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子两人站在銮驾上,朱由检环顾一眼密密麻麻跪在那里的文武大臣,以及士绅百姓们,抬虚扶道:“诸卿免礼!”</p>
“臣等谢陛下!”</p>
群臣谢恩后,这才纷纷起身。</p>
朱由检父子则是在露了个面后,就掉头登上了德胜门的城头。</p>
与此同时,此次进京领功受赏的诸将,也都接到了皇帝和太子亲至的消息。</p>
“冠军侯,我们得加快速度了,可不敢让陛下等久了。”</p>
一脸喜意的宁远总兵祖大寿,对曹变蛟拱建议道。</p>
“祖总兵这是急着封爵呢吧?”</p>
心情同样不错的锦州总兵赵率教,笑着对祖大寿揶揄道。</p>
闻言,祖大寿神色一肃,连连摆道:“赵总兵,可千万不要这么,这次平定建奴,祖某可以是寸功未立,安敢言封爵之事?”</p>
他这话一完,曹变蛟也轻轻叹了口气。</p>
不只是祖大寿,他这位冠军侯,这次也没能赶上和建奴的大战。</p>
一旁的孙继浚笑道:“祖总兵,你和冠军侯不是还抓了一名建奴的大汗吗?”</p>
祖大寿有些懊恼道:“狗屁的大汗,就是一条丧家之犬罢了。”</p>
几人着话,队伍已经距离德胜门越来越近。</p>
礼部的官员担任引导官,引领凯旋大军继续前进。</p>
在距离德胜门五里的地方,被朱由检赶出来的皇太子朱慈煌,身着号的武弁服,在一众低阶文武官员的簇拥下,站在官道的最中间。</p>
随着礼官的高喊声,曹变蛟、毛文龙、祖大寿、曹化淳等人皆翻身下马,躬身行礼道:“臣等参见太子殿下!”</p>
身后的一众将士们,也都齐声大喊道:“参见太子殿下!”</p>
声音逐渐传递,响彻云霄。</p>
幸亏朱慈煌经常出入亲军的校场,不然还真受不了这么的动静。</p>
朱慈煌板着脸儿,一本正经道:“诸位卿家免礼。”</p>
“臣等谢殿下!”</p>
一众勋臣武将大声谢恩后,这才直起身来。</p>
队伍在朱慈煌的亲自引领下,</p>
继续前行。</p>
差不多到了中午,前军终于抵达了德胜门。</p>
来宗道这位礼部尚书,亲自担任礼官,朗声喊道:“诸将觐见!”</p>
众人齐齐对着城头上的朱由检施礼道:“臣等参见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p>
朱由检目光如电,一一扫过最前面的勋臣和总兵、指挥使们,抬道:“诸卿免礼!”</p>
“诸卿免礼!”</p>
城头上的锦衣卫们,大声的喊道。</p>
接下来一番繁复的礼仪后,诸将这才随着朱由检的銮驾,经德胜门进入了城内。</p>
至于凯旋的大军,</p>
则被兵部安置在了城外的军营。</p>
皇极殿。</p>
朱由检端坐在御座上,</p>
看着面前的诸位将士,笑道:“本来应该在战后,朝廷就要对诸军论功行赏的,但奈何江南不稳,朕不得不亲自南下,以至于耽搁了对诸军的封赏。”</p>
“诸卿莫要怨朕才是。”</p>
“臣等不敢!”</p>
曹变蛟等人赶紧躬身道。</p>
朱由检微微颔首,继续道:“诸卿长途奔波,都先去休息,今晚朕在皇极殿设宴,为诸将士庆功。”</p>
</p>
“臣等谢陛下!”</p>
群臣再次见礼,朱由检在他们的恭送声中,起身离开了皇极殿。</p>
是夜,皇极殿灯火通明。</p>
虽然大宴仪的规矩繁多,让这些武将们很是不舒服,但朱由检却并未将之简化。</p>
信不信,你要是将这些繁复的礼仪给简化了,最不高兴的,就是这些浑身难受的武将们。</p>
一场酒宴,整整进行了半夜的功夫才结束。</p>
待酒宴结束,朱由检也感觉有些微醺。</p>
在方正化和王承恩等一干内侍、宫人的簇拥下回到乾寝宫,朱由检的面色一肃,对方正化问道:“黄永申到哪里了?”</p>
“回皇爷,远洋舰队已经抵达天津,</p>
不日就会进京。”</p>
朱由检闻言,微微颔首,伸道:“将题本拿来朕看看。”</p>
方正化赶紧从自己怀里,取出一份题本,双呈递给朱由检。</p>
刚才酒宴正在进行的时候,方正化就接到了天津送过来的急报。</p>
不敢耽搁,立即将消息秉奏朱由检。</p>
当着群臣的面,朱由检也不好细问,一直拖到了酒宴结束,这才认真的看起黄永申递上来等的题本。</p>
方正化和王承恩两人,一脸担忧的看着朱由检,生怕是海上出事了。</p>
半晌后,朱由检这才将题本放下,轻叹一声道:“黄永申和郑芝龙还是有些着急了。”</p>
“皇爷,可是海上出事了?”</p>
毕竟事涉自己的徒弟,方正化心翼翼的问了一句。</p>
朱由检也没瞒他,缓缓摇头道:“没有,也不算是出事,吕宋的西班牙人,被黄永申领兵击败了。”</p>
“还联合福建水师,击败了南海海盗和荷兰人,现在荷兰人已经被驱除出东番岛。”</p>
方正化听后,这才放下心来。</p>
思虑片刻,朱由检又对王承恩吩咐道:“传旨礼部和有司,准备迎接远洋水师的将士们吧。”</p>
“好歹也是扬威与域外,朝廷不能苛待了他们。”</p>
王承恩躬身应道:“臣遵旨。”</p>
</p>
原本应该第二天就进行的封赏,因为黄永申的回归,不得不又往后拖延了几天。</p>
黄永申想在京城过重阳节的想法,最终还是破灭了。</p>
等水师的将士们返回京城时候,时间已经来到了九月中旬。</p>
乾清宫。</p>
朱由检听完黄永申的讲述后,也缕清了事情的前因后果。</p>
“你们这次做的不错,但就是有些着急了,朝廷现在还没有那么多精力,去经略南洋。”</p>
“耽罗岛的诸王,早已厉兵秣马,准备渡海东征扶桑。”</p>
“漠南的土默特和鄂尔多斯,最近也不甚安稳。”</p>
“除此之外,还有乌斯藏和朵干,至今没有好消息传回来。”</p>
“这个时候再和荷兰人翻脸,朝廷的压力会很大。”</p>
朱由检原本想的是,先将西班牙人给驱除出南洋,对盘踞在东番和苏门答腊、巴达维亚等地的荷兰人,施行绥靖政策,现在看来是不行了。</p>
黄永申闻言,赶紧跪地请罪道:“臣误了皇爷的大事,还请皇爷治罪。”</p>
朱由检摆了摆道:“错不在你,远洋水师和京城沟通不畅,这也是没办法的事,你身为总兵官,自然有临决断之权。”</p>
“臣臣”</p>
“好了,起来吧,回去准备准备,明日和征辽将士一起领功受赏。”</p>
“臣谢皇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