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小说 > 其他类型 > 大明:暴君崇祯,杀出万世帝国 > 第853章 王兄此言当真?
    众人出了大帐,</p>

    向着营地中的校场而去。</p>

    虽然只是临时营地,但也都是按照以往行军的标准,建造的营地,所以一应设施很是齐全。</p>

    老远,众人就听到有人在用自己听不懂的语言,在大声的喊叫,朱求桂有些不解的看向沈三石。</p>

    “殿下,您过去看看就知道了。”</p>

    沈三石也不知道该怎么。</p>

    一行人来到大校场,一眼就看到了被五花大绑,仍在中间的几十名土人。</p>

    和年轻的朱求桂不一样,秦王朱谊漶看到这些人,当即就睁大了眼睛,有些不可置信道:“这里还是上古时期?”</p>

    霎时间,所有人的目光都看向了他。</p>

    “秦王叔得不错,这些人看起来倒是和书上的,三皇五帝时期差不多。”</p>

    瑞王朱常洵,经朱谊漶一提醒,也是反应过来。</p>

    这下子,众人对这些土人的兴趣更大了。</p>

    上古社会,他们只是从史书上读到过,可从来没亲眼见过。</p>

    朱求桂忍不住就要上前,近距离观看这些人,却被沈三石一把给拉住了。</p>

    “殿下,这些人很危险。”</p>

    朱求桂看了他一眼,倒也没拿自己的命开玩笑,停下脚步对沈三石问道:“他们的战力很高?”</p>

    沈三石摇头道:“战力倒是不高,只是下的兄弟们,一时间有点不太适应,产生了一些伤亡。”</p>

    朱求桂微微颔首,继而问道:“通译呢?能不能和他们谈谈?”</p>

    沈三石再次摇头道:“殿下,通译也听不懂他们的话,这些土人的语言,和其他地方都不太一样。”</p>

    双方语言不通,</p>

    这下子就没办法了。</p>

    几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最后还是代王朱传兴开口建议道:“晋王叔,您不是要在此筑城吗?这些土人正好可以抓来用一用。”</p>

    朱求桂的眼睛顿时一亮,转头对沈三石问道:“周围的土人部落多不多?”</p>

    沈三石也听明白了,没有回答朱求桂的问题,而是躬身道:“殿下,臣这就命人去抓土人。”</p>

    “心一些,莫要造成太大的伤亡。”</p>

    朱求桂赶紧叮嘱了一句。</p>

    从大明到新明洲路途遥远,每个大明人都宝贵的很,他可不想因为抓土人而消耗太多。</p>

    沈三石也赶紧答应下来。</p>

    等其下去后,</p>

    朱求桂也没闲着,立即找来王府的属官们,令他们去派人去勘测地形,寻找合用的石料、木料,准备就地筑城。</p>

    其余人见状,也都安奈不住了,纷纷催促刘兴祚,想让船队再次起航。</p>

    刘兴祚无奈,只得在补给过后,再次登船。</p>

    只不过,这次,船队分成了两个部分,一部分沿着海岸线往西,一部分是沿着海岸线往东。</p>

    按照舆图,新明洲是一个巨大的海岛,两支船队只要不出现意外,就会在某个地方汇合。</p>

    </p>

    至于朱求桂,这次没有参与</p>

    ,而是让自己的叔叔,代表晋藩随刘兴祚继续航行,他自己则是留在北海岸,安置那些跟过来的工匠、军户,以及他们的家人们。</p>

    这次来新明洲,所有藩王都不约而同的,选择带了护军和工匠,或者是有一技之长的人,纯粹的农户则是带的不多。</p>

    毕竟,船队的运力有限,这有限的运力,自然要用在刀刃上。</p>

    和他们这些藩王不一样,普通的工匠和军户们,到了新明洲以后,都有些不知所措。</p>

    尤其北海岸这地方,还地处热带,和山陕那边的气候完全不一样。</p>

    一时间,这些人在经过最初的兴奋过后,再次变得有些彷徨起来。</p>

    这也是为什么,朱求桂要亲自坐镇的原因。</p>

    显得很是空旷的大帐内,朱求桂一身清凉的道袍,头发简单的用一支钗子插着,里还拿着一柄折扇不断地摇着。</p>

    庆城王朱求榆坐在他的下首,语气有些烦躁的对朱求桂道:“晋王兄,这鬼地方好是好,但就是有些太热了,我们是不是再往南一些?臣弟听,南边要凉快的多。”</p>

    听他这么,其他晋王府宗亲,也都是连连点头。</p>

    对习惯了陕西气候的他们来,热带气候着实让人难受的紧。</p>

    朱求桂闻言,笑道:“诸位宗亲放心,这里只是我们的临时营地,我晋国国都不会设在这里的。”</p>

    “王兄,其他府上可都已经出海了,我们留在这里,好地方不都被别人给占了?”</p>

    朱求榆赶紧提醒了一句。</p>

    朱求桂却是摇头道:“放心吧,这一点本王早有安排。”</p>

    “从大明来新明洲的这一路上,你们也都看到了,南洋那地方也是热的很,但粮食却是不愁,这也是为什么本王也强占这里的原因。”</p>

    右长史易元思,立时就明白了朱求桂的意思。</p>

    “殿下的意思是,先保证晋国占据了粮食产地,然后再考虑其他?”</p>

    朱求桂的神情也变得认真起来,点头道:“不错,陕西那边的情况,</p>

    你们也都知道,连年的干旱,地里的庄稼几乎是颗粒无收,这才造成了流民四起。”</p>

    “想要安定人心,就先要解决粮食的问题,粮食的问题解决了,我们就可以继续往外扩张。”</p>

    “临行前,本王曾在朝鲜,私下见过陛下(七百二十章,主角在朝鲜召见过诸王),陛下给本王过一些新明洲的事儿。”</p>

    到这里,朱求桂对坐站在那里的几名亲兵,使了个眼色。</p>

    四名亲兵立即出帐,守在了外面。</p>

    朱求桂这次继续道:“按照陛下所,这新明洲的面积大的很,比大明两京一十三省还要大的多。”</p>

    “这么大的面积,足够我们建立一个庞大的晋国了。”</p>

    到这里,朱求桂环顾一眼在场的郡王们,再次开口道:“本王在此承诺,各家郡王府可以跑马圈地,只要是你们占据的土地,那日后就是你们的封地。”</p>

    “嘶”</p>

    朱求桂这话一出,帐内的七位藩王,皆是倒吸一口凉气。</p>

    继而,这些人又都振奋起来。</p>

    这不就是国中之国吗?</p>

    庆城王朱求榆满脸希冀的对朱求桂问道:“王兄此言当真?”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