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
主持人天团再次带来佳次金句频出的热唱。
“在我们的舞台上有歌,有舞,有欢声,有笑语,为难得的相遇是锦上添花一,笑一笑,不不热闹,接下来带给大家一段品表演。”
“它来源于生活却又高于生活,带给我们开心快乐的同时又能够诠释生活道理,接下来请欣赏品——阳台上的温情!”
没错。
本届春晚首发登场的品并不是唐言的三个品。
而是蓝星本土品大师创作的阳台上的温情。
这个品讲的是南方特大暴雨,一些被洪水侵蚀的城市区里,因为断水断电进入等待救援的特殊困难时期。
然后平日里没有联系的城市邻居们楼成互帮互助的温暖故事。
随着主持人的报幕,大荧幕镜头一转,出现字幕:
品:阳台上的温情
编剧:崔群风
导演:刘承宇
表演:吴鸿翔、任宪兵、何春嬅、朱卫平
品还没开始。
现场就响起热烈的掌声。
络直播间里同样迎来收视率的上涨,以及弹幕评论的狂刷。
“是吴鸿翔老师!”
“还有任宪兵,又是这对儿老搭档。”
“最喜欢看他们的品了。”
“这两个品大师以前可带给我全家不少欢笑。”
“有两年没看到了吧?今年又出现了,不错不错。”
“等等”
“怎么有何春嬅???”
“逗我呢吧,这老娘们又复出了?”
“不想看她啊,之前给观众喂屎,现在又出来了。”
“啊啊啊啊啊”
在一片激烈讨论中。
春晚舞台上品开始了。
吴鸿翔作为主演上台先是一段热场。
老的品大师上台都有一套惯用伎俩,反正包袱都不用甩,就可以让观众热烈鼓掌哈哈大笑。
这就是老牌品大师的多年来积攒的人气。
随着老牌品大师吴鸿翔的登场,收视率又瞬间拉回到了3543%。
这让后台导播组顿时松了一口气。
还好,还好。
算是挽回了。
可是很快导播组就会发现,他们高兴的太早。
这个品一开始还好。
可是随着其他几个主演登场。
观众们发现。
不对劲了
前期没什么亮点,除了几个老演员卖弄老套的开场词,整个前几分钟就没体现出品的真正亮点。
原本看大概意思,是要体现出洪水暴雨下的艰难,结果观众愣是没看出来啊。
尤其是品剧情的冲突性和笑点处理都很一般。
品进程过半。
很多观众反应过来了,不对味啊。
“不对,不对,怎么感觉没什么好笑的包袱?”
“就是啊,仅有的几个梗,也是络上火爆的梗,根本没有意外之喜啊。”
“老牌品大师看来也不行了啊现在。”
“不得不品现在环境真难。”
“不好看,包袱一般,剧情冲突更是一般,没意思。”
“早知道不看了,亏我期待半天。”
舞台上品的表演还在继续,后半场是女品演员何春嬅的剧情密集点。
可是不出很多老观众的意料,这个何春嬅被骂的隐退几年,复出还是重蹈覆辙,创新基本没有,表演痕迹太重,一点不自然。
到这里。
收视率开始了下滑。
很多时候,迎风直上还不要紧,可一旦出现下滑,那就是雪崩一样的麻烦来临。
一直到这个品即将结尾,下滑就像是雪崩一样止不住,根本止不住。
品最后的煽情像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棵稻草,显得极为生硬,令人失望透顶。
阳台上的温情虽然意图是表现人民的坚守和责任感。
但演员们的表演过于夸张,让人感到尴尬。
同时,品中出现的一些细节错误也让观众感到困惑。
收视率暴跌到了24%。
没错。
直接跌破了百分之30的大关。
而且还在下滑中。
就算剩余的收视率里,观众和友也是大骂不止。
“什么鬼?”
“弄的这是啥玩意啊。”
“人家是好笑中带着教育意味,你这是上来就怼着观众教育!”
“卧槽,给爷看气了都。”
“圣母风太浓了”
“老牌品大师现在也向资本低头了?”
“请问,品界还有救吗?”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