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小说 > 都市言情 > 丹娘 > 第745章有条有理地反驳回去
    大约是瞧着丹娘没吭声,那声音越发肆无忌惮。</p>

    “旁人家的儿媳待婆母那是恭敬有礼,孝感动天,可沈大人家呢,几个儿媳把婆母欺负得都快过不下去了,也不知是谁在前面领的头,若是叫陛下知晓了,看你还能得意到什么时候!”</p>

    这话已经是指着脸了。</p>

    周大奶奶当即脸色一沉。</p>

    丹娘轻笑着看过去,却在人群中见着了一张熟悉的脸。</p>

    她认得。</p>

    这是与沈夫人交好的太太。</p>

    也不知是哪位府上的,瞧着今日通身气派的模样,定然也不是个好相与的。</p>

    对方辈分比她高,身份又比她重,还有身边好些人帮腔,更是抬出了孝道二字,摆明就是要当众叫丹娘下不来台。</p>

    瞬间,四周鸦雀无声,所有人的目光都落在她们二人身上。</p>

    周大奶奶扯了扯丹娘的袖子,低声道:“不要与这样的人多费口舌,没的气坏了自己。”</p>

    丹娘莞尔:“无妨,我晓得轻重。”</p>

    着,她朝着方才大放厥词的那位太太走近了两步,“这位不知是谁家府上的主母,方才了什么,我一时没听清,可是在我大着肚子来祭祀,是装模作样,还有所冲撞?”</p>

    那人见丹娘居然还敢当众反问,冷笑连连:“难道不是么?谁家大肚婆还整日抛头露面的,也就是你们抚安王府了,我沈大人年纪轻轻的,怎么就这般得圣上重用,原来是家里的大奶奶这般能干,会讨上头的欢心。”</p>

    “这位夫人的话我听不懂,什么叫有所冲撞?”丹娘仿若没听到她刚刚的尖酸刻薄之语,依然笑得轻柔礼貌。</p>

    “哼,你怀着孕,就该避开红白之事。今日是鸣钟祭祀,你这个样子不就是招摇么?好让大家都知道你们抚安王府忠君!”那妇人着,翻了个漂亮的白眼。</p>

    这话一出,四周有些窃窃私语。</p>

    显然,大家都下意识地认同这妇人的话。</p>

    丹娘不以为然,微微昂起下巴:“得好,这位夫人果然深谙内宅妇人的生存之道。若是往常,我必然会认定你这话得没错,可今日——”</p>

    她顿了顿,声音微微一颤,“是为皇后娘娘鸣钟祭祀的大日子。中宫乃***,我朝痛失***乃国丧,又岂能与一般门户的红白之事相提而论?”</p>

    “我以为,此番前来是为表臣子臣妇的一片心意,是为人臣子臣妇应当的本分!我肚子里的孩子没这个缘分亲眼见一见皇后娘娘的凤仪,今日前来也算一表我们沈家的遗憾。”</p>

    “怎么在您的口中,这就成了冲撞了?”</p>

    丹娘眉尖微蹙,“不知您的是指替皇后娘娘鸣钟祭祀冲撞了我肚子里的孩子,还是我肚子里的孩子冲撞了皇后娘娘?”</p>

    一番话,掷地有声,瞬间让对方张口结舌,哑口无言。</p>

    她又步步紧逼,“方才您那样嘲讽什么尽忠,我也不明白了,难不成您府上觉得忠君二字是很可笑的事儿,所以才会这般不屑一顾么?”</p>

    那妇人听到这儿,冷汗都下!!”</p>

    这可是皇宫。</p>

    多少双眼睛看着,多少对耳朵听着。</p>

    若是忠君都成了笑话,那她家里头一个就会被敲打。</p>

    她刚刚不过是想借着孝道嘲讽丹娘两句,没想到这瞧着年纪轻轻的沈家大奶奶竟然这般厉害,三言两语就捉住了她话里的破绽,来了个四两拨千斤。</p>

    丹娘知道这是什么地方,也不好太过了。</p>

    她福了福,笑得温婉:“原来您不是这个意思,是我会错意了。”</p>

    直接给了个台阶下,那妇人哪有不下的道理,忙强忍冷汗津津,也了两句场面话,总算将这一回圆了过来。</p>

    一场风波就此平息。</p>

    时辰已到,鸣钟祭祀开始。</p>

    好一番折腾后,众人终于能暂且喘口气。</p>

    </p>

    周大奶奶凑到丹娘耳边低语:“你方才真是吓死我了,我还以为你真会跟那人吵起来。”</p>

    “怎么会呢。”</p>

    也不瞧瞧这儿是什么地方。</p>

    丹娘就算再莽撞,也不至于挺着大肚子在皇宫里的祈福殿上跟人家闹翻天。</p>

    她有分寸的。</p>

    周大奶奶松了口气:“也亏得是你,脑筋转得快,换一个人这哑巴亏是吃定了,你家婆母”</p>

    她顿了顿,知晓自己是漏嘴了,忙摆摆,“嗐,你如今别想那么多,先安安稳稳地将孩子生下来再。”</p>

    丹娘莞尔:“我也这样想。”</p>

    半日过去,属于丹娘的那一份忠心已经表完了。</p>

    沈寒天还在忙活,她独自乘着马车回去。</p>

    回到府里,王氏迎了上来,见长嫂平安无事,面色红润,神态自若,便松了口气。</p>

    丹娘问起了松哥儿的学业。</p>

    王氏自嘲笑道:“孩子如今还,我呢虽在闺阁中读过几本书,不叫做个睁眼的瞎子,但要给孩子启蒙,还是太勉强了些。如今也只能教他识得几个字,能看会读罢了,真要起那书本子上的道理,我是一窍不通。”</p>

    “我府上外院有个家塾,你来的时候应该也看到了,不如就叫松哥儿过去跟着读几天书?”丹娘提议道。</p>

    王氏眼前一亮:“当真可以?不过我瞧着那些人都是少年郎了,我跟前这个还呢。”</p>

    “里头有孩子启蒙的。”</p>

    这还是之前沈寒天提起的。</p>

    家塾里头还该有个家学,往后他们家自己有了男孩子也有启蒙的地方。</p>

    后来家学是办起来了,横竖也就一间的屋子,里头坐了十来个差不多年纪的男孩,都是别家府上的公子哥,紧赶慢赶地送过来的。</p>

    别的不,沈寒天状元之名如雷贯耳,且抚安王府上的家塾办学质量高,学生科考成绩好,这一点有目共睹。</p>

    就是再娇宠的人家,也对自己的孩子寄予厚望。</p>

    家学的消息刚传出去,就来了好些人家报名。</p>

    后来还是沈寒天亲自选了一批,成了这家学的第一波学生。</p>

    松哥儿虽,但也能混在后头听个囫囵个。</p>

    就像丹娘的:“不求他现在就能听得懂了,凡事讲究的是个环境熏陶,也不用叫他日日从早读到晚,只消先明白读书重要,养成这个习惯才好。”</p>

    王氏听了,赞同不已。</p>

    丹娘又顺着道:“待明日松哥儿入了家学,你就给太太去一封信。”</p>

    听到这儿,王氏刚刚放下的心又悬了起来。</p>

    只听眼前这貌若春花的年轻主母巧笑嫣然,:“你就松哥儿启蒙求学要紧,是以你要过来陪着一段时日,叫太太安心,不必牵挂。”</p>

    王氏一听,眼前顿时一亮。</p>

    两日后,沈夫人收到了王氏送来的信。</p>

    堂屋里头,丫鬟们都伺候在一旁,一个个屏气凝神,耷拉着脑袋,连眼皮都不敢抬一下。</p>

    沈夫人已经端坐在上首,盯着里那两页信,反反复复看了好几遍了。</p>

    那保养得当的脸上瞧不出喜怒,只有那双眸子越发阴恻恻的,瞧一眼都叫人心头惴惴。</p>

    正气氛凝固着,外头三太太过来了。</p>

    “我嫂子,瑞哥儿媳妇走了有两日了吧?”她进门落座,张口就来。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