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小说 > 其他类型 > 大明:我只想做一个小县令啊 > 第1000章 算盘珠子,砸朕的脸上了
    朱棣想出的办法就是,援朝之战打完之后,暂时先不对外开战,全力休养生息,好好发展一下民生。</p>

    西域和南洋的部队,也趁着这个时候好生休养、训练,励精图治,将来再战。</p>

    他的想法其实也没什么问题。</p>

    如今援朝战场那边,英军败相已现,战胜不过是时间问题。</p>

    需要他操心的,是西域和瓦剌比亚。</p>

    亚剌比亚就是朱高燧占了油田的地方,也就是阿拉伯一带。</p>

    这片油田是必须控制在自己上的,但操作的法却可以适当调整。</p>

    朱棣琢磨着怎么搞一搞事情,顺便也玩弄一下自己的段,告诉告诉</p>

    可惜,他越想要什么,老天爷似乎就越不想给他什么。</p>

    现在已经是永乐二年的十二月中,距离正旦大朝不到半个月。</p>

    朝中上下一片喜气洋洋,宫内宫外都十分繁忙。</p>

    除了过年可以放假,如今万邦来潮的盛景,可不只有朱棣开心,百官也与有荣焉。</p>

    将来史书上可不止会写永乐大帝如何如何,皇帝建设美好大明的同时,可不是只有他一个人在干活。</p>

    可就在这个时候,英使却偏偏要给他添点堵。</p>

    眼瞅着大朝在即,杨士奇再次约见了赫本,问他考虑好没有,马上要正式递交国书。</p>

    赫本考虑的非常清楚,将原本准备递交的国书一字不改递了上去。</p>

    杨士奇一看,差点没气歪了嘴巴。</p>

    不识时务!</p>

    国书上的语气虽然很客气,但内容可一点都不客气。</p>

    第一个要求,就言大明所谓的援朝之战,是不义之战!</p>

    要求大明立即退兵,且对被他们屠杀的英军战士道歉,交还俘虏。</p>

    就这一条,别是朱棣,就算大明再主和的保守派官员,都指定看不下去。</p>

    相较第一条,</p>

    大明的赵王殿下,即朱高燧,蛊惑欧洲百姓投资郁金香,致使欧洲大量家庭破产,</p>

    之后赵王又通过欺诈、抢夺的段,强行占据亚剌比亚的油矿,行为十分可耻!</p>

    英方要求赵王必须立即归还油矿,并接受大英法律的审判。</p>

    “恁娘嘞”</p>

    饶是杨士奇的脾气好,也被气的不轻。</p>

    第三条,则是要求大明对外全面开放海贸港口,并允许各国在明设置公司,且不受大明律法管辖。</p>

    因大明‘不义之战’的缘故,需要对各国进行赔偿,至于赔偿的方案,可以通过免税补偿。</p>

    这算盘珠子哪是崩到杨士奇的脸上啊,都快崩进他裤裆里了。</p>

    杨士奇不由得有些恍惚,难道如今在朝占据优势的那一方不是大明?</p>

    这条件怎么看都是战胜国一方,才有资格提出的啊?</p>

    这些洋毛子的脑瓜子被粑粑崩了不成?否则怎么可能敢提出这么脑残的条件?</p>

    冷眼瞅着赫本,杨士奇强压着怒火:“贵使,你是认真的?”</p>

    “当然。”</p>

    赫本坦然望着他:“这个条件是经过认真考虑,深思熟虑的结果。”</p>

    “好一个深思熟虑。”</p>

    如果对方的条件只是有一些苛刻,杨士奇还会和他吵几句。</p>

    但既然这么给脸不要,那他也没什么好的了。</p>

    “送客!”</p>

    几乎是将赫本轰出了门,杨士奇也不敢耽搁,带着赫本递交的国书就进了宫。</p>

    果然,陛下还没看完第一条,就差点把桌子掀了!</p>

    </p>

    不玩了!</p>

    要不是姚广孝拦着,怕是桌子早被砸成了碎片。</p>

    “大师,你瞅瞅,这的是人话吗!”</p>

    哪怕朱棣早做好扯皮的准备,但谁也没想到对方竟然连皮都懒得扯,脸都直接不要了!</p>

    “让他们滚,立即给朕滚出大明!”</p>

    朱棣脸上每一寸的肌肉都在颤抖,自当上皇帝之后,已经很少见他这么愤怒和失态的咆哮:</p>

    “告诉他们,让他们洗干净脖子回去等着,等朕大军一到,让他们寸草不生!”</p>

    “陛下,息怒,息怒。”</p>

    杨士奇第一次见朱棣发这么大火,战战兢兢低着头不敢话。</p>

    好在有姚广孝,拦住这头愤怒的狮子,轻轻拍打着他的后背,帮他顺着气。</p>

    “陛下,贫僧有些疑惑,按理能代表国家出使的使者,如何不知这等条件一下,形同战书?”</p>

    “如今援朝战事优势在我,他们那个所谓的王,更是如丧家之犬一般,被苏大人步步紧逼。”</p>

    “这个时候求饶服软,给他们的王留一丝生方为正道,缘何还要故意用此等苛刻条件激怒陛下?那不是逼着”</p>

    朱棣闻言一愣,脑中一道精光闪过!</p>

    通了,一切都通了!</p>

    “大师,朕明白了,他们果真是要逼着那约翰去死啊。”</p>

    想明白这一点,朱棣不仅不再生气,反而还乐出了声:</p>

    “这狗日的后院看样子是起了大火,就是不知道谁在惦记他的位子,想要逼死他?”</p>

    “等等,高燧之前不是送回来一份记载着那边风土人情的奏疏吗?黄俨,去,给朕取来!”</p>

    “奴婢遵旨。”</p>

    黄俨最聪明的地方,就是陛下发火的时候绝不往上凑,尽全力做好一个透明人。</p>

    但在陛下需要的时候,却能永远第一时间出现。</p>

    一路跑着去找赵王的奏疏,心里一边嘀咕着:“听吴王身边有个叫石头的太监,压根没人注意到他,和会隐身一样,也不知这本事是怎么练出来的”</p>

    朱高燧的奏疏就在御书房,没一会功夫就被黄俨找到,跑着送了回去。</p>

    朱棣沉着脸,迅速翻找到他最关心的部分,越看,眉头越开,可又慢慢皱紧。</p>

    “这狗日的打的好算盘,想要朕和整个大明给他背黑锅?”</p>

    姚广孝似有所悟,杨士奇有些不明白,大着胆子询问:“陛下此言何意?”</p>

    “士奇一看便知。”</p>

    朱棣笑着将那一页递给他,然后和姚广孝声着什么。</p>

    赵王的奏疏,其他页杨士奇是不敢瞎看的,但这一页内容虽然不多,却让他的心思瞬间通达。</p>

    “陛下,原来英使上书挑衅的目的,根本不是停战,而是逼着大明尽快出,好让那约翰死于乱军之中!”</p>

    “他们国内,有人想要他死,但又怕上台后根基不稳,所以要转移国民的视线,将矛盾转嫁到咱们头上,给咱们泼脏水!”</p>

    “不错!”</p>

    朱棣的脸色有些狰狞:“坐稳皇位的最好办法,就是转移矛盾,树立一个共同的敌人!咱们大明,就是那个最好的靶子!”</p>

    姚广孝口宣一声佛号,轻声叹息:“陛下,您打算怎么解决?”</p>

    朱棣不答反问:“大师,你这件事,那约翰知道吗?”</p>

    “就算现在不知,想必很快也会传到他耳朵里。”</p>

    “你,约翰那么聪明的一个人,能不能猜到是谁想动他?”</p>

    “那自然是能猜到的。”</p>

    “很好。”</p>

    朱棣忽然露出戏谑的表情:“给谨弟发信,告诉他务必要活捉这个约翰!”</p>

    “到时候,老子给他送回去,看他们怎么办!”</p>

    姚广孝: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