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小说 > 其他类型 > 古代种田,老婆孩子热炕头 > 第223章 杀人灭口
    走出一段路,魏绍:“没想到林家点心铺的掌柜是你的故交。”</p>

    周诚听出一丝弦外之音,问道:“嗯,怎么了?”</p>

    魏绍道:“荆州点心铺子不下十家,生意最好的便是林家点心铺,他家的点心别家都买不到,味道好价格也算不上多贵。”</p>

    魏绍顿了顿:“我听,有人打他家点心方子的主意。”</p>

    周诚了然。</p>

    在古代,方子能发家致富,是一个家族非常重要的财产。</p>

    可事情都有两面性,若是没有后台,握价值千金的方子导致家破人亡也很正常。</p>

    这也是他为什么如此热衷于抱金大腿的原因。</p>

    能日进斗金的重要方子,如造纸、火药、玻璃和消炎药的方子,他都交给彭敬贡献给朝廷,自己不再沾染。</p>

    是保护自己和家人的一种段。</p>

    “是同行?”</p>

    外乡人在他乡做生意,没有后台真很难做起来,做的不好养家糊口都难,做的好了,又会招来同行的嫉妒。</p>

    林掌柜卖的点心同行没得卖,相当于是独家生意,被人觊觎算计也很正常。</p>

    “嗯,前边有家点心铺是冯坚的娘来荆州后才开的,冯坚的爹是知府,他爹是个好官不允许家人仗势欺人。</p>

    可你应该知道,只要不让他爹知道就行,如何不让他爹知道那就很容易了。</p>

    让他多当心点吧。”</p>

    周诚明白了,林掌柜中的点心方子被冯坚的娘看上了,想要据为己有。</p>

    极有可能为了几个方子,杀人灭口。</p>

    周诚摇头,不知该林掌柜的幸运还是不幸。</p>

    既然他遇上了,肯定不能让林掌柜一家被人欺负。</p>

    “多谢你的好意,去山里的时间得缓一缓。”</p>

    魏绍道:“后日是冯知府的生辰,冯夫人信奉鬼神,要动也会等冯知府生辰过后。”</p>

    周诚无语凝噎,信奉鬼神还干缺德事儿。</p>

    也不怕下十八层地狱。</p>

    “那行,按计划,明日一早就去。”</p>

    国丧期间不许娱乐,青楼以及勾栏瓦舍全都歇业,营业最多的还是卖吃食的。</p>

    看到有家铺子卖烤臭豆腐和烤土豆,铺子外排了长长的队。</p>

    “听这家的臭豆腐味道特别好,要不要尝尝看?”魏绍问周诚。</p>

    周诚凑近一看,一个铁盘大烤架上堆满了掌心大的臭豆腐和土豆,烤架旁是调料罐子,有近十种。</p>

    腐乳汁、豆酱、豆豉、蚝油、辣椒面、花椒面、葱</p>

    客人喜欢什么口味的可以自己选择,师傅将豆腐或土豆从中划开放上调料再合拢,客人拿着就能吃。</p>

    周诚新奇不已,这是他交给彭敬的吃法。</p>

    没想到荆州已经卖上了。</p>

    可惜没有香菜和折耳根。</p>

    尤其是折耳根,与臭豆腐简直是绝配。</p>

    等菜籽油产量上来,以后还能吃到油炸臭豆腐,炸洋芋</p>

    还能炸花椒油和辣椒油,比花椒面和辣椒面味道更好。</p>

    蚕豆再种两年就能用蚕豆做成豆瓣酱,日后美食会越来越多。</p>

    “买几份尝尝。”</p>

    </p>

    臭豆腐十文钱一个,土豆三文,价格不便宜,但吃美食都是为了吃调料来的。</p>

    只要味道好,价格不是贵的离谱就有人捧场。</p>

    “了请你们吃饭,方才的饭钱是冯坚给的,我就请你们吃这个。”魏绍掏出钱袋子排队。</p>

    周诚将自己的钱袋放回去:“那多不好意思。”</p>

    “这有什么,明日你再请回来就好了。”</p>

    周诚笑笑:“行,明日让你吃个痛快。”</p>

    “一言为定。”</p>

    每人来了份臭豆腐,一个土豆,臭豆腐的味道是真心不错。</p>

    调料差了两样,但做臭豆腐的豆子好,一下子就把味道和口感提了上来。</p>

    街上溜达一圈,约好什么时辰出发,魏绍送三人到客栈后便回家。</p>

    </p>

    林掌柜自然不会将方子卖了,不论对方是不是同行,他都不卖。</p>

    况且对方开出来的价格还没他买的价格一半,他脑子被门夹了也不可能卖。</p>

    “夫人,林家不愿卖方子。”冯管家对冯夫人道。</p>

    冯夫人看他一眼,淡声道:“难道还要我教你?”</p>

    “人知道该怎么做了。”冯管家退下。</p>

    “等等,两日后再动。”</p>

    “是。”</p>

    冯夫人神色傲然,里握着一面绣工精湛的团扇缓缓扇着。</p>

    冯知府做了十年县令,后因冒死偷偷为卢家军筹集粮草,算是有了从龙之功。</p>

    加上他为官确实清廉,且很有能力,明德帝登基后让他连升两级,不到两年,卢清婉登基后升他为荆州的知府。</p>

    站对了队,平步青云。</p>

    冯夫人原是乡绅之女,嫁给冯知府多年冯知府才考中秀才,考中秀才后冯知府科举之路一下子顺利起来,逢考必过。</p>

    冯夫人妻凭夫贵,从县令夫人再到现在的知府夫人,冯知府在哪儿上任她的铺子就开到哪儿,名有了,银子也有了。</p>

    做了十几年生意,又是官太太,她很懂如何狐假虎威,靠丈夫敛财。</p>

    能背着冯知府攒下大笔钱财,有些事自然是做的不光彩。</p>

    第一次做她很慌,怕丈夫发现后休了她,后来越做越熟练,心理素质越来越好。</p>

    杀人而已,前些年死的人还少吗,不过是多几个冤死鬼而已。</p>

    </p>

    彭敬为妞妞请了最好教养嬷嬷和先生,教她礼仪和琴棋书画。</p>

    作为大家姐,这是必备素养。</p>

    伺候她的丫鬟从一个变成六个,吃穿用度全都按照京都高门贵女的规格来。</p>

    不到两个月妞妞就有了很大的改变,言行举止与在乡下时截然不同。</p>

    陈芸娘满心欢喜。</p>

    她从未想过女儿能嫁入高门,女儿优秀她这个做娘的最高兴。</p>

    六个子待三岁后便会开蒙,彭敬早早为他们找好了文先生。</p>

    习武就归杜武管。</p>

    陈芸娘六人也在学礼仪和规矩,既然来了京都就得融入这个圈子。</p>

    丈夫封了爵位,她们的身份也变了,日后少不了要跟贵妇们打交道,不能让人笑话她们门户出身,不懂规矩。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