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夫人打定主意要兴师问罪。</p>
自她入了沈府大门,还未像前几日这般受罪丢人过。</p>
一想起流落街头,又冷又饿又渴,还四下所求无门,她就恨得牙痒痒,恨不得将眼前之人拆骨扒皮不可。</p>
丹娘眨眨眼睛:“谁把你撵出府了?谁干的?这几日太太不都好端端地在屋子里待着么?不信的话,你问问你身边的丫鬟婆子。”</p>
那些刚刚还沉默不语的奴仆们闻言立马异口同声:“是,夫人,太太一直在屋子里没走动过。”</p>
那整齐划一的,就像是提前练过的。</p>
沈夫人险些气晕过去,抖着指对着丹娘:“你、你”</p>
丹娘款款坐在沈夫人对面的椅子上,漫不经心地理了理戴在腕子上的一对金镯,脸上都是轻松甜蜜的笑:“太太就别忙活了,如今抚安王府上下都长着一张嘴一条舌头,我让他们什么他们就会什么,是以您也不用白费心思,入了我抚安王府的大门,若你安分守己,一日三餐少不了你的;”</p>
“若你还想蹦跶,我也不介意再送太太去体验一下外头的生活,毕竟老百姓的日子也不好过,总要让太太你知晓一下民间疾苦,方能明白幸福生活来之不易,你对吧?”</p>
丹娘弯起眉眼,温温一笑。</p>
这笑容本是最暖的,可看在沈夫人眼中却渗人得很。</p>
她浑身一个激灵:“沈寒天回来了,你也敢这般对我,你就不怕他找你问罪?!”</p>
“太太怕是忘了自己之前是怎么回的云州,你放心,他回来后我必定会将太太如何回来,又是如何与衡王侧妃串通一起的事情告知他,到时候若是你还有精力折腾,那再来今儿这事吧。”</p>
丹娘笑容冷了几分,突然想到了什么似的,又来了句,“听闻云州甄家大火,那时候太太也在,我沈家与甄家也算交好,太太可有施以援?”</p>
沈夫人万万没想到她会将话题岔到这上,顿时面色如土。</p>
“你怎么知道甄家大火?”</p>
“儿媳不才,虽远在圣京,可在老家多少也有些人脉,自然有人告知于我。”</p>
“甄家起火实在是命数不济,也是可怜了。”沈夫人强打精神,清了清嗓子。</p>
“是啊,要真是意外那就是老天的意思,可若不是意外而是人为呢?”丹娘摇摇头,“真不知做出这等行径之人,身上要背负多少罪孽,往后怕是要遭报应的。”</p>
沈夫人板着脸,一声不吭。</p>
丹娘又了些,见对方不接招纯装傻,也觉得很无趣。</p>
刚要起身离开,沈夫人又道:“我不在你府里了,送我回沈府好了,咱们还如从前一样,井水不犯河水。”</p>
抚安王府她不待了总行了吧?</p>
沈府是她自己的地盘,这会子回去,丹娘还能拒绝不成?</p>
丹娘还真拒绝了。</p>
“对不住了,太太,你突然回来,我还未告知夫君,更没能有会与夫君商议太太的处置。为了万无一失,太太还是在我这儿待着吧,好吃好喝少不了太太的,太太只管放心。”</p>
“你!!”沈夫人急了,“我要回去你都不让,你是要软禁我不成?!”</p>
“要么你老老实实待在这里,等沈寒天回来了再发落你;要么,我现在就找一队人马,给你套好了马车,送你回云州。太太自己选一个吧。”</p>
丹娘立在门口,冷冷回眸,“你谋害我们母子这笔账我还没跟你算,送你回云州是沈寒天的处置方式,可不是我的。”</p>
“你是他母亲,他自不能要了你的性命,可我不一样。”</p>
她嗤笑两声,毫不客气地上下扫了一眼,“我与你可没有半点血缘亲情,你应该感谢我在意沈寒天的感受,若逼急了我,起刀落,一定给你个痛快,要有什么冤屈,你只管下去了问阎王爷叫冤就是。”</p>
沈夫人听完,顿时浑身发寒。</p>
方才那一眼,丹娘是真动了杀心的。</p>
走出院落,丹娘命人将这里看管起来,里头是丫鬟婆子,外头是家丁厮,可谓滴水不漏。</p>
</p>
看管沈夫人一事就交给陈妈妈来办。</p>
陈妈妈恨极了自己这位旧主,巴不得看她过得不好,越发看管得严厉。</p>
料理好了这一头,丹娘在花园里散了一会儿,等到玉姐儿下学,她亲自在角门处接到了闺女,母女二人牵着,欢欢喜喜往燕堂去了。</p>
玉姐儿又长大了不少。</p>
身量拔高了,人也越发显得活泼。</p>
偏又早早得了启蒙的缘故,虽性子活泼,可话办事总带着一股老练沉稳,越发像她父亲了。</p>
丹娘感慨,女儿就是会长,融合了他们夫妻的优势。</p>
再看看承哥儿,比姐姐越发安静稳重,还饭量大。</p>
也不知道像谁。</p>
回了燕堂,玉姐儿更衣净,叽叽喳喳地跟母亲今日女学里的见闻,她一开口嘴就停不下来,粑粑个没完。</p>
丹娘听着有趣,见她用热巾子擦了脸,便给她递了一盒玉润花膏擦脸。</p>
“等会儿到了老太太跟前,你再一遍,哄老太太高兴。”丹娘叮嘱。</p>
玉姐儿却道:“我还没完呢,还有呢,回头去了曾祖母跟前也有好玩的。”</p>
丹娘忍俊不禁。</p>
正着,玉姐儿歪着脸突然来了句:“对了,云莺儿姐姐为何不能与我们一起念书进学呢?云莺儿姐姐可聪明了,前几日她就在窗外偷偷听先生给我们授课,她学得还比其他姐姐都好。”</p>
“云莺姐姐?她是谁啊?”丹娘一阵茫然。</p>
“就是先前经常来送绣品的姐姐啊,比我大概高这么多。”玉姐儿比了个高度。</p>
瞬间,丹娘想起来了。</p>
那是云梨班那戏子的妹妹。</p>
她来了兴致:“你那姐姐经常去旁听么?”</p>
“也不经常。”玉姐儿道,“不过来送绣品得空了,会听一会儿。”</p>
好学求上进是好事,丹娘很喜欢看到这样求知若渴的孩子。</p>
不过玉姐儿的提问也多少让她认识到了一个残酷的现实。</p>
如今兰心女学声名在外,多半还是因为里面就读的孩子都是高门府邸的千金贵女,像一般平民家的女孩子是想都不要想的。</p>
老百姓家里能吃饱肚子就不错了,有钱也只会供着儿子读书,基本上闺女都是大字不识一个。</p>
丹娘心中隐隐有个想法,快要破土而出。</p>
领着玉姐儿去老太太屋里用晚饭,祖孙三代有有笑。</p>
老太太被曾孙女哄得笑出了眼泪:“这丫头当真比你时候聪明百倍,瞧这灵劲儿。”</p>
着,老太太又给了曾孙女一块玉牌。</p>
用鲜红的绳子打了个结,可以挂在胸口。</p>
奚嬷嬷笑道:“这可是老太太之前去万佛寺求来的,开过光的,给咱们姐儿戴着辟邪驱灾,再好不过。”</p>
丹娘瞧着那玉牌雕琢精细,光是玉质就温润出水,难得一见。</p>
又听是供在佛祖跟前开过光的,她心中又欢喜又温暖,嘴上却故意忿忿道:“祖母就多疼玉姐儿,有了玉姐儿都不把我这个孙女放在心上了。”</p>
老太太笑骂道:“你个口无遮拦的,还同你闺女争风吃醋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