僧人劝她报官调查,或许能尽早找回女儿,毕竟寺庙里虽然人来人往,但晚上能在香客厢房接近虞夫人的,毕竟是少数。</p>
让公差把相关人等拘起来讯问,也许能查出不妥。</p>
虞夫人却道:“这孩子是在庙里生的,也是在庙里丢的,不定是冥冥之中佛祖的安排,我和这孩子的缘分就这么几天。万事不可强求,我会尽力去找,但找不到,也是天意。”</p>
她拖着生产完还没休养好的身子,爬了几天山,到处找,没找到。</p>
便在佛前给女儿点了一盏灯。</p>
祝孩子早登彼岸。</p>
还捐了一大笔香油钱。</p>
然后就离开了寺庙。</p>
虞夫人身边一个老嬷嬷倒是比虞夫人还悲痛,没跟着下山,当天跳崖死了。</p>
当时的知客僧觉着虞夫人不近人情,难以理解,主持告诉他:“世上万般,皆有缘法,她不强求,我们也不可强求。便是女婴找到,回到虞家,也未必是福。”</p>
寺里的僧人们在虞夫人走后,又连接找了一些日子,山前山后翻了好几遍也没找到,这才渐渐罢了。</p>
后来倒是听,虞家又抱养了一个女婴。</p>
虞夫人对女婴极好。</p>
僧人们见过各种各样的香客,虽觉得虞夫人心思奇怪,但还有很多人比她更奇怪,时间久了,此事也就不提了。</p>
“这些事,都是贫尼后来和寺中老僧相遇,闲聊谈起,才些微知晓的。贫尼十八年前不知虞夫人丢女,寺中僧人们也不知道,那女婴就在贫尼身边。”</p>
惠真起来,颇为感叹世间因缘。</p>
当时的惠真,在距离那座寺院几里路的另一个山洼居住,刚跟着废旧庵堂的老尼剃度出家。</p>
有天,忽然村里的猎户送来一个女婴,是山上捡的。</p>
女婴看起来刚出生不久,身体虽弱,襁褓和衣服都很精致,不是寻常人家能有。</p>
惠真师徒两个慈悲为怀,收养了女婴,以米汤哺育,一面托人去城里打听谁家丢了孩子。</p>
几个月没打听到,女婴却渐渐长大,身体也不是很弱了。</p>
恰好有相熟的香客要收养女孩子“招弟”,惠真师徒知道对方是向善之人,便把女婴交给了对方。</p>
女婴随着那对年轻夫妇在京城里生活,夫妇摆摊维生,女婴便被放在摊子旁边躺着,虽然风吹日晒,可有父母逗弄喂养,夫妇俩盼儿子,待她却也不错。</p>
惠真有次路过那摊子,见女娃日渐长大,拿着拨浪鼓坐在养父编的摇车里开心地笑,便彻底放心。</p>
女娃两岁左右时,夫妇俩回乡奔丧,再没入京。</p>
等惠真再见到绯晚时,已经是十几年后,绯晚当丫鬟都好久了。</p>
惠真那时候,老尼师父早已坐化,她进了城里的庵堂,当了寺监。偶然看到前去拜佛的绯晚,认出她腕上浅淡的蜻蜓形状胎记。</p>
很淡很淡,几乎接近皮肤颜色的胎记,也许不能明什么。</p>
但绯晚的眉眼依稀有幼时影子。</p>
再询问她出身来历,听到她讲出养父母的名讳,惠真便确定了是她。</p>
何况,她一直带着时候襁褓料子做的随身荷包,惠真认识那襁褓。</p>
惠真当时已经知道虞夫人丢女的事,于是带着绯晚去了虞家。</p>
当时虞夫人一眼认出了襁褓布料。</p>
也记得绯晚腕的胎记。</p>
“贫尼当时只当骨肉相聚是喜事,谁知”</p>
后来她收到绯晚悄悄托人送的信,在虞家过得不好,想要跟她出家。</p>
她为此特意去虞府拜访。</p>
却被虞夫人冷淡打发了。</p>
“主如今成了宫里尊贵的人,也算是苦尽甘来。”惠真念了句佛号。</p>
</p>
绯晚合十还礼。</p>
“多谢师父只是,我还是不敢相信,自己是虞家的女儿”</p>
她欲言又止,静静落泪。</p>
惠真道:“相貌胎记和襁褓,贫尼都记得。您的养父母名讳,跟贫尼师父当年交付女婴的夫妇相同。所以贫尼相信您九成是虞家女儿,剩下那一成,只是念着天下之大的巧合,兴许在您故乡的同州同府,有一对同名姓的夫妇,也收养了一个有蜻蜓胎记的女婴?”</p>
谁都知道这种巧合几近于无。</p>
贤妃在旁击掌:“如此来,昭妹妹一定是侍郎府的嫡出姐了!”</p>
又困惑:“可既然如此,为什么虞家不认昭妹妹?让她在府里宫里当婢女,在寿宴上还公然否认,这似乎不合常理。”</p>
惠真道:“贫尼所言,可在佛祖面前发誓,无一字虚言。只是昭主养父母已逝,贫尼师父也早已坐化,当年捡女婴的村中猎户现在不知是否健在,一时却也没有人证。虞府若不认昭主,贫尼并无办法。”</p>
“陛下,叫虞大人或虞夫人进宫,问一问?”贤妃试探。</p>
萧钰沉了沉脸色。</p>
只有惠真一面之词。</p>
没有人证,也没有物证。</p>
所谓襁褓布料,算不得什么。</p>
若是虞忠夫妇惠真认错了人,也没人能证明,绯晚就是虞家女。</p>
只是</p>
到底,绯晚是不是虞家女,并不要紧。</p>
她来自张家李家还是虞家,他都喜欢。</p>
此事的关键是,谁要烧死惠真?</p>
“贤妃,你宣惠真进宫,想必对庵堂之火,也有些了解了?”</p>
萧钰淡淡问道。</p>
贤妃眼底划过几分得意,随即用盈然笑意掩饰住。</p>
“回陛下,来也巧,不定是太后福泽庇佑,京兆府的公人日夜调查,在找到惠真没多久,也找到了放火的人。只是府衙的口供卷宗等,就不是臣妾能观看的了,还请陛下宣京兆府尹细问。”</p>
“那就宣。”</p>
萧钰一声吩咐,曹滨立刻出去传旨宣召官员。</p>
长乐宫是内宫,萧钰起身离开,前往辰乾殿接见臣子。</p>
贤妃自然带着惠真跟随在后。</p>
绯晚作为当事人,也要到场。</p>
御驾之后,贤妃仪仗,还有绯晚的软轿,宫人簇拥,队伍浩浩荡荡。</p>
一时惊动了宫中不少人。</p>
于是,到了晚上,绯晚留在辰乾殿伴驾之时,宫中各处已经得到了消息。</p>
京兆府查明,太后寿宴当日,某街某庵的大火乃是人为纵火,为的是烧死一个叫惠真的尼姑,嫁祸给虞侍郎杀人灭口。</p>
为的是,扳倒宫中新宠昭容华。</p>
而从那纵火之人顺藤摸瓜查出来的,幕后主使竟是皇后娘家一个亲戚府里的管家!</p>
“陛下,皇后娘娘求见。”</p>
曹滨心站在内殿门外,轻声禀报。</p>
绯晚正在给皇帝篦头发,立刻放下了篦子,“嫔妾告退。”</p>
腕子却被皇帝拉住。</p>
“你不必走。”</p>
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