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纷纷上前与周诚见礼,互相寒暄后,周诚道:“这位林掌柜是我的同乡,前些年家乡遭灾便来荆州谋生,林家点心铺便是林掌柜所开。</p>
异地他乡生存不易,若是遇到麻烦还请诸位能搭把。”</p>
众人岂有不应的道理。</p>
林掌柜很有眼力见地连忙向周诚及诸位道谢。</p>
这下彻底吃了定心丸。</p>
与冯知府一同招待客人冯夫人没见过林掌柜,但林家点心铺这个名字非常熟悉。</p>
没想到一个点心铺的东家竟然跟安国公是同乡。</p>
安国公将他带来并特意这番话,有没有敲打的成分在里面她不知道,她只知道,林家动不得了。</p>
即便做的神不知鬼不觉,林家点心铺的方子她也用不了。</p>
她还真是瞧了这外乡人,居然攀上了高枝。</p>
此刻她万分后悔没有早早动。</p>
另一方面,对想女儿的识人能力感到深深的无力。</p>
周诚穿的再朴素,他身上的独特气质也不是一个普通人能有的。</p>
冯坚对自己母亲做的事心知肚明,他有读书人的清高,也受到冯知府清正的影响,对冯夫人做的事颇有些不齿。</p>
但他也清楚,单靠父亲的俸禄和几百亩薄田的租子家里的日子必然会过的捉襟见肘。</p>
作为最大利益获得者,冯坚选择睁只眼闭只眼,甚至冯夫人做的不够干净的情况下,他会偷偷替冯夫人抹干净痕迹。</p>
见到林掌柜和周诚同来,他瞬间明白点心方子黄了,心里是颇为失望。</p>
若是能早三日拿到林家的点心方子,家里每个月能多不少进项。</p>
现下是没会了,林家不但动不得,还得给几分薄面。</p>
周诚不动声色地打量冯夫人和冯坚,母子俩装的再好,看林掌柜的眼神中偶尔透露出的一丝遗憾骗不了人。</p>
魏绍的不错,这母子俩确实不是好人。</p>
随着冯知府的官越做越大,母子俩的胃口只会越来越大,为了利益杀人对他们来不过是碾死一只微不足道的蚂蚁</p>
冯知府当年是靠冯夫人的嫁妆才能继续心无旁骛地念书,感念旧情,做了官并未抛弃糟糠之妻。</p>
冯家人丁单薄冯知府也没纳妾,很敬重冯夫人。</p>
可惜,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冯夫人不懂收敛,冯知府早晚得栽在家人里,晚节不保。</p>
与众人闲聊中周诚收集到许多有用的消息,冯知府和众人也从周诚这里学到不少知识。</p>
冯知府一直以为周诚只是在种地方面有天赋,没想到他知识渊博,在医理和房屋建造等方面也有涉猎。</p>
可以除了乐理和诗词歌赋,就没有周诚答不上来的。</p>
令众人佩服的五体投地,纷纷向他求教。</p>
冯知府想做出一番成绩来,农业方面是重中之重,周诚也算得上是半个专家。</p>
为他提了不少建议,冯知府感激不尽。</p>
“我喜欢四处行走寻找可食用的优良种子,此次在湖州种了许多蔬菜瓜果,湖州与荆州相隔不远,欢迎诸位有时间去湖州做客。”</p>
众人连连应好。</p>
大家相谈甚欢,周诚谢绝其他人的邀请,在府衙用了素食后四人便离开。</p>
言行太过客气谦卑,聊天也很累。</p>
能帮林掌柜的已经帮了,出了府衙与他了几句便分开,周诚三人趁天色还早去据猛兽很多的长寿山。</p>
传闻长寿山有三多,猛兽多,药材多,温泉多。</p>
边泡温泉边吃烧烤,简直是人生一大享受,难得的会不能错过了。</p>
魏太守带着颗激动的心回到府里,罕见的去关心关心孬种儿子魏绍的课业,却看到弱不禁风的儿子正端着碗黑漆漆地药,捏着鼻子痛苦的往嘴里灌。</p>
魏太守等他喝完药才出声。</p>
“爹,你怎么来了?”</p>
“我还不能来看看你?”</p>
魏绍在心里撇了撇嘴:“谢谢爹。”</p>
魏太守看了他几眼,关心地问:“怎么喝起药来了,是哪里不舒服?”</p>
魏绍怔了怔,老实回答:“新认识了位朋友,他我这样子多半是有隐疾,昨日我找郎中瞧了,是瘿病。”</p>
魏太守是个糙汉,三个儿子除了魏绍好似一阵风就能吹跑外,其他两人都子承父业。</p>
他看不惯魏绍娘们唧唧的样子,平日对魏绍难免有所疏忽。</p>
像这样的关心话语魏绍还是第一次从魏太守口中听到。</p>
魏太守心里一惊,暗暗责怪自己对儿子不够关心。</p>
再不成器的儿子那也是亲生骨肉,他怎能如此忽视。</p>
“能治愈吗?”</p>
“能,郎中就医早,坚持服药便可以治愈。”</p>
魏太守提起的心放了下来:“多谢你这朋友的提醒,该请他来家里吃顿便饭,聊表谢意。”</p>
魏绍道:“他不是荆州人,明后日便要离开,等下次他来了荆州再吧。”</p>
魏太守点了点头,又关心了儿子的课业,随后道:“以后爹不逼着你习武了,你想做什么就做吧。”</p>
安国公的对,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地种的好不也能封为国公爷么。</p>
未必就非得从武才有前程,走科举之路也是好的。</p>
更何况,天下大定后朝廷必然会更重文。</p>
</p>
女帝登基后文官的数量远远高于武官就明了一切。</p>
三个儿子两个从武一个从文也是好的,以前是他思想太过狭隘。</p>
现在想想一家男丁全都是武将未必是好事。</p>
魏绍惊喜道:“爹您终于想开了要放我一条生路?”</p>
前朝皇帝重文轻武,但文官的结局往往不大好,反倒武将死的人不多。</p>
他爹就非要他们兄弟全都从武。</p>
他身体好的话当然没问题,可他根本吃不了练武的苦。</p>
两个哥哥跟他相反,学武很容易,念书非常吃力,背一天都背不下来的文章,他只用看几遍就能背下来。</p>
显而易见,从文更适合他。</p>
父子俩因为意见不合多次闹的不愉快,难得他爹想开,真是谢天谢地。</p>
魏太守噎了下,一掌拍在魏绍肩上:“怎么跟爹话的,我这还不是为了你好,你自己瞧瞧前朝有几个文官有好下场。</p>
尤其是身居要职的官员,八成以上不是被斩首就是流放,祸及全家。”</p>
魏绍龇牙咧嘴的揉了揉肩膀:“那您怎么又想开了。”</p>
魏太守笑笑,将今日之事告诉魏绍。</p>
魏绍:“您怎么不让我也去认识认识?”</p>
不到二十四岁的国公爷,不是承袭爵位,而是靠自己能力,这样的人物谁不崇拜。</p>
“你爹我也是在府衙见到本尊才知道安国公在荆州,好好念书,日后定有会结识。”</p>
冯知府那老奸巨猾的家伙,把消息瞒的死死的。</p>
否则,他定然是要带不成器的儿子去。</p>
“爹,您坐,您跟我安国公是什么样的人。”魏绍殷勤地为魏太守斟茶倒水。</p>
魏太守端起茶杯喝了口,皱眉:“怎么是冷的?”</p>
“您不是喝凉水能强筋健体么,我都听您的,从不喝热茶。”魏绍一脸无辜。</p>
魏太守怀疑地看眼魏绍:“我有过这话?”</p>
“当然过,这不重要,您先跟国公爷。”</p>
父子俩的气氛难得的和谐,魏太守没再纠结茶水冷热的问题,将今日之事告诉他。</p>
魏绍一听国公爷带了两名年纪不大的男子,以及林家点心铺的东家去府衙,请荆州的官员豪绅多照拂林家,越听越觉得这位安国公是他认识的周诚。</p>
打断魏太守的话,问道:“安国公不会是叫周诚吧?”</p>
魏太守瞪他:“安国公的名讳岂是你能直呼的?”</p>
确定了新朋友就是自己崇拜的人,魏绍喜不自胜。</p>
魏绍眨了眨眼睛:“我新交的朋友就是安国公,别背地里叫,我当着他的面也是直呼他的名字。”</p>
魏太守:“???”</p>
林掌柜回到点心铺还有些恍惚。</p>
人与人之间的差距天差地别。</p>
当年跟媳妇在他铺子门口摆摊抢生意的穷子,一跃成了他高不可攀的人物。</p>
而他还是个卖点心的商户。</p>
此次周诚不但帮他化解了危,救了他们一家的命,他们林家有了靠山在荆州算是彻底安了家。</p>
再也不会因为是外乡人而受到排挤欺压。</p>
实在是幸运至极。</p>
林掌柜庆幸自己做人做事留一线,结个善缘。</p>
周诚帮了他大忙却不要谢礼,收药材这事上他就不能马虎。</p>
林掌柜思来想去,决定将点心铺子交给媳妇和两个儿子做。</p>
儿子们也快娶媳妇了,五口人忙的过来,他就专心管药材买卖。</p>
他还想拿出所有积蓄在荆州城外买些地,佃租出去,家里能多份收入。</p>
虽有了周诚做靠山,林掌柜也没想过通过周诚走捷径,衣禄天定,踏踏实实做人比什么都强。</p>
林掌柜喜滋滋地盘算着怎么把周诚交给他的事做好。</p>
除了冯夫人和冯坚母子外,冯知府等人也很兴奋。</p>
冯夫人母子高兴不起来。</p>
周诚对冯坚的疏离感,冯坚察觉出来,冯夫人也察觉到了。</p>
她甚至怀疑周诚是不是知道了什么。</p>
比如知道她要对付林家,又或者知道冯清雅就是知府千金。</p>
但这些事跟冯坚又有什么关系,做这些事的又不是冯坚。</p>
冯坚暗暗磨牙:“必定是魏绍与安国公了什么。”</p>
冯夫人蹙眉:“魏绍认识安国公?”</p>
“嗯,且,关系匪浅。”</p>
冯夫人没料到她看不起的魏绍居然还有这等好运气。</p>
人比人真是气死人。</p>
冯夫人思忖道:“我儿好好温习功课,争取明年下场考个好成绩。”</p>
冯坚点头,只能这样。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