们提及,你们觉得谁来督办此事为好?”</p>

    李兴业和傅承望对视一眼,李兴业道:“陛下,臣举荐一人,绝对可以办妥此事。”</p>

    “哦?快快来是哪位。”成**催促道。</p>

    李兴业道:“此人乃是陛下爱将、青州知府、宣武将军赵林。”</p>

    “赵林啊,他确实可以。”成**一听赵林的名字,立刻毫不犹豫的答应了,顺利的让李兴业后面的话都没来得及。</p>

    太子眼前一亮,立刻道:“父皇英明,赵林确实可以。”</p>

    赵林已经投靠太子,让赵林督办此事还不跟让太子督办一样。</p>

    邵玉堂立刻道:“不妥。赵林如此年轻,哪晓得百姓贫苦,万一搞砸了,受害的还是天下百姓。”</p>

    李兴业淡淡道:“此青苗贷就是由赵林提出,且已经在青、芜、越三州推行。”</p>

    什么?</p>

    众大臣大惊失色。</p>

    他们还以为这是李兴业和傅承望一起想出来的,没想到竟然是由赵林提出来的。</p>

    成**惊喜道:“真的?”</p>

    李兴业躬身道:“确实如此。赵林在这三州之地推行青苗贷,写信向臣和傅大人询问其中一些问题的处理办法,臣和傅大人这才知道还有此等办法帮助百姓渡过春耕难关。”</p>

    傅承望补充道:“赵林担心此措施会成为地方官吏搜刮百姓的帮凶,所以并没有全国推行的想法,是臣和傅大人自作主张向陛下提及此事。顺便一句,赵林在三州之地发放的青苗贷,是他自己掏钱,且月息只有5厘,跟做善事没区别了。陛下有如此门生,不愧是千古一帝。”</p>

    为了顺利推行此事,傅承望也豁出老脸了。</p>

    众大臣纷纷侧目。</p>

    谁这个老家伙刚正不阿顽固不化的?</p>

    这他娘的不要脸起来都比不过。</p>

    成**非常高兴:“既然此事由赵林提起,那就由赵林督办吧。”</p>

    “陛下英明。”</p>

    李兴业、傅承望、李承乾、李敬贤等一起大声称赞。</p>

    倒是显得裕王党们格格不入。</p>

    他们连忙紧跟着喊“陛下英明”。</p>

    傅承望道:“赵林现在只是知府和宣武将军,若是由他担当此任,需再给他一个职务好方便行事。”</p>

    成**点头道:“傅爱卿所言极是。只是该给他什么职务呢?”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