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过午饭,孙山给洪家派礼物,洪大郎和洪二郎分别给一匹绸缎,再给几个豆丁一人一封利是,再多也没有。</p>
随后光明正大指定给洪大夫人一匹绢布,笑着:“伯母,这种布料,在金陵也好,京城也好,都非常火热,我看到不少官家太太都喜欢着这种款,特意从金陵带给你的。</p>
在漳州府读书,你经常给我做好吃,无微不至地关心我的生活,我一直记在心里。</p>
那时候人,家里又穷,还惦记着科举,没办法表达感谢之情。这次好不容易出去走一趟,兜里又几个铜板,我心里时刻都想孝顺你。”</p>
这话哄得洪大夫人眼眶红红,眼泪一滴一滴地往下掉。</p>
感动地:“山子,我的山子,我就知道你是个好孩子。家里就属你最好了,比我亲生的儿子还好。</p>
哎呀,我都活了几十年了,就属你最挂念我。山长水远都从金陵给我带东西,哎呦,真是个孝顺的好孩子。”</p>
这话把洪成才和洪二弟干沉默了。</p>
两兄弟缩在一个角落不敢出声,害怕有动静引得洪大夫人一阵暴打。</p>
洪大郎也激动地:“阿山就是好。阿爹经常阿山比家里的子还好。”</p>
孙山把洪大夫人哄得眼泪汪汪又喜笑颜开。</p>
洪成才俩兄弟像只老鼠躲在鼠洞里,探头探脑,不敢出来。</p>
第二天一早,吃过“爱心”早饭后,孙山领着桂哥儿登门拜访漳州府知府。</p>
当然拜访别人不能空去,洪大夫人早早就替孙山准备一篮子点心,还问孙山就这点东西就够?</p>
那可是知府大人。</p>
孙山表示够了,洪大夫人还不安心地嘱咐几句。</p>
孙山拜访知府,又不是有事求知府,何况送礼送太贵,知府还担心他的目的。</p>
干脆像拜访普通朋友那样带上些点心就行。</p>
至于知府嫌不嫌弃,那是他的事。</p>
孙山目前又不在他底下干活。</p>
最重要不知道这个知府什么性子,所以以不变应万变。</p>
孙山递上拜帖,很快就被引入到客厅。</p>
等了没一会儿,就看到漳州府知府,正四品,姓张。</p>
孙山成为举人时见过,这应该是张知府的第二个任期了。</p>
孙山行礼问好:“学生拜见知府大人。”</p>
孙山不“下官”,“学生”,目的是拉近两人的距离。</p>
孙山出自漳州府府学,也勉强算得上知府的学生。</p>
张知府轻轻地扶孙山起身,笑着:“孙进士,很高兴你从京城回来。咱们漳州府多亏有你,终于不用吃白果了。”</p>
张知府被分到这个鸟不拉屎的山旮拉之地,一直都想调走。</p>
只可惜不管从政治,经济,文化上都毫无建树。</p>
没建树就算了,还老是垫底,时不时被上头批评。</p>
也幸好漳州府一直如此贫瘠,他在这里做不出成果,也不算过错。</p>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前前任,前任跟他一样的绩效,要怪也不能怪他。</p>
张知府无时无刻不想调离漳州府,只可惜朝廷又没有人,想跑路都没人牵桥搭线。</p>
哎,现在只希望能快点任满两期跑路,再也受不了穷乡僻野之地了。</p>
</p>
孙山能高中,算得上意外之喜。在他任内,漳州府总算走出一位进士了。</p>
甭管因为扩招或者最后一名,总之在计算绩效的时候就归他。</p>
不定上漳州府府志,他还被大书特书。</p>
当然土着孙山才是大书特书的主角,但不妨碍他也有功劳。</p>
孙山跟张知府不怎么熟,于是些有的没的话题。</p>
主要是知府问他赴京赶考的情况。</p>
孙山长话短,非常公式化地回答:“这次科人数可多,京城到处都是举子,幸好学生启程得早,才赶在冰封期到京城,后面的考生就没那么幸运了。”</p>
张知府摸了摸胡子,感叹地:“我们这里到京城,路途的确远。孙进士早点出门是应该的。”</p>
张知府又问孙山将要在哪里任职,得知在隔壁省做知县。</p>
连连恭喜:“以后我们就是同僚了。”</p>
孙山和张知府扯了几句没什么营养价值的话题后,就告辞了。</p>
再不告辞恐怕只剩下尬聊了。</p>
临走前,张知府道:“这里是漳州府的奖励。奖励你成为漳州府第一个进士。”</p>
孙山不拒绝,接过奖励,笑着:“大人,这个奖励我很欢喜,能成为漳州府第一个走出来的进士,我很荣幸。希望往后我们漳州府能出更多进士。”</p>
张知府摸了摸胡子,满意:“承你贵言。”</p>
随后又给孙山递过一个荷包,笑着:“本官恭喜贺喜孙进士金榜题名,雁塔题目。”</p>
孙山连连推辞,来一番三推三让,最后收下,道谢:“多谢大人。”</p>
张知府还要为孙山开“表彰大会”,鼓舞学生士气。</p>
只不过孙山以“商船临时停靠漳州府,还要继续落广州府,明天要启程”为由拒绝。</p>
孙山暗暗遗憾错过这么好的会打秋风。</p>
哎,可惜了,可惜了。</p>
跟知府大人告别后,孙山领着桂哥儿去府学。</p>
昨天下午教授回来,立即给孙山回信,什么时候都有空,欢迎孙山来府学。</p>
孙山走到府学门口,依旧是印象中的府学。</p>
还记得第一次来府学,苏氏和孙伯民连连惊讶府学好大好宽敞。</p>
时光再荏,十年前的一切历历在目。</p>
靠近大门,守门的门房早就认出孙山了,惊喜地喊:“孙进士,是孙进士吗?”</p>
孙山自然认得门房,想不到门房在这里干了十年,看样子还打算继续干。</p>
连忙走过去,笑容满面地:“是我。好久未见了。”</p>
门房激动地:“孙进士,你什么时候回来的?是找教授吗?孙进士,想不到人还能再次见到你。”</p>
孙山递过去一个荷包,温润如玉地:“沾一沾喜气。”</p>
门房大喜,乐呵呵地把荷包放入口袋,这种喜钱,收得光明正大。</p>
高兴地:“孙进士的喜钱,人就收下了,这可是我们漳州府第一进士的喜钱。”</p>
随后门房热情地领着孙山去找府学教授,一边走一遍给孙山讲述府学的变化。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