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的京城,艳阳高照、热风习习,绿树成荫、荷花盛开。</p>
孙山站在码头上,看了看四周,虽然只在京城生活一年,如今离去,也万般不舍。</p>
当然更不舍是京城的亲朋好友。</p>
何大管家安排好人搬运行李,对着孙山:“孙姑爷,一路顺风。”</p>
本来跟孙姑爷没什么感情,但耐不住孙姑爷会做人。</p>
收到礼物就往何家搬,何大管家身为何家下人的e,自然吃到孙山的东西。</p>
正所谓吃人嘴软拿人短,何大管家面对孙山的离去,也流露几分不舍。</p>
当然更不舍得这些天的礼物。</p>
孙山拱了拱:“这些日子麻烦你们,多谢!”</p>
何大管家连忙摆:“孙姑爷,莫客气。”</p>
孙山一步一步地往船走去,一步一步地登上船。。</p>
昨晚跟何家吃了离别宴席,今早辞别何老夫人,如今站在船上,一切来得那么自然,一切又显得如此难过。</p>
每一次离别,总让愁绪上头。</p>
孙山转过身,挥一挥,跟岸上的何家人告别,随后头也不回走回船舱。</p>
李家管事走了过来,跟孙山见礼:“孙大人,一路上有什么问题,可以找我。这一路上,会比较辛苦,有劳你了。”</p>
孙山赶紧回礼:“李管事,客气了。”</p>
两人聊了一会儿路上的行程后,各自回船舱休息了。</p>
因为孙山是孙大人,所以有独立的房间,桂哥儿,孙定南,孙大力依旧要睡大通铺。</p>
三人对此表示无所谓,甚至习以为常。</p>
桂哥儿高兴地:“山哥,我们终于回家了,我太高兴了,恨不得立即能回到孙家村。”</p>
孙定南也激动地:“我现在好紧张,好开心,也不知道家里怎样了,也不知道他们知不知道我们已经在回家的路上了?”</p>
孙大力紧张兮兮地:“阿山,船上的这些人,我们更不认识,白天我得留在你的房间守着行李才行,里面有我们全部的家当,不能被人摸去。”</p>
孙山服气了,孙大力正准备复制粘贴一遍赴京赶考的经验:守着行李,哪里都不去。</p>
这么一来,依旧是来了京城等于没来京城。</p>
孙山摆了摆道:“大力叔,不用太紧张。贵重物品我们携带好,其他的放到我房间应该没事。李管事已经把钥匙给我了,只有我能进去,别人想偷也不好偷。”</p>
孙大力非常不赞同地:“阿山,你不懂。外面的偷可厉害了,用根头发也能把锁头撬开,他们的本事可大得很。必须派人守着才行。这个守行李的活计最适合我,我力气大,万一有人过来抢东西,也能把他们捉住。”</p>
顿了顿又:“让桂哥儿和定南跟着你,好好护着你,行李就交给我。人在行李在,人不在行李也在。我一定会好好守着行李。”</p>
孙山再想劝,孙大力直接拒绝。</p>
孙山没办法,只到点头答应:“大力叔,辛苦你了。”</p>
孙大力挠了挠头,乐呵呵地:“不辛苦,比去码头搬货,在家里耕田轻松多了。嘿嘿,跟你出来一趟,我赚了不少钱。”</p>
剔除孙山给的零花钱以及回家再给酬劳,孙大力和孙定南去码头搬砖赚了不少,加上过年何家给的利是,加起来也有一笔钱。</p>
虽然跟孙山来京城充满思乡之情,但赚的比在孙家村耕田多多多。</p>
</p>
孙大力和孙定南可高兴了。</p>
夏日走船,和冬日走船一样辛苦,夏天还担心遇到大暴雨,而大暴雨过后就暴晒。</p>
孙山实在热得难受,整日待在船舱里解暑。</p>
桂哥儿打着扇子,像条哈巴狗伸出舌头喘气,满头大汗地:“山哥,这大夏天赶路,实在辛苦。比我们来的时候还辛苦。”</p>
孙山赴京赶考之路是夏天走到秋天再走到冬天。</p>
如今从北走向南,夏天的时间就越长,所以一直处于夏天时刻。</p>
孙山喝了一口绿豆糖水,摸了摸额头的汗水,像条咸鱼那样苦闷地:“什么时候赶路都辛苦,忍一忍就回过去了。”</p>
于是孙山一直忍啊忍啊,也不知道忍了多久。</p>
终于走了一半路,走到了金陵。</p>
离开京城之前,孙山就问李家商船会不会在金陵停留,如果停留,会停几天?</p>
得知大案会在这里休整两天,孙山可高兴了。</p>
此时此刻,站在金陵的码头上,闻着熟悉的金陵味道,不由地高兴起来了:“终于到金陵了。”</p>
桂哥儿,孙大力,孙定南其实不想在金陵停留,觉得这个地方不旺孙山。</p>
第二次赴京赶考,直接穿过金陵,孙山便能顺利参加科举,并且金榜题名。</p>
如果第一次赴京赶考,直接穿过金陵,他们家的山子早就高中了。</p>
白白浪费三年时间,还受了罪,太难受了。</p>
李管家帮孙山找了一辆马车,约定好时间在码头见。</p>
李管事还问孙山要不要给他们安排客栈,孙山表示不用了,李管事才罢休。</p>
这些日子的相处,孙山跟李管事只是例行公事地些客气的话,不过能看出李管事是个做事靠谱的人。</p>
也对,如果不靠谱,怎能成为李家管事,怎能负责李家的运输货物了。</p>
孙山就喜欢李管事这种不声不响认真做事的人。</p>
其实李管事也喜欢孙山这种不声不响不给人添麻烦的官人。</p>
孙山实在太好相处了,弄得李管事非常不自在。</p>
给什么就吃什么,安排在哪里睡就在哪里睡,真正的客随主便,一点没有官员的“娇气,贵气”。</p>
如果不是事先知道孙山真的七品知县,李管事还以为孙山是位普普通通的乘客。</p>
孙山不知道自己在李管事心中“少事”的形象,此时此刻已经来到曾经生活过的“孙家院”。</p>
看着熟悉的锦绣坊,有股莫名的激动。</p>
看来他是个多情的人,每到曾经停留过的地方都特别有感触。</p>
孙山自认为情感充沛。</p>
桂哥儿从脖子处掏出钥匙,笑哈哈地:“山哥,我这就开门。”</p>
等门打开那一刹那,时光好似停留了。</p>
里面的一切跟离开的大差不差,看来孙山的好“徒弟”还是很仔细负责,帮他管理好“孙宅”。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