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德帝驾崩,地还是要种,饭还是要吃。</p>
士兵们痛哭一场后,该干嘛继续干嘛。</p>
正式进入雨季,康县令命人送了几十车桑树枝条过来。</p>
插杆的枝条选用无损伤的桑条,每根枝条上都有饱满的芽点,只要二十厘米左右,底部剪成斜面。</p>
只用了两天时间,种了近五百亩地的桑树。</p>
不一定能全都成活,没活的下次再补种。</p>
其他蔬菜瓜果的种子也都陆续种上。</p>
“萝卜再过半个多月就能拔了,不处理容易失去水分空心长布,一部分做成泡菜,一部分洗掉泥切成指头大的条,晒干收起来不能受潮。</p>
吃的时候清洗一下就能下锅煮,炒的话就得先用水泡。”</p>
周诚叮嘱刘串儿,并把做泡萝卜的方法告诉他。</p>
“姜可以跟萝卜一起泡,再加些花椒进去,盐不能少,也不能沾到油和生水,否则泡菜会坏。”</p>
这次带了两个人,杜武更放心些,也就不用着急赶着回来。</p>
“的记下了。”</p>
作为食堂大师傅,刘串儿恨不得长出三头六臂,不比种地轻松。</p>
周诚:“萝卜拔出来要尽快处理好,人不够就跟定国公要人。”</p>
处理几十亩地的萝卜可不是开玩笑,几个人根本忙不过来。</p>
“是。”</p>
隋玉瞻和冯海潮采的药全都运往京都。</p>
湖州的雨季并不会每天都下雨,接连下几日,又会晴上几日。</p>
周诚做好安排,选了个晴朗的好天气,带着馋肉馋得快疯了的隋玉瞻和冯海潮去荆州。</p>
要去荆州无论如何也得过南江,最近的路还是梓桑镇。</p>
</p>
国不可一日无君,卢清婉在明德帝的棺椁前继位,成为有史以来第一位女帝。</p>
新帝登基没有大赦天下,下令关在各地牢狱中的囚犯,男的修路造桥,女的种地织布。</p>
重刑犯除外,该斩就斩。</p>
其余事项暂且沿袭明德帝在位时的规定。</p>
尹夫人在明德帝驾崩后清醒过来,觉得活着已经没有任何意义,悬梁自尽。</p>
她有心思,但没做过对不起卢清婉的事,卢清婉没想过动她,会让她在宫中安度余生。</p>
既然人没了,那就按规制,皇陵建好将她的棺椁葬入皇陵。</p>
明德帝与黎夫人都将对方视作死敌,但在世人眼里,黎夫人对明德帝情深义重,知明德帝时日无都便先行一步去探路。</p>
因此,黎夫人的棺椁仍然会葬入皇陵。</p>
到了地府,二人再慢慢清算。</p>
最该与明德帝合葬的是先皇后,卢清婉不愿打扰母亲的清静,原先葬在哪里就葬在哪里。</p>
冷宫与外界隔离,生活条件极差,前朝还有不少妃子死在冷宫,即便是白日也充斥的阴冷的气息。</p>
郭氏一日日苦熬着,身体和精神受到双重折磨。</p>
活的如此艰难,即便儿孙全都没了,郭氏也没有尹夫人的勇气自尽。</p>
整日坐在门槛上发呆,无所事事想的也就多。</p>
没事就回忆往事,想自己为什么就走到了这个地步,想着想着,脑子里就有了个大概的猜想。</p>
所有的皇子皇孙都死了,最后的赢家便是长公主。</p>
那是不是明,卢家发生的一切,都有长公主的笔。</p>
郭氏睁圆了眼睛,将事情又仔仔细细的捋了遍,可又没找出任何破绽来。</p>
郭氏越想脑袋越混乱,喃喃自语道:“不可能,卢清婉绝对是凶。”</p>
来送饭的太监听到她直呼女帝的名讳,当即一脚将她踹倒。</p>
“下贱玩意儿,什么东西,也敢直呼圣上名讳,找死。”</p>
太监对郭氏就是一顿拳打脚踢,将别人发泄到自己身上的怒火转移到郭氏身上。</p>
明德帝已驾崩,新皇不可能将郭氏放出来。</p>
郭氏生有两个公主又如何,宫规森严,除非新皇开恩,否则终生不得相见。</p>
郭氏活了几十年,所有的苦加起来都没有来冷宫后吃的苦多。</p>
心中的怒火越烧越旺,她倏地爆发,爬起来将踢打自己的太监按倒。</p>
太监没想到落魄老婆子居然敢反抗,一时不察被郭氏压倒在地上打。</p>
郭氏有两个将军儿子,知道打哪儿容易让人瞬间丧失攻击能力。</p>
打得瘦弱的太监眼冒金星,鼻血横流,没等他反应过来,见地上有块石头,抓起来拼命往太监脑袋上砸。</p>
“阉人也敢打本宫,本宫打死你打死你。”</p>
郭氏边砸边哭,石头往太监脑袋上砸的力道越来越大,直到人没了气息她才一屁股坐在旁边的地上大口喘气。</p>
这样的日子活着也是受折磨,她倒是羡慕黎夫人和尹夫人的狠,对自己下得了死就死。</p>
杀了人她也活不了了。</p>
郭氏想见见两个女儿,但冷宫太过偏远,还没走到公主的寝宫她就会被抓起来。</p>
可郭氏管不了那么多,从太监腰上解下钥匙,踉跄着往外跑。</p>
一路躲避,还是被巡逻的御林军抓住。</p>
郭氏知道自己必死无疑,临死前她想为儿孙讨个公道,干脆豁出去了。</p>
状若癫狂地挣扎着,嘶声力竭地吼:“卢清婉你残害足,你不得好死。”</p>
这话传到了卢清婉的耳中,她让人将郭氏带到跟前。</p>
郭氏看着一身红色龙袍比明德帝更有帝王威仪的卢清婉,陡然间像是被人死死掐住喉咙的鸡,再也发不出一点声音。</p>
卢清婉只是淡淡看着披头散发宛若疯妇的郭氏,开口:“东夷与南蛮皇室欲求娶大周的公主,朝阳公主,平阳公主到了出嫁的年纪。”</p>
对敌人,她从不软。</p>
父债子偿,母债女还。</p>
郭氏瞳孔骤缩,越发激烈的挣扎起来:“先帝已经为两位公主赐婚,你不能让公主去和亲,你不能”</p>
郭氏没想到卢清婉居然连先帝的旨意都敢违抗,越发确定皇子皇孙的死与卢清婉有关。</p>
卢清婉如同看蝼蚁一般看眼郭氏。</p>
赐婚圣旨?朝阳和平阳的圣旨还没下先帝便被黎蓉气个半死,后来自顾不暇,匆匆下了圣旨,也被她压了下来。</p>
当初她压下圣旨倒是没考虑过让朝阳和平阳姐妹去和亲,主要是将自己和周诚的婚事压下来,顺也就将两人的婚事一道压下来。</p>
圣旨没送到男方里就算不得。</p>
既然郭氏活的不耐烦也不想让朝阳平阳好过,那就如她所愿。</p>
大太监高腾唱到:“罪妇郭氏对陛下大不敬,押入大牢。”</p>
不管郭氏如何哀求,事情已成定局。</p>
郭氏辱骂帝王犯了大不敬之罪,罪当诛。</p>
守孝期满,朝阳公主去东夷和亲,平阳公主去南蛮和亲。</p>
疯癫却享受着夫人待遇邢美人,在一个雨夜坠湖。</p>
邢美人位份低不能葬入皇陵,按照规制下葬。</p>
先帝驾崩不足半月,一同入宫的四夫人两美人,就剩下要为先帝守陵的荣美人和江美人。</p>
彭敬暗暗咋舌。</p>
卢清婉对朝中一些官员做了调整,反对她但是有才干的先留一留,若是仍然顽固不化,那就回去养老。</p>
愿意效忠的就继续任用。</p>
做将军她没受过憋屈,没道理成了皇帝还得被臣子牵着鼻子走。</p>
束束脚,做皇帝还有什么意思。</p>
隋玉良被委以重任,在工部任职,专管水利。</p>
他脸上有道疤,按前朝的规定没有做官的会,但在卢清婉这里是能者居上。</p>
只要有能力,别只是容貌有损,纵使不良于行也能做官。</p>
隋玉良带着一行保护他的人去了水患严重江南。</p>
</p>
周诚三人到了南江边,将骡车放在之前帮他采燕窝的渔民阿光家里,请他喂喂骡子。</p>
“公子,我又采了些鸟窝,您还要吗?”</p>
“要,有多少?”</p>
“两麻袋。”</p>
“先放着,别受潮,等我回来再跟你买,还是老价格。”</p>
燕窝用麻袋装也只有在古代。</p>
“欸欸,好。”</p>
周诚想到燕子洞里十米以下的燕窝都被铲完了,便道:“太高的位置采不到就别冒险,摔下来可不是闹着玩的。</p>
燕子一年要筑三次巢,再过两三个月还能再采,这东西我一直收。”</p>
阿光憨笑着点头:“欸。”</p>
连下了几天雨,南江河面又宽了许多,土黄色的江水很急。</p>
雨后天晴江里的鱼虾多,江面上打渔的船比周诚上一次来时数量更多。</p>
朝廷只是规定二十七日不能屠宰、沾荤腥,又没规定不能捕捞鱼虾晒干。</p>
的渔船随着江水摆动,看得在海边长大的冯海潮有些心肝发颤。</p>
禹州的海水很清澈,只有涨潮时海水才会变得浑浊,那时候没人会去海里。</p>
隋玉瞻面对敌人的大刀眼睛都不眨一下,只是乘船渡江那就更没什么可怕的,干脆利落地跳上了船。</p>
周诚也上了船,有过一次乘船经验,这次适应了。</p>
隋玉瞻嫌冯海潮磨磨唧唧,催促道:“你倒是快上来啊。”</p>
一会儿天黑了去哪儿买吃的。</p>
阿光看出冯海潮的担忧,宽慰道:“这一段水不深,最深不足九尺,不然我们也不敢在雨季出来捕捞。”</p>
冯海潮一听放心了。</p>
水不深,掉下去也无妨。</p>
阿光将三人送到对岸,周诚付了十五文船费,又问道:“这几条鱼怎么卖?”</p>
隋玉瞻从上船就盯着船上的鱼看,差点没把哈喇子掉鱼身上。</p>
</p>
要不满足他,一会儿肯定在他耳边碎碎念。</p>
“公子要的话就给二十文吧。”</p>
周诚数出二十个铜板,买了五条巴掌大的鱼。</p>
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又有多少人会真的守孝二十七天,躲着吃了谁还会去闻嘴巴不成。</p>
避开人就没问题。</p>
三人找个没人的地方先把肚子填饱。</p>
五条鱼刚烤好,一道不和谐的声音响起。</p>
“哈,竟然在国丧期间偷吃鱼,爷要告发你们。”</p>
周诚抬头看了眼细皮嫩肉,长相俊秀,明显是有钱人家公子的青年。</p>
当着他的面就咬了一口,眼带挑衅,满脸陶醉:“真香。”</p>
隋玉瞻也大口大口的吃起来,用行动表示要告你去告,不告是孙子。</p>
老实人冯海潮本来被抓包了很慌,见国公爷和师父完全不带怕的,他怎么能拖后腿。</p>
举到嘴边狠狠咬了一大口,边吃边:“好吃,江里的鱼比河里的更鲜美。”</p>
好嚣张啊!</p>
魏绍有被这三人气到。</p>
“你们,你们就不怕我去告发你们?”</p>
周诚瞧着里的鱼笑了下,站起来走到魏绍身边递给他一条鱼:“独家秘方腌制的烤鱼,要不要尝尝?”</p>
“咕”</p>
魏绍的肚子不争气地响了起来,都怪这鱼着实太香。</p>
魏绍老脸一红,对上周诚似笑非笑的眼神,被鱼肉的香味勾得口中疯狂分泌唾液,有些气闷地从周诚里拿过鱼。</p>
“多少钱爷给你。”</p>
他大老远跑到江边,无非就是想买几条鱼偷偷烤了解解馋。</p>
结果被烤鱼的香味引了过来。</p>
他也没真想过要告发,毕竟自己也不是多守规矩的人,完全是出于恶作剧,故意吓唬吓唬他们。</p>
谁让他们烤的鱼比他烤的香。</p>
周诚笑笑:“送你吃,不要钱,相逢即是有缘,一条鱼而已。”</p>
魏绍白净的脸又不争气地红了,人家如此大度,倒显得他是个人。</p>
扭扭捏捏地了声:“多谢,我也不占你便宜,一会儿我还你两条鱼。”</p>
周诚:“我们要进城,你还我鱼是想害我们被抓起来?”</p>
国丧期间被抓到吃荤要治不敬之罪,轻则流放,重则斩首。</p>
他这个国公爷被抓到告到卢清婉哪里,估计一家老就可以回照西县了。</p>
魏绍噎了下:“我是那种人?不要就不要,是你不要的啊,不是我不给。”</p>
周诚笑笑,抬了抬里鱼:“趁热吃,尝尝我的艺。”</p>
隋玉瞻和冯海潮一边大口吃,一边目光灼灼地盯着魏绍,等着看好戏。</p>
一口下去,魏绍感觉自己灵魂已经升天,而躯壳还在原地蹦跶。</p>
这鱼除了麻就是辣,明明已经不怎么冒烟,奇怪的是还很烫嘴,也不全是烫,主要还是辣。</p>
反正那滋味他不知道怎么形容。</p>
魏绍辣的快要冒烟,嘴和脸辣的通红,吐着舌头叫:“这鱼你都放了什么?”</p>
“辣椒花椒和盐,怎么样,好吃吧,我最拿的就是烤鱼。”周诚笑的一脸无辜。</p>
隋玉瞻和冯海潮吃辣椒比他还厉害,往鱼上撒了很多辣椒。</p>
第一次吃辣就吃超辣,那真是灾难。</p>
告发他?都是一条船上的蚂蚱,看他还敢不敢告。</p>
没有水,魏绍斯哈了许久才将那股子火烧火燎的辣意压下去,但又忍不住想吃。</p>
三人吃好,就坐在石头上欣赏他被辣得飞起的傻样。</p>
魏绍一副文弱书生样,皮肤白,长的秀气,此刻被辣的脸上像抹了胭脂。</p>
周诚天马行空的想,要是楚王活着,见到这子恐怕会忍不住收入帐下。</p>
不知是太饿,还是平日的食物让他嘴里淡出个鸟来,魏绍最终还是嗷嗷叫将一条鱼吃完。</p>
被辣的头皮和脸颊都麻嗖嗖的,肚子也有些痛,靠在大石上狂吸气吐气了半天才缓过劲儿来。</p>
魏绍捂着疼痛的肚子问:“烤鱼的味道确实不错,对了,你们去荆州做什么?”</p>
“地方来的,去荆州见见世面。”周诚的理所当然。</p>
出来再穿斩衰丧服不大合适,就换成了跟普通百姓一样的素服,脚上穿着草鞋。</p>
三人上都有茧子,在湖州晒了一个多月,冬天养白的皮肤晒成麦色。</p>
瞧着有点像乡下人,又不太像。</p>
荆州土着魏绍立马夸自己家乡好:“咱们山美水美人更美,你们去过之后保管不想走。”</p>
“是吗,那你跟我们介绍一下,除了山美水美人更美外,还有哪里好?”</p>
“没问题。”</p>
四人踩着落日余晖往城里走。</p>
走了一个多时辰才到荆州。</p>
周诚也算是去了好些地方,但从未去过府城。</p>
在古代看一个城镇经济条件好不好,除了看当地百姓衣着和精神面貌,还得城门够不够高大坚固。</p>
荆州高大的城门和宽阔的城墙都是用青石砖堆砌,显得坚若磐石,城门上的铜钉熠熠生辉。</p>
到底是府城,除了京都,荆州的城门和城墙是周诚见过最气派的。</p>
周诚故意问魏绍:“入城要不要交钱?”</p>
“别人当然要给,你们不需要,跟我来。”</p>
魏绍整了整衣襟,正了正神色往城里走。</p>
守城门的几名官兵见到他抱拳喊:“魏公子。”</p>
“柳大哥,这三位是我的朋友。”</p>
周诚三人拿出自己的过所,官兵随意看了眼就放行,没收入城费。</p>
朝廷并未明令规定各地向百姓收取入城费,但从县城、州城到府城,每个城镇都会收入城费。</p>
最终这笔钱落到了守城官兵和地方官的里。</p>
只要别太心黑,朝廷往往对此睁只眼闭只眼。</p>
进了城,周诚打量魏绍两眼,问:“魏绍,你爹不会知府大人吧?”</p>
魏绍一言难尽地看着周诚:“不是,周诚你来荆州难道就没跟人打听过知府姓什么?”</p>
周诚摇头:“没打听过。”</p>
卢清婉继位后九位知府换了大半,保府城平安的太守也都换的差不多,就连康县令都不知道荆州刚上任的知府和太守姓甚名谁。</p>
他在湖州的犄角旮旯里种地,信息全靠彭敬传递。</p>
彭敬没他上哪儿打听去。</p>
魏绍边走边翻白眼,满脸嫌弃:“知府才不是我爹。”</p>
周诚悟了:“那你爹是保一方平安的太守?”</p>
这下魏绍没吱声,周诚心想自己猜对了。</p>
周诚拱:“失敬失敬。”</p>
大周的太守是四品官,跟知府平起平坐,各司其职,战乱时太守的权利比知府更大。</p>
这要换做三年前,他高低要抱抱魏绍的大腿,现在嘛,除了卢清婉,他谁都不怕。</p>
在卢清婉找他算旧账前,完全可以在大周横着走。</p>
魏绍不像大部分官二代,看寻常老百姓像看什么卑贱的脏东西,摆出高高在上不可一世的德行。</p>
魏绍不会摆官二代架子,只是有些少年人的心性。</p>
摆了摆:“我爹是我爹,我就是一个刚考上秀才的普通学子。”</p>
“能考上秀才就很厉害了,给我十年也考不上。”周诚真诚夸赞。</p>
考秀才可比后世考大学难度大得多,周童生考了数次都没能考上,整个照西县活着的秀才公不超过十个,可见有多难。</p>
周诚觉得能考上秀才的人都是学霸。</p>
魏绍被周诚夸的嘴角一直往上扬。</p>
其实他认为自己很普通,但周诚让他觉得自己与众不同。</p>
隋玉瞻不解地问周诚:“考秀才很难?”</p>
周诚:“你算算照西县有多少人,目前有多少秀才就知道了。”</p>
忘了,这位当年跟隋玉良一样是神童,考个秀才对他来不过是囊中取物。</p>
只不过后来不知道哪根筋不对,既不想继续学武也不走科举之路,只会吃喝玩乐。</p>
哪怕现在失忆了,那过目不忘的本领也是叫他羡慕嫉妒恨。</p>
不狠狠压榨都觉得对不起自己。</p>
好吧,他承认自己心胸狭隘。</p>
魏绍笑道:“确实不难。”</p>
隋玉瞻问了个很朴实的问题:“那你怎么今年才考中?十八岁才考上秀才,有点老了。”</p>
隋玉瞻没考过秀才,但他潜意识觉得,真厉害的话考中秀才不应该是这个年纪。</p>
周诚有些想笑。</p>
魏绍一点不生气,解释道:“我那不是为祖母守孝耽误了三年嘛,我三年没温习过功课,本来只是去试试,哪知一考就中,总之,我认为秀才真不难考。”</p>
周诚:“真的假的?”</p>
被天才包围的感觉,一言难尽。</p>
魏绍挑眉:“骗你对我有什么好处?”</p>
“是没有,那明你天资聪颖,他日必定能高中状元。”</p>
魏绍哈哈笑道:“真的,那就借你吉言了,你们请我吃东西,我请你们吃饭。”</p>
五条鱼,隋玉瞻一个人吃了两条,其他人每人只分到一条。</p>
走了这么远的路,肚子里的食儿早就消化完了,这个点也是晚饭时间。</p>
国丧后街上就买不到带荤腥的吃食,魏太守原是明德帝带出来的兵,对明德帝是打心里尊敬。</p>
就是让他三年不沾荤腥都心甘情愿,魏绍不行,孩子还在长身体,一天不吃肉都馋的慌,没肉一顿饭跟没吃似的,才会跑出城去觅食。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