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前的宫人抬上来一只几乎人高的黄绫锦盒。</p>
盒子本身便价值不菲。</p>
是极其稀少的南海沉香木整块雕刻而成。</p>
上嵌玳瑁珠宝,描金绘凤。</p>
两个宫人将盒子平放端好,御前大太监曹滨之下的另一个首领太监,笑眯眯又心翼翼地,跪在地上,打开了锦盒。</p>
盒盖掀开的一刹那。</p>
珠光宝气,明晃晃闪了满殿人的眼。</p>
“启禀太后娘娘,这是由极品的上古犀角,配以上古象牙,制作而成的云纹灵宝如意。上头镶嵌着翡翠、羊脂玉、水晶、玛瑙、珊瑚、赤金、琉璃、砗磲等八种珍宝,都是贡品中精挑细选的珍品。</p>
陛下早在一年前就命内务府造办处着寻找珍惜材料,找到了材料又挑选匠人,乃是十八为能工巧匠,雕了半年之久,才做成了这样一柄如意。</p>
上面的蝙蝠、寿桃、蓬莱仙岛那是栩栩如生,您老人家瞧瞧,这是陛下祝您福寿绵长的一片心意!”</p>
太监很会话。</p>
顿时引发殿中阵阵赞叹。</p>
赞如意的,赞材料的,赞雕工的,当然最多的还是称赞帝王孝心。</p>
大殿里一片嗡嗡嗡。</p>
太后瞧着那硕大的如意,却是并没有多高兴。</p>
脸色清淡,只略略点了点头。</p>
方才还称赞“皇帝有心”,这时候,却一句话都没。</p>
嫔妃席上,许多宫妃也是大开眼界,特别是位份不高的嫔妃们,没见过太多好东西,顿时被这极尽奢华的如意吸引住了,目不转睛地看。</p>
吴想容身后坐着秋常在。</p>
悄悄地问:“吴姐姐,这么大的如意,能用来做什么呢?”</p>
吴想容微微偏头,声告诉她:“什么用也没有,摆着看吧。”</p>
“摆在慈云宫里?”</p>
应该挺占地方的。</p>
吴想容用帕子遮住自己撇下的嘴角,“太后不稀罕,怕是不会摆!”</p>
秋常在还没理解,兀自在:“如意用来安枕最好,要是这如意再做一点,太后兴许能放在寝宫。”</p>
吴想容噗嗤笑了。</p>
“你也信它能安枕?姐姐教你,你听着,这东西没那么高贵,它原本就是个痒痒挠。”</p>
秋常在微怔。</p>
吴想容在芷书去长乐宫的时候,一直紧张盯着仙月宫这里的局势,精神紧绷了半天,这时候看事情告一段落,才暂且放松些许。</p>
乐得跟人聊聊天。</p>
便歪了身子凑更近一些,声告诉秋常在:</p>
“上古时候这东西就有了,听书里有记载呢。它啊,形状弯弯的,带个头,是人们用来搔背的,有个诨名叫做不求人。估计那时候的人洗澡少,身上总痒痒,必须得时常挠一挠。</p>
听后来啊,文人墨客拿着它谈讲学问,除了随时能伸到后背挠痒,还能在上头写些东西,当是笔记。咱们现在当官的上朝拿的笏板,就是这东西演化出来的。</p>
它挠痒的用处呢,就演化成了如意。放卧房枕边,随时备着搔痒,时间长了便有个文雅的法——安枕。安什么枕,不过是痒了挠一挠,就安了!”</p>
秋常在听得一愣一愣的。</p>
“姐姐真有学问。”</p>
吴想容得意:“学问不敢当,杂七杂八的东西我都略懂些。”</p>
“那陛下送太后这么大一个痒痒挠”</p>
“哎,倒也没这么粗俗。从大梁朝之前的朝代起,如意就越来越奢华了,珍珠玉石做出来,挠痒痒在其次,主要是好看。咱们太祖爷可喜欢赏朝臣如意了,一来二去,这东西谁还在乎它能不能挠痒,就是贵重的礼品。”</p>
秋常在恍然点头。</p>
原来是这样。</p>
她当年得宠的那一段时间里,也得过陛下赐的一柄的玉如意。</p>
</p>
现在还在柜子里珍重放着呢。</p>
“可太后为什么不喜欢?”秋常在还有不解。</p>
就算吴想容不告诉她,她自己都看出来太后确实不大稀罕这东西了。</p>
“哦,这个么”吴想容用帕子按了按脸颊上的香粉,决定不实话,“可能是嫌太奢华了?”</p>
恰好这时候太后开腔。</p>
当众责怪皇帝不知节俭。</p>
费了那么多珍珠宝石,做这么个华而不实的东西。</p>
“四处有天灾,还有兵祸未平,哀家看着这如意,实在有些心痛啊。”</p>
秋常在便信了。</p>
吴想容坐正了身子,暗暗垂了眼睛。</p>
她是不如昭妹妹樱妹妹聪明,可也不傻。尤其跟了皇帝这么多年,还能不知道他最忌讳什么。</p>
皇帝最讨厌被人强行压制嘛!</p>
太后今天在殿上,可没少给陛下添堵。</p>
看情形,这矛盾大概不是一天两天了。</p>
那么陛下送这么个礼,可就有点门道</p>
如意安枕,是让太后好好睡觉休息,别多管闲事。</p>
痒痒挠,是让太后闲了没事自己挠痒痒,“不求人”,也别“扰人”。</p>
做得这么奢华,或许是表示,只要您老人家安安静静颐养天年,朕就保您晚年富贵无忧?</p>
吴想容暗暗咂摸猜测着。</p>
心想等见着绯晚和芷书,得让她们,自己猜得对不对。</p>
“主,长乐宫事发,贤妃娘娘暂时无事,不过樱主刚才被太后贬为庶人,打入冷宫了。”</p>
侍女金蟾接到了外头传来的最新消息,悄悄耳语。</p>
吴想容身子一震。</p>
难以置信地看向主位上的太后。</p>
老太太想干嘛?</p>
还嫌今天惹陛下不够呢?</p>
就见皇帝,太后五十大寿,寿礼必须集天下珍宝于一物,再奢华也应该。</p>
太后却不以为然。</p>
当众决定,要把那柄硕大的如意拆了变卖,换成金银,送到江南去赈灾。</p>
忠清伯立刻跟风,为江南捐了八百两银子。</p>
陆续有人朝臣或命妇站起来,凑趣捐钱捐物。</p>
没多久,竟集了几万两赈灾银。</p>
虽然对赈灾来,这钱杯水车薪。</p>
但数目也不算少,若传出去,太后寿宴不收礼,反率领群臣为赈灾募集几万银钱</p>
真是贤良啊!</p>
“太后体恤百姓,是国家之福,朕替天下子民多谢太后!”</p>
皇帝自始至终没反对,最终还含笑赞许。</p>
吴想容望着皇帝,却觉得后背凉飕飕的。</p>
缩了缩身子,她闷头吃菜。</p>
决定接下来老实猫着,猫到寿宴结束。</p>
“陛下,臣妾也有一礼,敬献太后。”</p>
席间,站起了庆贵妃。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