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小说 > 其他类型 > 大唐:父亲您不造反,我造反! > 第617章 划外邦之土设本国之王
    忽然闯入的关于拜占庭帝国的急报,几乎就如同上班时候,途经某个街道看到的马戏和杂耍表演一般,除却给在场的文武百官带来滑稽一乐外。</p>

    甚至于几乎就是在下一秒,就被众人抛到了脑后。</p>

    而今的大唐,西征之事既然定下,那所要征伐攻杀的,就不单单是什么拜占庭帝国,而是整个天下所有非大唐和藩属国的疆土。</p>

    都是接下来我们“贞观太上皇陛下”准备征讨的目标。</p>

    在敲定了西征之事后,这位皇帝陛下就像是彻底放下了所有的坚持,乐呵呵,大喇喇的坐在那龙椅之下的台阶上。</p>

    静静看着自家太子和百官们商议要事。</p>

    “去年年岁之时,我大唐一年全年总税收也不过九千多万贯,尚且不足一万万贯,然而今年我大唐却足足将税赋翻了八倍,且这还是在江南道和淮南道两地爆发叛乱的情况下”</p>

    既然决定了,李承乾也干脆稳稳的坐在龙椅上。</p>

    直接无视掉一边坐在台阶上的自家父皇,朝着百官缓缓开口道。</p>

    “此便是我大唐而今蒸汽所带来的各项工业改革环境之下,必然带来的商税之利,也是海贸之利。”</p>

    “而今我大唐四方皆无有敌,当图谋更大之天下!此非单以西征之事可成!”</p>

    他声音铿锵,顿挫有力的声线,配上他那身着龙袍,宛若盘龙般雄壮的身躯,让在场文武都是不由神色恍惚一阵。</p>

    只觉得,而今坐在那个位置的人,话都宛若真龙龙吟。</p>

    房玄龄面色一紧,好似意识到了什么,却不敢开口打断。</p>

    只能眼巴巴的看着如今坐上了龙椅的这位太子殿下,嘴唇上下一碰,而后</p>

    “孤决定,准许我大唐皇族宗嗣,外出开疆,化土治国,以外邦之土,行古之周天子分封之制!”</p>

    “嘶!”</p>

    房玄龄等人皆是瞬间惊愕抬头,在李承乾开口之前俨然便意识到了这位殿下接下来要一些惊世骇俗之事的他们。</p>

    当真切听到的这一刻,众人还是不由瞬间大脑宕了一下。</p>

    百官之中,潞国公侯君集嘴唇激动哆嗦,心中更是激动的大叫起来。</p>

    “我就知道!我就知道啊!”</p>

    “太子殿下果然是这样打算的!在当初培养诸位皇子的时候,必然就已经有了这般的想法!我就知道!!!”</p>

    他竭尽全力压制住这股情绪,如今他的女儿,太子良娣侯茜雅,可是为太子诞下一个子嗣的!</p>

    一瞬间,侯君集仿佛有了新的奋斗目标!</p>

    从而今殿下的态度来看,只要太子妃所出的嫡长子象瑜不犯错,哪怕将来是个守成之君也必然是稳稳的继承那个位置。</p>

    但,而今殿下这般,那没道理允许大唐的其余皇室子弟外出开疆封国,偏偏自己的亲生骨肉不被允许吧?</p>

    他潞国公府完全可以借在而今二皇孙貔奴还年幼的时候,在海外打下一片疆土,待到对方能够被准许封国之后,在继承那片土地。</p>

    </p>

    侯君集越想越觉得可行,目光更是不由得火热起来。</p>

    这何尝不算是他侯氏家业的一种延续和蜕变呢?</p>

    现场在短暂的死寂了片刻之后,立刻如同炸了锅一般,百官哗然。</p>

    “殿下,此事万万不可啊!分封本就乃是埋藏祸根之策,我大唐如今兵强马壮,更有海上舰队之利,何故要如此急于开拓,反而早早的埋下祸根呢?”</p>

    “是啊殿下,恳请殿下三思啊!”</p>

    “殿下,而今皇室宗亲之中,虽的确有如鲁王,荆王这般可堪一用之王,然究其根本,依旧是存在有诸多弊病,御史台弹劾奏折更是每月皆有”</p>

    “”</p>

    关于这个反应,以及反对的辞,李承乾毫不惊讶。</p>

    只是目光淡淡的看向了站在一侧的一众弟弟们,微微一笑。</p>

    “汉王,魏王,孤决意实行分封,让那些无甚实事,以至于浪费光阴的皇室宗亲发往海外,而今诸公皆孤此策乃是遗祸之策,你们怎么看?”</p>

    李泰冷哼一声,出列横眉一扫。</p>

    “既然诸位大人觉得此事乃是遗祸之策,那必定是觉得其中一些宗亲心存反意,乃是包藏祸心之辈不知可否直接出来是谁,本王即刻命人捉拿审问!”</p>

    “若真有狡诈恶念,本王亲自监斩!”</p>

    众人都是一噎,御史台谏议大夫戴胄更是瞬间吸引了诸多官员的目光,都是希望他能够在这个时候站出来反对一下。</p>

    戴胄无奈,但这的确是他所要负责的职权范围。</p>

    不得不深吸一口气,迈步出列:“启禀殿下,并非臣等吹毛求疵,亦或者恶意诋毁,实则宗亲之中,都有被弹劾欺民之举,盘剥商贾,欺辱地方官吏更亦有之殿下如若不信,御史台而今还有好几分新送来的弹劾奏折。”</p>

    李世民闻言,心中对皇室宗亲之中的某些人不由厌恶起来。</p>

    最近都能够传来弹劾奏折,那当真是有点皮痒痒了。</p>

    不过,想到前几日自家太子跟那些宗亲们讲话之后,那些人急切离开长安,认罪赔偿,他也没有当场发怒。</p>

    而听到戴胄这般辩解,汉王李恪却是出列。</p>

    “此事易尔,太子所言既为分封,自有宗主藩属之分,若封国地方存在叛乱,亦或多有不法,治理有失,自可除其国号,收回其土。”</p>

    “而今天下,除却皇室宗亲外,又有何人可领唐旗出海划土,商贾之流至今还有遗祸江南淮南二地,勋贵又有谁觉得自己更适合被划土封国?”</p>

    汉王罢,目光在文武两列中一扫,被他目光看到的人都是纷纷不由躲闪。</p>

    李承乾微微一笑,也没有逼得太紧,这件事很大,至少不是一场朝会就能够直接决定的,还需要看那些皇室宗亲们的认错态度。</p>

    他摆了摆,宣布退朝,让内阁和六部进行商议。</p>

    也是给皇室宗亲那些人打扫干净自己名声的时间。</p>

    不过,朝会之上发生的事情,很快还是在整个长安传播了开来,紧接着又如同长了翅膀一般,飞向太原府、洛阳这些地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