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小说 > 其他类型 > 大明:暴君崇祯,杀出万世帝国 > 第895章 效仿大明,设内阁,置六部
    黄永申起身后,弓着身子对朱常洵介绍道:“殿下,这位是吕宋当地华人耆老许和华,祖上乃是成祖爷册封的吕宋总督,这位是”</p>

    黄永申一一将吕宋当地的华人领袖,介绍给了朱常洵。</p>

    朱常洵神情和善的,对众人点头示意。</p>

    他毕竟是外来户,想要在吕宋站稳脚跟,就不能太过盛气凌人。</p>

    等众人单独向朱常洵见礼后,黄永申这才建议道:“殿下,吕宋这地方有些太过炎热了,臣请殿下移驾入城。”</p>

    朱常洵自是没有异议,迈步登上了黄永申为其准备的步撵。</p>

    港口虽是距离王城不是很远,但这是礼仪的一部分,黄永申自是不会疏忽。</p>

    王城,总督府内。</p>

    朱常洵端坐在首位,环顾一眼站在大厅内的一众人等,率先开口道:“黄公公,本王此来带来了一些工匠、兵卒,这些人还需公公帮助安置才是。”</p>

    黄永申躬身回道:“殿下,臣已经命人在城西平整土地,远洋舰队的兵马,</p>

    现在就驻在那里,王府护军可以先去那里扎营。”</p>

    “至于工匠和他们的家人,可以暂时安置在王城,这里本就是西班牙人修建起来,用于居住的城池。”</p>

    朱常洵颔首示意,转头对右长史郭盛,和福王府护军前卫,指挥佥事黄汝明吩咐道:“你二人随黄公公的人去,尽快将工匠和将士们安置下来。”</p>

    “臣等遵旨。”</p>

    郭盛和黄汝明两人躬身领旨。</p>

    黄永申对窦明德使了个眼色,</p>

    后者会意,引着两人离开来了总督府。</p>

    朱常洵了却了一件心事,这才又对黄永申问道:“黄公公,这吕宋岛不是被弗朗几人占领了吗?据朝廷得到的消息,那些弗朗几人欺压吕宋当地华人,想要抢夺他们的财富,陛下接到消息后,四百里加急命本王领兵南下,庇护吕宋遗民。”</p>

    “怎得你会出现在这里?”</p>

    朱常洵的话一完,不等黄永申话,许和华等人就对着大明的方向,跪地高呼道:“草民等谢陛下圣恩!”</p>

    黄永申看了他们几人一眼,笑道:“许老,还有诸位,都起来吧,咱家早就过,你等虽是身在海外,但皇爷的心里还是惦记着你们的。”</p>

    “日后好生为大明,为皇爷尽忠就是了。”</p>

    “公公的是,草民等定会为皇帝陛下,为大明尽忠。”</p>

    许和华等人一副感激涕零的样子。</p>

    场面话而已,大家都是成年人,谁也不会当真。</p>

    经过这么一段插曲后,黄永申又将事情的经过,详细的对朱常洵了一边。</p>

    加上一旁许和华等人的补充,朱常洵总算是弄明白了事情的前因后果。</p>

    “原来如此,这次倒是本王占了朝廷的便宜了。”</p>

    朱常洵见不用自己出兵,就能占领吕宋,心里也是高兴不已。</p>

    “殿下笑了,就算殿下之国,那也是大明的藩国不是,臣等所做的,都是应当应分。”</p>

    黄永申躬身笑道。</p>

    朱常洵极有深意的看了他一眼,</p>

    出言赞同道:“公公得不错,本王就算是远在吕宋,那也是大明的臣子。”</p>

    两人话里的锋,让大厅内的气氛都变得严肃起来。</p>

    许和华等人更是额头冒汗。</p>

    朱常洵的目光恰好也落在他的身上,笑道:“许老,本”</p>

    </p>

    “草民不敢当殿下如此称呼,殿下称草民贱名许和华就是。”</p>

    许和华科不敢在朱常洵面前拿大。</p>

    人家来的时候,可是带了数千人的兵马,那些兵马一看军容就不是好惹的。</p>

    朱常洵眉头一挑,从善如流道:“好,许卿,孤刚才听你是许柴佬的后裔,且在吕宋当地素有贤名,孤初来乍到,许多事还需要卿等帮助。”</p>

    “草民不敢,愿为殿下略尽绵薄之力。”</p>

    许和华赶紧回了一句。</p>

    “孤王国初立,正是百废待兴,卿可愿出仕为官?”</p>

    许和华闻言,下意识的看了黄永申。</p>

    实话,福王的提议让许和华很是心动。</p>

    如果自己可以成为福王的臣子,那对自己家族,对吕宋当地华人都是一件好事。</p>

    只是,不知这位黄公公是什么态度。</p>

    黄永申见朱常洵要招揽许和华他们,当即笑道:“殿下,接下来就是王国内部事务,臣就先退下了。”</p>

    朱常洵不在意的摆了摆道:“公公在旁听听也好,不用急着离开,孤还有些事要和公公谈谈。”</p>

    “臣遵旨。”</p>

    黄永申见朱常洵不让自己离开,倒也没有坚持,只是后退了几步。</p>

    许和华见状,心里略一计较,一咬牙道:“殿下,草民愿为殿下尽忠。”</p>

    朱常洵大喜,当即抚掌道:“好!”</p>

    “王国初立,孤打算效仿大明,设内阁、六部九卿,协助本王处置王国内一应军政。”</p>

    “卿既然世代居于吕宋,想必对吕宋各土著部落的情况很是熟悉,不如就担任个礼部侍郎如何?”</p>

    朱常洵一出,就是一部侍郎之职,莫是许和华他们,就是黄永申以及其他一应王府属官,尽皆哗然。</p>

    福王府纪善李凤为张了张嘴,似是有些欲言又止。</p>

    朱常洵眼角的余光,也看到了他的反应,转头看向李凤为道:“李卿,你本就是福王府纪善,掌礼法,这礼部尚书就由卿来担任。”</p>

    李凤为闻言,神情瞬间变得激动起来。</p>

    自己本就是八品官儿,没想到竟然也有成为一部尚书的一天。</p>

    就算是吕宋王国的礼部尚书,不是大明朝廷的礼部尚书,但那也是尚书。</p>

    “臣谢殿下隆恩!”</p>

    李凤为脸色涨红,对朱常洵恭敬施礼。</p>

    “免了,卿和许卿二人当精诚协作。”</p>

    “现在孤既然已经之国,那就要设立宗庙,这件事礼部要做好。”</p>

    李凤为和许和华两人齐齐躬身领旨。</p>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朱常洵这么安排也是应有之意。</p>

    虽然,大明福王系,他就是始祖,但宗庙得先建立起来。</p>

    朱常洵此时的心情也不错,一口气又接连任命了其他五部的尚书。</p>

    无一例外,所有人都是原本福王府的属官。</p>

    这一下子,大厅内顿时变得喜气洋洋。</p>

    黄永申等朱常洵将这些事都安排好后,这才站出来,面色严肃的对其拱道:“殿下,臣有本奏。”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