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辅,还有诸位,今年春闱的主考官,乃是皇爷定下的,考题也是皇爷钦定,诸位难道是想要抗旨吗?”</p>
王承恩虽是老实,但也有个好处,那就是对朱由检的旨意,向来是不打任何的折扣。</p>
他的话音一落,施鳯来就反驳道:“王公公,您也莫要给我等扣帽子,国朝抡才大典,向来是由翰林、科、部官员担任主考,什么时候主考是由一名举人担任了?”</p>
到这里的时候,施鳯来还看了眼宋应星。</p>
王承恩正欲话,王徵忽然开口道:“施阁老自负榜眼之才,看不上我等也算是正常。”</p>
“但,这次会试的考题,皆由皇家科学院拟定,其中许多学问,就算是施阁老恐怕也是知之不深,这就是为什么,陛下要让宋祭酒担任主考的原因。”</p>
礼部尚书来宗道,听王徵完后,当即起身道:“王员外不的话,本官也要提。”</p>
“会试不考圣人的微言大义,尽是一些术数、格物,这与治国何益?”</p>
毕懋康坐在那里,幽幽道:“朱子当初也过,六艺者皆实用,无一可缺,来尚书以为术数不算六艺?还是觉得朱子错了?”</p>
“你你在强词夺理!”</p>
来宗道也被气坏了,没想到这个毕懋康,竟是拿朱熹的话来堵自己。</p>
王承恩见己方占了优势,脸色也变得好看了不少。</p>
双拢在袖子里,目光落在温体仁的身上,开口道:“首辅,你以为呢?”</p>
温体仁一直都没展露自己的态度,听王承恩点到自己,这才不急不慢道:“本辅觉得诸位同僚得都有道理。”</p>
“首辅”</p>
吏部的周应秋听他这么,忙是开口,想要拦一句。</p>
温体仁却是没给他这个会,继续道:“不过,无论是主考还是考题,毕竟是陛下钦定,我等做臣子的,自是要遵从陛下的旨意。”</p>
“本官反对!本官要向陛下上述,请陛下收回成命!”</p>
刚刚坐下的来宗道,愤然起身。</p>
温体仁眉头一紧,语气中有些不满道:“来尚书能不能听本辅完?”</p>
来宗道冷哼一声,终究还是给了这位内阁首辅一丝颜面。</p>
温体仁继续道:“然,国朝科举,自太祖皇帝时期,就是以四书五经为本,这次贸然改革,恐会对诸考生不公,届时难保不会引起天下读书人的愤慨。”</p>
“一旦事情闹大,你我在场的这些人,谁也承担不起。”</p>
“所以,本辅的意思是,不妨加开恩科。”</p>
“加开恩科?”</p>
在场的六部九卿,科学院院士们,皆是满脸错愕。</p>
王承恩也坐下了,开口问道:“首辅能否详细?”</p>
温体仁看了眼宋应星他们几人,再次开口道:“陛下之所以让皇家科学院诸位出题,并担任主考,无非就是想要给大学堂那些人一个出身。”</p>
“哼!”</p>
温体仁到这里的时候,六部九卿中不知是谁,发出一声冷哼。</p>
其他人也都是面露不虞之色。</p>
他们这些科举出来的人,从来就看不上大学堂。</p>
这也是为什么,满朝文臣都极力反对的原因。</p>
在他们这些人的心目中,皇家科学院大学堂那些学生,根本算不得读书人。</p>
温体仁没有理会他们,而是继续道:“本辅的建议是,这次会试就一如旧制,但再次之外,再开一场恩科,主考和试题就按陛下的旨意,诸位以为如何?”</p>
</p>
孙承宗开口道:“那恩科出来的人也要赐予进士?也要进行殿试?”</p>
温体仁还为来得及开口,王徵就理所当然道:“那是自然,否则还开恩科作甚?”</p>
王承恩则是有些为难。</p>
朱由检给他的旨意,可是没这事儿。</p>
他有些迟疑道:“如果要开恩科的话,需要皇爷金口玉言,但现在皇爷不在京城。”</p>
“南京和京城相距何止千里,一来一回就得需要半月的时间,到时候不就耽搁了?”</p>
温体仁笑道:“恩科嘛,耽误几天也无妨。”</p>
王承恩转头看向宋应星他们。</p>
后者和王徵、毕懋康等人低声商议几句,这才对王承恩和温体仁道:“王公公,就按首辅的办吧。”</p>
“好,那我等这就联名向陛下上书,请陛下圣裁。”</p>
温体仁最后一锤定音。</p>
不得不,他这个方案,是平衡各方之后,最合适的方案。</p>
至于之后的授官,那就是另一码事儿了。</p>
很快,一份奏本就被王承恩命人,以六百里加急送往南京。</p>
等众人都散了后,王承恩和宋应星一起出了中极殿。</p>
“宋祭酒,对此事你怎么看?”</p>
两人一边走,王承恩一边低声问道。</p>
宋应星低声道:“陛下这是在赶鸭子上架。”</p>
“就像是首辅所,如果这次真的,加大术数和格物在会试中的比例,那很有可能会酿出大乱子。”</p>
“国家终究,还是要指望读书人来治理的。”</p>
王承恩有些诧异道:“大学堂那边不也是读书人吗?咱家可是去看过,他们平日里也会演习圣人学问。”</p>
宋应星脸上露出一丝苦笑。</p>
“不瞒公公,大学堂的学生虽然都不错,但侧重点和传统读书人不一样,且人数也太少了。”</p>
“宋某知道陛下的心思,但现在终究是时不成熟,陛下还是有些心急了。”</p>
王承恩环顾一眼四周,见没人靠近自己两人,这才低声道:“宋祭酒有所不知,江南出事了,苏州那边”</p>
等王承恩将苏州发生的事,对宋应星完后。</p>
后者也是满脸的讶色。</p>
在宋应星震惊的目光中,王承恩继续道:“因为这些事,南方大量官员请辞,想要逼迫皇爷,但皇爷对这些人的请辞,全都准了。</p>
”</p>
“以咱家看来,皇爷是想用皇家科学院的人,来填补这些空缺。”</p>
等王承恩完后,宋应星的心绪也终于恢复了平静,缓缓点头道:“宋某知道了,多谢公公。”</p>
王承恩笑道:“宋祭酒言重了。”</p>
紧接着,他又面色严肃的补充道:“宋祭酒,这个消息是东厂的人,通过飞鸽传书送进京的,宋祭酒莫要泄露出去,省的京城出现乱子。”</p>
“宋某省得。”</p>
宋应星赶紧应道。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