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小说 > 其他类型 > 重生破案:我的眼睛能锁定凶手 > 第576章 红蜘蛛(7)
    叶默低头沉思片刻,又问道:“那在周边排查过程中,有没有调查过近期突然离职或者消失的外来务工人员?”</p>

    李静微微皱眉,随后回答道:“我们之前重点排查了抛尸现场周边的居民和商户,对外来务工人员集中的工厂、工地进行了调查,对所有离职,旷工,未结工资的外来务工人员都查过,但都一无所获,叶队你认为,被害人有可能是外来务工人员是吧?”</p>

    叶默目光坚定地点点头:“有这个可能性。你想,两名死者失踪这么久无人报警,极有可能他们本身就是外来人员,在本地人际关系简单。凶也有可能是外地人,但常年居住这边,熟悉周边环境,作案后选择快速逃离,利用自己流动性大的特点躲避追查,。”</p>

    李静眼睛一亮,当即表示:“叶队,我这就安排人去重新梳理外来务工人员这块的线索,再次对近期离职、突然失联的人员进行详细排查。”</p>

    年后开工,被害人如果是这边的务工人员,这时候还不来上班的话,肯定也能够查的到。</p>

    着,她便拿起,迅速拨通了同事的电话,简洁明了地布置起新任务。</p>

    叶默则再次将目光投向那些现场照片,眉头紧锁。</p>

    他总觉得遗漏了什么关键线索,虽然整个案件看似毫无头绪,但在他丰富的刑侦经验里,任何一个看似平常的细节都有可能成为突破口。</p>

    “李静,这些黑色垃圾袋,你们有调查过来源吗?”叶默突然问道。</p>

    李静愣了一下,随后回答:“调查过,这种垃圾袋在市面上非常常见,各个超市、卖部都有售卖,和行李箱一样,很难追溯到具体购买者。”</p>

    叶默没有就此罢休,他仔细端详着垃圾袋的照片,发现垃圾袋上似乎有一些模糊的污渍。“这些污渍,法医有检测过成分吗?”</p>

    李静连忙翻开勘查报告:“有检测,不过大部分是生活垃圾的污渍,没有发现特别有价值的线索。”</p>

    听到这句话,叶默随后皱起了眉头。</p>

    看来这件案子的确有些复杂。</p>

    并不能责怪当地警方办案不够认真。</p>

    基本上叶默能想到的侦破段,当地警方都已经试过了。</p>

    当然,这可能也并不是一起高智商犯罪。</p>

    凶甚至也没有很强的反侦察能力。</p>

    但凡发现这个行李箱的时间早一些,案子都不会拖到现在。</p>

    市桥河涌周围到处都是监控,要不是因为过了时效,只需要查监控就能直接找到嫌疑人。</p>

    可偏偏发现行李箱的时间距离抛尸时间太久。</p>

    加上被害人失踪三个月,也没有家属报警。</p>

    种种因素加起来,这才造成了此案一直无法告破的原因。</p>

    一般来,被害人失踪家属不报警,通常有以下两点。</p>

    第一,凶利用被害人的,继续和其家人保持着联系,只不过基本上都是以短信为主,不会接打电话等暴露自己身份。</p>

    第二,那就是被害人基本上没有社交关系,身边没有亲人也没有朋友,甚至也没有工作。</p>

    当然,第一种情况通常不到三个月就会露馅,察觉到不对劲的家属不可能不会报警。</p>

    所以,叶默更倾向于第二种。</p>

    他认为,两名被害人大概率是那种有着自己独特圈子的人群。</p>

    平日里基本上不出门,也不需要去单位上班。</p>

    而根据当下社会环境来看,这两名年轻人,极有可能是通过电脑络的方式赚钱,本身也有着自己的络圈子,因此才会和现实社会脱轨,以至于失踪三个月也没有人报警。</p>

    考虑到现在时间不早了,叶默决定在明早开完会之后,亲自前往案发现场走访调查一下。</p>

    于是,在了解清楚案子细节之后,叶默便让李静下班回去了。</p>

    翌日一早,叶默和负责此案的刑警进行工作对接,并且和专案组在会议室里进行了一番讨论。</p>

    会议结束之后,叶默在李静的带路下,来到了案发地点。</p>

    市桥河涌桥底,叶默站在当初发现行李箱的位置,目光缓缓扫视四周。</p>

    尽管案发已过去许久,现场早已被清理,但叶默试图凭借自己的经验,从环境中捕捉到那些被遗漏的蛛丝马迹。</p>

    李静跟在叶默身后,看着他专注的模样,心中不禁对这位来自安京的刑侦高又多了几分期待。</p>

    叶默蹲下身子,仔细查看地面,口中喃喃自语:“凶选择在桥底抛尸,明他对这里的环境应该会很熟悉,知道这个地方相对隐蔽,平日里路过的人较少,可有一点不对劲你,那就是他为什么没有将行李箱扔进河里,而是随意放桥底下的垃圾堆旁呢?”</p>

    李静在一旁思索片刻后回答道:“叶队,会不会是因为当时凶时间紧迫,来不及处理,又或者是在他抛尸的时候,有路人经过,所以匆忙扔下就走了?”</p>

    叶默微微点头,没有话。</p>

    他的目光落在不远处的一条道上,道蜿蜒曲折,通向一片老旧的居民区。</p>

    “李静,这条道通向哪里?案发后,你们有对这片居民区进行过深入排查吗?”叶默指着道问道。</p>

    李静连忙回应:“这片居民区大多住着一些本地的老年人和外来租客,案发后我们进行了排查,但没有发现什么可疑情况。”</p>

    闻言,叶默蹲下来看了看天桥底下的泥土。</p>

    “行李箱底部四个轮子上的泥土,有没有做过检测?”</p>

    “检测过了,行李箱上的泥土,和这里的土壤成分完全一致。”</p>

    听到李静的回答,叶默仔细思索了一下。</p>

    “对了,这个地方平时基本上都没人来的吗?箱子在这个位置这么久,按理不可能一个多月才被人发现。”</p>

    “这个位置是一个废弃河涌桥底,河涌里的水又黑又臭,基本上不会有人来。”</p>

    “既然没人来,那照片上桥底下这些垃圾是怎么回事?”</p>

    “这是很久以前这周围居民留下来的,我们走访调查过,根据周围居民所,这个河涌废弃之前,里面的水相对还是比较清澈的,桥底下非常适合钓鱼,然而从去年一月份开始,由于市政规划,河涌上下游都被截断,这里就成了一条垃圾水渠,也就没人会来钓鱼了。”</p>

    “那现场的那些垃圾,有没有带回去?”</p>

    听到这句话,李静顿时愣了一下,随后连忙摇了摇头。</p>

    “我们认为这些垃圾不可能是凶留下来的,所以并没有带回去做检验。”</p>

    </p>

    听到这个回答,叶默随即来到天桥底下,戴着套在周围那些遗留的垃圾里翻找起来。</p>

    见到叶默这个奇怪的举动,李静有些不理解。</p>

    凶将行李箱扔在此处,是绝对不可能留下什么垃圾的,现场但凡有一根烟头,他们都带回去了。</p>

    然而现场的垃圾,大部分都是一些钓鱼的饵料,还有以前居民扔在这里的生活垃圾。</p>

    把这些垃圾带回去化验,实际上就是多此一举,反而会让工作更加繁琐。</p>

    然而,随着叶默在垃圾里翻找,很快他就找到了一个透明的塑料包装袋。</p>

    见到叶默仔细看着这个包装袋,李静也颇为不解的走了过来。</p>

    “叶队,你这是发现什么不对的地方了吗?”</p>

    闻言,叶默随即开口道:“这是美焙乐的全麦面包包装袋,生产日期是200年2月4号,保质期为天,也就是,这个包装袋,是2月4号至2月号这几天留在这里的,而案发时间在2月20号,根据尸体腐烂情况法医推断被害人遇害时间已经有一个多月,可为什么这个面包的主人,却没有发现这个行李箱呢?又或者,他明明发现了这个行李箱,却为什么不报警?”</p>

    听到这句话,李静一下子就愣住了。</p>

    “行李箱的口子是打开的,这也印证了之前的观点,出租车司赵健,并不是第一目击者。”</p>

    “所以,这个面包包装袋的主人,存在着很大的问题。”</p>

    听着叶默的分析,李静很显然有些震惊。</p>

    这时候,叶默继续开口道:“美焙乐面包店,是你们本土的自主品牌,会将这个包装袋遗留在这个位置的人,基本上不可能是外地人,甚至,他就是这附近的居民,你想想,什么样的人,会在这个地方吃面包?”</p>

    “这个我还真想不到,我们也调查过,这个天桥一直以来都没有流浪汉住,要是流浪汉从垃圾桶里捡来的面包,也不过去。”</p>

    听着李静所,叶默继续查看其他垃圾的生产日期。</p>

    很快,他找到了一包蓝鲫牌的钓鱼饵料,上面的生产日期,是200年9月6日。</p>

    虽然是在被害人遇害之前生产的,但这种饵料只要不开包装,保质期长达一年。</p>

    也就是,李静之前所的一月份之后,钓鱼人不来这个地方的理论不成立。</p>

    “走,去附近的面包店看看。”</p>

    完,叶默将这两个包装袋装进证物袋中,随后离开了现场。</p>

    李静按照叶默所,带着他开始排查这附近的美焙乐面包店。</p>

    很快,两人在光复路找到了一家连锁面包店。</p>

    也是这片区域,唯一的美焙乐面包店。</p>

    此时的面包店里没有什么客人,两名店员正在百无聊赖地整理着货架。</p>

    叶默和李静走进店内,店内弥漫着烘焙食品特有的香气。</p>

    叶默径直走向收银台,向其中一名店员出示了证件,温和地问道:“你们好,我们是番石区公安局的,正在调查一起案件。想向你们了解一下,去年2月4号到号这段时间,有没有见过一个经常来买全麦面包,然后往市桥河涌桥底方向去的人?”</p>

    两名店员对视一眼,露出困惑的表情。</p>

    其中扎着马尾辫的年轻女孩想了想,道:“警官,每天来店里买面包的人太多了,时间又过去这么久,我们实在记不太清啊。而且去河涌桥底方向的人也不少,我们不太确定您的是哪一个。”</p>

    “这个人是个钓鱼爱好者,可能会提着钓箱之类的渔具过来买面包,你们仔细回忆一下。”</p>

    听到这句话,马尾辫的年轻女孩立即回答道:“是有这么一个人,每次去钓鱼之前,都会过来我们这儿买点面包牛奶之类的。”</p>

    听到这句话,叶默连忙询问道:“这个人多大年龄,身高体重大概是多少?”</p>

    “看起来三十岁左右的样子,身高一米七左右,瘦瘦的,估计一百一十斤左右,基本上每周都要过来一两次,每次都拎着大包包的钓鱼用具。”</p>

    “他是步行去钓鱼,还是有什么交通工具?”</p>

    “骑自行车去的,我也真佩服这个人的毅力,晒的跟个黑鬼一样,还天天去钓鱼。”</p>

    “这个人最近一次来买面包是什么时候?”</p>

    “上周吧,周六。”</p>

    “你们店的监控还有记录吗?”</p>

    “有的,我们的监控保存七天。”</p>

    “那太好了。”叶默眼中闪过一丝欣喜:“麻烦你帮我们调一下上周六的监控,从早上开始,重点留意那个符合描述的顾客进店的画面。”</p>

    马尾辫女孩连忙走到收银台后的电脑前,熟练地操作起来。</p>

    不一会儿,屏幕上出现了店内上周六的监控画面。</p>

    叶默和李静紧紧盯着屏幕,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p>

    很快,画面中出现了一个三十岁左右、身高一米七上下、身形偏瘦的男子,他穿着一件洗得有些发白的蓝色工装外套,背着一个鼓鼓囊囊的钓鱼包,里还提着一个旧钓箱,走进了面包店。</p>

    “就是他!”店员随后看着叶默开口道。</p>

    叶默微微点头,眼睛紧紧盯着男子的一举一动。</p>

    只见男子在店里挑选了几个菠萝面包和一盒牛奶,付完钱后便匆匆离开了。</p>

    叶默让店员将这一段监控画面截取下来,并保存好原始视频文件。</p>

    “对了,你们知不知道他一般都去哪里钓鱼?除了买面包,他还跟你们交流过其他事情吗?”叶默继续问道。</p>

    这次,另一位店员,一位中年大姐开口了:“他好像就去市桥河涌那边钓鱼,交流的话,也就是每次买东西的时候简单几句,没过什么特别的。哦,对了,有一次他他在附近的工地干活,有时候工期紧,好几天都没时间来钓鱼。”</p>

    叶默和李静对视一眼,看来这个钓鱼男子与案发现场的关联愈发紧密了。</p>

    他们向店员道谢后,离开了面包店。</p>

    接下来,就是找到这个经常买面包的钓鱼人。</p>

    他有可能就是行李箱的第一目击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