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迟那时快,傅侧妃立马压住了不安分的薄纱,露出的纤白指微微颤抖,就连戴着的宝石戒指都无法遮挡这心慌的一幕。</p>
丹娘笑了:“离我远一点不好吗,非得凑上前,你知晓我这人的,要是惹了我,保管你今日下不来台。”</p>
傅侧妃——这会儿应该称她一声翁元雁了,她不敢吭声,急忙理好了袖口斗笠,一言不发地转身离去。</p>
等她走远,尔雅才惊愕道:“夫人,刚刚那不是”</p>
“嘘。”新芽忙提醒。</p>
尔雅立马紧紧闭上嘴,再不多一言。</p>
今日本就是女眷聚在一处的百花宴,赏花之后,便正式开了筵席。</p>
众人坐在一处,隔着幽幽水岸,两边皆是盛放的花朵,对面的戏台子上也已经粉墨登场,隔着水声、弦乐,又赏着零落纷纷的花儿,此情此景,即便丹娘再不通文墨诗词,也要叹一声是人间享受。</p>
果然,出门赴宴还是有用的。</p>
就比如这看戏赏花,还有酒水菜色等等,丹娘就能学来,等以后自家府里设宴时也用上。</p>
她没有半点偷师的羞涩,反而大大方方。</p>
起身给恭亲王妃敬酒时,她也这么直白地了,那老王妃当即眉开眼笑:“襄和夫人如此看重,实在是谬赞了,你若喜欢,回头你府上设宴,我这边只管派人去给你帮忙。”</p>
“当真?”丹娘欢喜不已,“既如此,我可就记在心里了,往后只管登门问王妃要人。”</p>
恭亲王妃笑声阵阵:“当然。”</p>
谢二也在一旁抿嘴笑道:“若是我母亲不在,你也可来找我,我替你安排就是。”</p>
“那就好了,有你在我还怕什么,只管开口就是。”</p>
顿时,众人都笑出了声。</p>
明眼人都看出恭亲王府与抚安王府两家关系甚是亲密。</p>
又笑笑了一番,只听戏台子上幽幽传来唱腔,一时间婉转动听,抓住了众人的耳朵。</p>
静静听了一会儿,还没等大家回味,那一边的傅侧妃却感慨道:“天下果真难觅痴情人,这般鹣鲽情深倒是叫人艳羡。”</p>
丹娘闻言,忍不住有些想笑,但还是忍住了。</p>
其实这出戏真正唱的并非是男女之情。</p>
而是唱的前朝某一位女将军,在出征之前与丈夫一刀两断的决绝,虽伤心动容,却满怀家国情义。</p>
这女将军本也是真实存在过的。</p>
民间感动这位女将军的意气凌云,便将她的故事写进了戏剧中,传唱至今。</p>
丹娘也在话本子上读过这位女将军的故事。</p>
当时就很感慨。</p>
没想到在这女性被压迫被束缚的古代,竟也有这样一位奇女子能在史书上留下自己的名字。</p>
这样一出好戏,足以看得众女眷感慨万千,被这女将军的豪气感动。</p>
但唯独不会眷恋所谓的夫妇情深。</p>
因为戏文中,女将军的丈夫以休妻为要挟,拒绝她重返沙场,为国为民的女将军含泪请旨,最终与丈夫和离。</p>
这样的故事有谁能感动其中的男女之情呢?</p>
傅侧妃这一句感叹并未引起在场众人的共鸣,反倒有些人面露不快,甚是反感。</p>
一丽装少女柳眉微蹙,不客气反问道:“鹣鲽情深?这男人偏不让伯国将军出征,还以休妻为要挟,这也算情深?知道的,侧妃娘娘刚刚成婚,心中满是柔情,不知道的还以为侧妃娘娘连戏文都看不懂呢!”</p>
话刚完,少女就被一旁的母亲狠狠瞪了两眼。</p>
可女孩不以为意,还冲着不远处的傅侧妃翻了个白眼。</p>
丹娘认得这位贵女,算起来这是老皇帝的亲侄女,也是郡主之尊。</p>
人家有底气有后台,自然有什么什么,毫不避讳。</p>
</p>
那傅侧妃轻轻一窒:“我也没有别的意思,只是感慨两句,若是这位姐不爱听,那我以后不便是。”</p>
这样委屈求全,脆弱柔美,大约很得男人的怜惜。</p>
可惜在场的都是高门大户的当家主母,谁也不爱看这套。</p>
傅侧妃的装腔作势没有得到任何回应,嘴角讪讪,只好继续看戏。</p>
丹娘托腮,一边看着一边嗑瓜子,心中忍不住有些雀跃:要是在场的人知道这位傅侧妃就是翁元雁,那该会是个什么光景?</p>
到了下午晌,日头渐渐西沉。</p>
百花宴散席。</p>
丹娘辞别了恭亲王妃与谢二,打道回府。</p>
路上又遇到热情洋溢的宁康长公主,对方极力邀请,还拿出了今年份新出的好茶诱惑,丹娘没法子,只好答应与对方同乘一车。</p>
两盏茶饮毕,宁康长公主笑道:“我觉着与你甚是投缘,瞧你年纪轻轻已经有这番作为,当真是厉害。”</p>
丹娘用温软的语气也了两句客气话。</p>
谁知宁康长公主却摇摇头:“我家那几个哪里能与夫人相比,更不要比得上你家侯爷了。”</p>
丹娘有些惊奇。</p>
这位宁康长公主确实爽利大气,连这样自贬的话也能得这般大大方方。</p>
她话锋一转,又与丹娘起了京中趣闻。</p>
到底是宁康长公主,人家所在的圈子可要比丹娘大的多。</p>
什么乱七八糟的秘闻故事都有,听得丹娘两眼放光,津津有味。</p>
这可比百花宴更让她感兴趣。</p>
着着,不远处便是抚安王府的大门了。</p>
早有厮跑在前头通传,迎门的下人们已经候着了。</p>
丹娘意犹未尽:“殿下所言不假,臣妇也觉得与殿下一见如故,若殿下不嫌弃,臣妇只管拿殿下当个忘年交了。”</p>
“好啊。”宁康长公主呵呵一笑,“求之不得。”</p>
最后,丹娘带着宁康长公主送的两包茶叶回了家。</p>
她刚下马车,立在帘下行礼告辞时,突然帘子撩起,宁康长公主脸上透着高深莫测的笑容,用极低的声音道:“府上丢了妾室一事,还望襄和夫人多多留意,或许这人并未走远,远在天边近在眼前。”</p>
丹娘眸光微动:“多谢殿下提醒。”</p>
见那马车徐徐远去,她松了口气。</p>
回到燕堂,几个丫鬟凑上来替丹娘更衣卸妆。</p>
桃绿忙得最快,早早将热水热茶备好了。</p>
新芽见状夸了她两句,桃绿快活地昂起下巴:“我算准了夫人这会子能到,便让几个的提前开了炉子,这会子刚刚好。”</p>
“是是是,我们桃绿姑娘长大了,如今办事也稳妥了。”</p>
尔雅笑着打趣。</p>
丹娘透过镜子去瞧,只见桃绿这一年多确实长高了不少。</p>
身量抽条,人也精神,再不似从前、团团的一个。</p>
她当即笑道:“人长大了,本事也见长了,这样很好。回头把咱们带回来的那一份紫苏蜜枣糕也赏了她,我记得她爱吃这个。”</p>
桃绿一听,顿时两眼亮晶晶。</p>
几乎蹦蹦跳跳回了丫鬟们住的厢房,桃绿哼着不成调的曲,脚麻利地收拾着箱笼,从里面摸出两块料子来。</p>
用布尺比对了两下,觉得好用,她满意地点点头。</p>
正忙活着,书萱进来了,见桌上摆着的紫苏蜜枣糕,伸就要去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