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国公府累世豪族,还能拿不出这点银子?”</p>
“莫只是补到万历二十年,就是补到洪武年也够了。”</p>
听周青这么,在场几人的目光,皆是看向了他。</p>
起来,在场的这四人,除了周青之外,其余三人都不是南京人。</p>
张维贤祖居京城,来南京也就一年多,韩赞周是比他早一些,但也没早多少。</p>
刘廷元呢?虽是在天启年间就任南京兵部尚书,但起来也没几年。</p>
唯有周青,自祖上被选入孝陵卫,就从凤阳老家来了南京,在南京繁衍了两百多年,比徐达被封魏国公也晚不了多少年。</p>
正是因为这样的原因,他对魏国公府的情况很是熟悉。</p>
张维贤同为国公,听他这么,当即就皱起了眉头,有些不喜道:“周同知,莫要妄言。”</p>
周青见状,赶紧收声。</p>
韩赞周却是问道:“周同知,对徐家你了解多少?除了田产,商铺和海贸,魏国公府还有别的产业?”</p>
“这”</p>
周青看了眼张维贤,有些欲言又止。</p>
后者没好气道:“。”</p>
“那下官就姑妄言之,您几位就姑妄听之。”</p>
“这魏国公家,除了韩公公得这些产业之外,还和两淮的盐商有些关系,尤其是在孝宗皇帝废除开中法,施行”</p>
“慢着!”</p>
周青的话刚了一半,就被韩赞周给出言打断了。</p>
“你是,魏国公府和两淮那些盐商有牵扯?”</p>
韩赞周双眼死死的盯着周青,沉声问道。</p>
周青有些不明所以,但还是回道:“公公,</p>
这都是下官从别处听来的,您莫要当真。”</p>
韩赞周没有理会他后边的话,转头对张维贤和刘廷元道:“如果是这样的话,那就得通了。”</p>
“怎么回事?”</p>
张维贤还是有些不明白。</p>
韩赞周深吸一口气道:“皇爷那边已经决定前往扬州,巡阅两淮盐政。”</p>
张维贤和刘廷元两人,瞬间就反应过来。</p>
刘廷元若有所思道:“魏国公定是已经知晓了圣驾要前往扬州,且国公府和那些盐商们的关系匪浅,这才转变态度,反对新政。”</p>
张维贤缓缓点头道:“刘部堂的有理。”</p>
韩赞周沉声道:“此事,咱家要立即秉奏皇爷。”</p>
着,他就要起身离开,却被刘廷元给出言拦住了。</p>
“公公眼下当务之急,是要防备南直隶生乱。”</p>
“魏国公府镇守留都两百余载,属下故旧不知凡几,且和地方豪族多有姻亲,我等不得不防。”</p>
经他这么一提醒,韩赞周也是被惊出一身的冷汗。</p>
“刘部堂得不错,咱家这就命御马监的监军进驻各营。”</p>
和京城一样,南京也有御马监,军中的监军也都是出自这里。</p>
刘廷元点头道:“本官也会派员进驻各营巡视。”</p>
</p>
南京所有卫所的掌控权,虽然被朱由检收了回去,但刘廷元还是南京兵部尚书,派员巡视各营,也不算逾矩。</p>
等刘廷元完后,韩赞周又看向了张维贤,开口道:“英国公,陛下命您领京营镇守南京,现在就看您和孝陵都指挥使司了。”</p>
张维贤豁然起身道:“本公这就命大军接管南京内城防务。”</p>
韩赞周点头道:“国公,就算是只守内城,京营的兵力也是有些捉襟见肘,不如就由京营进驻石城门、三山门、西水门、聚宝门、东水门、通济门、正阳门、朝阳门。”</p>
韩赞周得这几座城门,全部在南京城的南边,原本就没有多少兵力。</p>
南京城的兵马,大部分还是驻守在城北。</p>
几座大型军营,</p>
也都在城北。</p>
听到他这么安排,张维贤极有深意的看了韩赞周一眼。</p>
后者却是不以为意,而是又对周青道:“周同知,都指挥使司这边,进驻太平门、神策门、金川门、钟阜门、仪凤门如何?”</p>
虽然韩赞周是镇守太监,但他却并不能直接指挥孝陵都指挥使司,只能是建议。</p>
眼下梅春不在,都指挥使司这边自然是以周青为尊,闻言,周青略一沉吟拱应道:“下官这就回营。”</p>
事情商议完后,几人立即分头行动。</p>
第二天天一亮,御马监的监军太监,</p>
就在韩赞周的严令下,进驻各营。</p>
兵部也下发公文,派出官员巡查南京诸卫。</p>
如果这只是让南京一众文武,有些摸不着头脑的话。</p>
那接下来,聚宝门外京营,和孝陵都指挥使司,开始接管内城城防的消息一传出来,整个南京的气氛顿时变得紧张起来。</p>
同时,数道奏报,也被各方以最快的速度,送往扬州。</p>
守备厅,正堂。</p>
户部尚书张朴一进门,看见坐在那里的韩赞周,当即就面色严肃的问道:“韩公公,这是怎么回事儿,为何一夜之间,英国公和孝陵都指挥使司就接管了内城?”</p>
韩赞周现在没心思和这些人磨牙,有些不耐烦道:“只是正常的换防,诸公不必紧张。”</p>
张朴闻言,心中顿生不满,皱眉道:“韩公公,本官乃南京户部尚书,难道有什么事,是本官不能知道的吗?”</p>
不怪张朴这么,实在是韩赞周的借口没有一点的服力。</p>
韩赞周看了几人一眼,心里忽然咯噔一声,语气有些急切的,对站在最前面的南京吏部尚书王在晋问道:“王部堂,怎的就你们几人?其他人呢?”</p>
王在晋苦笑道:“公公,礼部尚书、工部尚书、刑部尚书都已经向吏部告了病假。”</p>
韩赞周的脸色瞬间涨得通红。</p>
“好!好!</p>
好!”</p>
一连三个好,语气中满是怒意。</p>
深吸一口气,韩赞周沉声道:“诸位不是想知道英国公和周青,为什么会接管内城防务吗?”</p>
“那咱家也就实言相告,英国公和周同知之所以会进驻内城,乃是因为咱家接到消息,南京城有人对陛下,对朝廷不满,意图在留都作乱!”</p>
这话一出,在场的众人皆是倒吸一口凉气。</p>
其实,他们都想岔了。</p>
韩赞周的是魏国公徐宏基,众人则以为是那些告假的同僚。</p>
对此,韩赞周也没有解释的打算。</p>
正好也可以借此,敲打、震慑一下那些人。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