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话题早就被沈寒天抛到了脑后。</p>
冷不丁又提起,即便是他都愣了片刻才道:“应当不会。”</p>
“有几成把握?”</p>
“八九成吧。”沈寒天顿了顿,“怎么好端端又起这个?”</p>
丹娘叹了一声,将这几日的遭遇都给丈夫听。</p>
才听了一半,男人就黑了脸:“有人为难你?就因为你得了个诰命封号?”</p>
她托腮,认真地点点头:“谁让你媳妇天生丽质又眼光独到,还运气好呢,这就有人耐不住了。”</p>
着,又是一声长叹,她又道,“你我要不要把琼贵妃的老底给揭了?”</p>
沈寒天立马否定:“你觉着,圣上会不知情?”</p>
夫妻二人陷入了一片长久的沉默。</p>
末了,丹娘幽幽道:“也是难为当今圣上了,什么都知晓,什么都明白,还膈应在心里最后只封了个贵妃的位置给她,怕是皇上也不舒坦吧。”</p>
“东宫之位已经确定,轻易不能动,这也是缓兵之计。”沈寒天淡淡道。</p>
“那那位太子才学如何?”丹娘终于想起问这事儿了。</p>
沈寒天唇边划过一抹轻笑:“太师太傅都围在身边指点,想来应当不差的。”</p>
这话深意重得很,丹娘猜出了些许端倪,便没有继续问下去。</p>
这支插曲于抚安王府来,如同一阵风,吹过也就吹过了。</p>
而此刻,琼贵妃的宫里一片肃穆凝重。</p>
琼贵妃坐在榻上,一身锦缎华服,衬得她越发姿容极盛,雪肤花貌。</p>
她沉着脸,里把玩着一支玉轮,眸光深沉。</p>
她跟前,翁元雁正忐忑不安地坐着。</p>
如今,翁元雁的肚子已经能瞧出显怀的痕迹来了。</p>
清脆的一声响后,翁元雁被惊起,抬眼望着自己的姑姑——原来,琼贵妃刚刚将玉轮不轻不重地丢进了妆屉中。</p>
这玉轮本就用上好的和田玉制成,日常须得轻拿轻放,就琼贵妃这么一下,玉轮上早已裂开了几道,俨然是废了。</p>
翁元雁瞧得胆战心惊,愈发不敢吭声。</p>
“原先还以为你长进了,没想到还是这样沉不住气。”琼贵妃深吸一口气,略带嫌弃道,“就算你如今没有县主之封,你也是本宫的亲侄女,外头谁敢为难你?你偏要这般糟蹋自个儿的威风尊严,用这样门户的段去拿捏她”</p>
琼贵妃着,眉尖愈发紧蹙,“若是拿捏住了也就算了,可不但没有拿捏住,还叫人反将一军——你可知,宁康长公主今日入宫见了太后,紧接着太后就赏了一支凤钗给本宫。”</p>
翁元雁瞬间明白了,满脸惶恐,尤自不安:“不、不会吧只是一支凤钗而已,太后娘娘向来疼姑姑的。”</p>
“那是一支五尾凤钗。”琼贵妃从鼻息深深倒抽一口凉气。</p>
翁元雁脸煞白,顿时不吭声了。</p>
琼贵妃缓了缓,语重心长道:“如今本宫也算爬到这位置上了,就算不是后位,不是皇贵妃,如今这宫中也是第一人了。你又立了功,替圣上解了燃眉之急,本该风风光光的”</p>
“那女人得了诰命,是沈寒天看重她,谁让人家有个好男人呢。”</p>
“可你切莫再犯这样的错了,别没打压成人家,反倒自己得罪了人!!”</p>
“是”翁元雁连忙起身,对着琼贵妃跪了下去,“姑姑息怒,侄女知错了。”</p>
“起来吧,你还怀着身孕,也不必这样多礼。”琼贵妃又命人拿来了一匣子贵重补品药材,让她带回去。</p>
翁元雁感激涕零地收了。</p>
可她还是有些不甘心,迟疑再三,问道:“姑姑,陛下那边当真不能心回意转?”</p>
她问的是自己那丢失许久的县主封号。</p>
就连沈瑞都能得个闲差。</p>
丹娘都成了个正一品的诰命夫人。</p>
</p>
怎么她想回到原本的位置就这么难呢</p>
琼贵妃扶额,强忍怒火:“你若今日不是妾室之身,或许还有可能。别的废话也不用了,道理你自己都明白的,赶紧出宫去吧!”</p>
她也不想再留这位侄女,看见就心烦。</p>
要不是这侄女还有用,琼贵妃连宫门都不想让她踏进一步。</p>
翁元雁没法子,泪水在眼眶里打转,只好福了福回府去了。</p>
马车里,那翁元雁心思烦乱。</p>
回想起自己过来这一步步,总觉得自己的决策没有错,可为什么还是走到了如今的境地?</p>
彩霜忍不住问:“姨娘,宫中贵妃这是什么意思啊为何不能让您得偿所愿呢?”</p>
彩霜早就知晓自己服侍的主子从前可是县主。</p>
她也没少听翁元雁以后云云。</p>
还想着这主子能恢复县主之尊,这样她身为丫鬟,地位也自然能水涨船高。</p>
没想到进宫的次数是比从前频繁了不少,可好消息一个没有。</p>
翁元雁怒道:“什么姨娘!!你忘了我跟你的了?”</p>
彩霜吓了一跳,忙低头改口:“夫人,奴婢错了夫人莫要生气,当心自个儿的身子。”</p>
“哼,妾室又如何”她冷哼,口中呢喃,“我总会找到会的,总会的!!”</p>
这一串风波,最终因宁康长公主入宫告状而告一段落。</p>
众人都瞧得心知肚明。</p>
宁康长公主在太后跟前依然受宠,这位长公主显然与新晋的琼贵妃不对路子。</p>
后来又听,宁康长公主回去后又给自己的儿子纳了两个姨娘。</p>
都是一样家世清白,品貌出众,且读过书的好人家的闺女。</p>
由宁康长公主做主抬进门为妾,这就是实打实的贵妾。</p>
这么一来,钱氏就没功夫把精力都花费在别处,只能一门心思地料理自家的麻烦。</p>
丹娘听后一阵哭笑不得。</p>
这位宁康长公主果真是个聪明人。</p>
不吵不闹,甚至都不闹到琼贵妃的跟前,就把这事儿漂漂亮亮的搞定了。</p>
这气度,这段,真是让人自叹不如。</p>
为着庄子上的事儿忙活,抚安王府、沈府以及宋府的中秋家宴都是草草应付了事的,如今告一段落了,少不得又要补起来。</p>
今年这顿迟来的中秋家宴就安排在抚安王府。</p>
丹娘作为当之无愧的主母,少不得要操持起来,连着摆中午、晚上两顿,看得沈寒天都忍不住心疼她:“实在不行分开就是了,隔一天办一次,也好过你这般劳累。”</p>
“索性一日就办完,也好过叫咱们府里连着两日都累。”丹娘打算一鼓作气。</p>
沈寒天拗不过她,只好从旁协助一二。</p>
只是他在外公务繁忙,很多事情真的心有余而力不足。</p>
中午这顿,是叫上宋府那头的亲眷一齐团聚。</p>
丹娘如今是正一品诰命夫人了,宋恪松欢喜得眼睛都睁不开,看谁都笑眯眯的。</p>
老太太也很给面子,亲自来了抚安王府,一大家子着实热闹欢聚了一番。</p>
只可惜,丹娘想留老太太下来住几日,被宋恪松坚决婉拒了。</p>
到了晚上,这顿家宴就显得没那么亲和热乎了。</p>
主要是沈瑞拉长了一张脸,在这欢喜的家宴之上怎么看怎么别扭。</p>
没等沈寒天一句,他就冷冷来了句:“也不知母亲如今在云州老家过得如何”</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