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小说 > 其他类型 > 我,孙山,科举 > 第841章 沅陆县
    何侍郎非常给力,寻寻觅觅,终于给孙山找到一个合适的地方。</p>

    何侍郎问孙山:“阿山,我拜托吏部的朋友,给找了一个地方,去做知县,离家非常近。”</p>

    孙山一听到离家近,眼睛都亮起来了:“大爷爷,在哪里?”</p>

    示意着何侍郎快点。</p>

    孙山想不到上一个月拒绝去山东,下一个月就给他找到合适的地方。</p>

    哎呦,有个在京城做大官的亲戚真的太好了。</p>

    孙山不由地想起大表哥何书谨,希望他能飞黄腾达,官运亨通,这样自己就有人啃了。</p>

    嘿嘿,身边的人都是大官人,他这个官人自然很大会成为大官人。</p>

    有关系肯定要啃啃啃!</p>

    最好关系就特大啃,一般好关系的就大啃,普通关系的就中啃。</p>

    何侍郎无语地看着孙山,一听到距离老家近,就如此兴奋,也不问一问这个地方好不好,要是穷乡僻野,怎么办?</p>

    何侍郎也不卖关子道:“这个地方是在湖广管辖下的一个中等县。”</p>

    孙山一听到湖广,心扑通扑通地跳。</p>

    湖广他熟悉啊,他就在岳麓书院读书,虽然没有把湖广的所有地方游历过,但自己就在湖广读书,对那里太熟悉了。</p>

    孙山想也不想地:“大爷爷,就这个地方,我去,我去。大爷爷,太感谢你了。湖广就在广南隔壁,离家可近了。太好了。”</p>

    其实离家也不近,只不过相对其他地方,算得上最近的那一批了。</p>

    想到彭大目在豫章,他在湖广。</p>

    哎呦,他们两人竟然挨着,实在太有缘分了。</p>

    何侍郎没好气地看了看孙山,摇了摇头:“这个地方据是中县,可实际是怎样,我也不清楚。湖广大山多,也不知道这个县具体情况怎样,哎,近是离家近,但不定是群山环绕之地,不像再山东这些自古以来就是好地方。”</p>

    孙山连连摆:“大爷爷,应该不会太差,怎么也是个中县,肯定比我们黄阳县好。我们黄阳县是个下县哩。</p>

    大乾的府、县城等级主要依据纳粮数量进行划分?。</p>

    府的等级一般分为上府,中府,下府。</p>

    定粮二十万石以上为上府。</p>

    以下为中府。</p>

    十万石以下为下府。</p>

    县的等级一般分为上县,中县,下县。</p>

    粮十万石以下为上县。</p>

    六万石以下为中县。</p>

    三万石以下为下县。</p>

    何侍郎给孙山找的地方为中县,虽然不算太好,但也不会太差。</p>

    这年代,上县少,中,下县比较多,能得到一个中县而不是下县,孙山已经很满足了。</p>

    起码比黄阳县优秀。</p>

    何侍郎看孙山对分到一个中县完全没有意见,非常欢喜。</p>

    看来距离近的确是孙山的首选之地。</p>

    何侍郎继续:“这个地方叫沅陆县,属于辰州府管辖。等我查好,再给一份详细资料,好让你到了那个地方有准备,不用一头黑。”</p>

    孙山听到后大喜,郑重地作揖礼:“多谢大爷爷,这些日子辛苦了你,因为有你,我才能如此顺利轮官。大恩不言谢,一切尽在不言中。”</p>

    何侍郎看到孙山一本正经的模样,非常不习惯。</p>

    摆了摆:“你不用谢我,好好为官,为一方百姓谋福祉。”</p>

    孙山连忙道:“大爷爷,我知道了。”</p>

    </p>

    何侍郎看了看孙山,才二十三岁,就要做一方主官,担心他会举步难行又或者胡作非为。</p>

    为官跟读书不一样,孙山读书能勤勤恳恳,也不知道为官能不能勤勤恳恳。</p>

    县令又是百里侯,是一方长官,实权在握,在一个县可以为非作歹。</p>

    也不知道孙山能不能守住本心。</p>

    何侍郎语重心长地:“处理事务时要识见深远、行事委婉,迂回前进,当行则行,当止则止,不可逞一时之气?。</p>

    虽然你是一方长官,但也不能一言堂,多听各方意见。好好协调各方处理事务,切记莫要一条路走到黑。”</p>

    孙山连连拱:“大爷爷,多谢你的教导,我知道了。”</p>

    何侍郎想了想到:“等回到老家,叫你叫你岳父帮你找几个有做事经验的读书人,好好辅导到上任。”</p>

    顿了顿,非常直白地:“你们孙家村没有能人,必须外面找。”</p>

    何侍郎虽然不怎么接触桂哥儿,孙大力,孙定南三人,但眼光毒辣,一眼就看出孙家三人团没一个能用得上。</p>

    这三人陪着孙山赴京赶考唯一的优点就是自己人,有事真的上。</p>

    像陪着走路这种技术含量不怎么高的活计还能将就将就,如果只选他们三人陪着去任职,那简直一头黑。</p>

    不定不仅帮不了忙,还会拖后腿。</p>

    何侍郎建议到:“叫你岳父找个师爷,要经验老到的那种,就算工钱高些,也要请。不能因为不舍得花钱而不请人。强龙都压不过地头蛇。你初来报道,肯定玩不过本地人,切记一定要心再心。”</p>

    孙山弯腰鞠躬感激地:“多谢大爷爷的教导,我会的。”</p>

    孙山也知道孙家村没什么能人,不,不要能人,读书人都少了。</p>

    孙定南在一众人里,已经算得上优秀了。其实还是拿不出。</p>

    对比外面的人,单纯得很,别人几句话就能把他的底细全捞出来了。</p>

    孙山对这种情况也好无奈。</p>

    身处的环境使然,遇到的事使然,哪里斗得过外面的老狐狸呢。</p>

    不被人当猪仔卖已经偷笑了。</p>

    至于孙大力,更不用了,文盲一个,除了力气大,好似没啥拿得出。</p>

    孙大力来了一趟京城等于没来京城。</p>

    而桂哥儿,话做事更直白,差点画公仔画出墙了。</p>

    虽然跟孙山那么久,不是在学校就是在学校,并没有在外面工作的经验。从学校出来的人,总带上大学生清澈的愚蠢。</p>

    其实不桂哥儿,孙山何尝不是呢?</p>

    两世为人,所处的环境其实也的大差不差。</p>

    孙山上辈子做孤儿,是那种木木独独的人,被挨打过,倒是没有黑化,反而往自卑沉默寡言方向发展。</p>

    何况在院里生活,只要好好读书,凭本事考大学就能上学,还有各种补助,等毕业后,又毫无波澜,毫无挫折地上岸。</p>

    虽然地处偏远,但他又不是那种一身抱负的性子,安安静静地工作,安安静静地收工钱,日子过得云淡风轻。</p>

    挨的苦也只是读书的苦,根本不算什么。</p>

    等成为孙山了,更是被泡在蜜罐里,家里人都被他牵着鼻子走,除了天天吃苦药,还真没受过什么苦。</p>

    两世为人,孙山觉得自己一点阅历增长都没有,阴谋诡计并没有因为他没喝孟婆汤而出现。</p>

    孙山还是那个孙山。</p>

    当然这辈子他的嘴巴比较甜,能哄人,就算不哄人,也不会得罪人。</p>

    就像以前看到长得丑的娃子,孙山狠不下心夸可爱。</p>

    现在不一样了,只要是个娃子,孙山睁眼瞎话地喊卡哇伊</p>

    嘿嘿,这么一夸,大家都高兴了。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