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娘略一沉思:“管他呢,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横竖咱们两家又不是敌对,许是人家衡王妃只是想来串门,寻人笑,咱们先别自己吓自己。”</p>
她向来放的宽心。</p>
很快便将这件事丢在脑后。</p>
待到衡王妃登门时,丹娘早就命人布置到了正厅,里头花团锦簇,娇鲜明媚,正对着南边的几扇窗棂全部打开,将侧边的水榭亭台尽收眼底,竟是一步一景,美不胜收。</p>
“夫人这里果真雅致。”夏予问赞道,与丹娘行了个平礼。</p>
丹娘也笑眯眯地见礼:“王妃客气了,请上座。”</p>
丫鬟们鱼贯而入,一个个低眉顺眼,上茶上点心后,不用丹娘开口,又依次排着顺序离去。</p>
人虽多,但瞧着一点儿不乱。</p>
屋子里依旧安静,很适合轻声细语的话。</p>
夏予问不由得暗暗佩服,外头都道襄和夫人飒爽英姿,与一般内宅主母不同,没想到关起门来管家理事的本领也不差,瞧瞧这些规矩齐整的下人便能知晓,端的是有法子有能耐的。</p>
吃过半盏茶,又品了点心,赏了景致,夏予问话锋一转起了今日自己的来意。</p>
“我家王爷与侯爷这一行数月,早就引为知己,我想着我与夫人也是一见如故,自然更要多多走动,免得生分了。今日前来,一是为了感谢侯爷一路上对我家王爷的照拂,二来么”</p>
她顿了顿,殷红的嘴角微微沉了沉,“昨个儿晚上,傅侧妃动将秦侧妃打了一顿,打得还不轻,秦侧妃这会子还在床上躺着。”</p>
“啊?!”</p>
这话转得太快,丹娘一时间都没回过神。</p>
夏予问尴尬不已。</p>
原本她也不想的,可情况如此。</p>
“麻烦的是两日后便是秦家设宴,到时候秦侧妃肯定要去的,这脸上头上带了伤,如何见人?王爷与我过,沈侯爷这边有一良药,可在短时间内祛除伤痕淤青,是以我特地登门求药,还请夫人赐药。”</p>
夏予问得恳切,又带来了各种名贵礼物。</p>
丹娘立马答应了:“这好,没什么赐不赐的,王爷乃皇族骨肉,与我们府上有君臣之别,王妃这么真是折煞我了。”</p>
罢,她就命人去放置药材的库房里寻了药膏过来。</p>
“这药原是我家侯爷出门时带着的,你男人在外风吹雨打的,少不得会遇到什么伤了撞了的,这药用起来就蛮好,见效快。只一点,刚用上去的时候很疼,还请王妃转告秦侧妃,须得忍耐,过了一夜就好了。”</p>
丹娘细细交代着,夏予问一一听着,又了好些感激的话。</p>
话都到这地步了,夏予问咬咬牙:“算起来,咱们也是一家人有些话外头不能,我与夫人没什么不能的,若是以后得了造化,这傅侧妃可否回府?”</p>
丹娘垂眸:“自然是要回王府的,傅侧妃如今也是衡王殿下的妾室了,过了明面的,即便她再有诸多不是,也是王妃您自家的事儿,外人怎好开口?”</p>
点到为止,夏予问是个聪明人,立马不吭声了。</p>
又略坐了一会儿,她才起身告辞。</p>
丹娘回到燕堂,新芽她们进屋来伺候着。</p>
“夫人,那衡王妃是什么意思呀?”尔雅心直口快,想到哪儿问到哪儿。</p>
“还能有什么意思,不过是不想留傅侧妃在府里罢了”丹娘靠在榻上,翻阅着话本子,边看边道,“我要是衡王妃,也不喜欢这样的侧妃。她都敢在自家府里动打与自己平起平坐的另外一位侧妃,当真是胆大包天。”</p>
“不过既然这人已经离了沈府,烫的山芋哪里还有接回来的道理?”</p>
她温温一笑,“不过衡王妃今日前来,倒是给我提个了醒。”</p>
“提醒夫人什么?”新芽好奇。</p>
</p>
“翁姨娘失踪时日也不久了,估摸着沈瑞也该启程折返霞石县,不若趁着这个当口,将翁姨娘失踪离世的消息坐实,也免了其他人胡乱猜测。”</p>
丹娘将书卷轻轻抵在下颌处,又问了一句现在是什么时辰。</p>
刚问完,外头陈妈妈来传话,是王氏来了。</p>
“来得好,快请进来。”丹娘来了精神。</p>
王氏的屁股还没坐热,就被大嫂子的一番话惊得又站了起来:“嫂子的意思是让咱们快些办了翁姨娘的丧事?可、可她还没死啊。”</p>
“翁元雁是没死,可翁姨娘已经死了。”</p>
丹娘一锤定音,“你觉着已经入了衡王府大门的她,还能回来不成?就算能回来,到时候衡王面上无光,倒霉的是谁,出来抗事的又是谁,左右离不了你们二房,不是你就是沈瑞。”</p>
语毕,她又将今日衡王妃来过的事情细细了。</p>
听得王氏俏脸发白,又缓缓坐了回去。</p>
“你回去告诉沈瑞,事情就是这么个事情,宜早不宜迟!最好在他离京之前料理妥当,也免得后顾之忧。别到时候,他远在外头上任,府里的事情还要烧得他火急火燎,后院不定,他如何能在前头安心挣前程?”</p>
这话到了点子上。</p>
王氏接了松哥儿下学回去,立马就与丈夫了。</p>
将丹娘的话一五一十转告,她看着丈夫阴沉沉的脸,心头惴惴。</p>
其实这也是他们夫妻第一次开诚布公地谈翁姨娘之事。</p>
原先为了顾及丈夫颜面,也不愿惹火烧身,王氏选择装聋作哑,只要丈夫不提,她就不问,乐得个轻松自在。</p>
沈瑞负在屋子里来回踱步,走了好一会儿,才道:“大嫂子这话对了,确实不能再拖。”</p>
“二爷的意思是”</p>
“你准备下去,最多三五日,咱们放话出去替翁姨娘把丧事办了,到时候我请书一封给贵妃娘娘,这事儿就这么定了。”</p>
“那要是贵妃娘娘不依呢?”王氏忧心忡忡。</p>
“贵妃娘娘有什么不依的?这会子,最想让她身份瞒得紧的,怕只有贵妃娘娘了。”</p>
沈瑞信心十足。</p>
夫妻二人又了一会儿话,沈瑞问起了母亲。</p>
王氏忙道:“还是老样子,母亲郁郁寡欢的,吃不下东西。每日三餐,妾身已经让厨房仔细准备了,都是母亲爱吃的,可也用得不多。”</p>
王氏的细心周到,他是明白的。</p>
回来后瞧着妻子那院内妻妾和睦,孩童康健,处处其乐融融。</p>
便知王氏没有苛待妾室姨娘,反而安顿照拂她们,阖家上下过得和美。</p>
妻子待妾室尚且如此,更不要待婆母了。</p>
那更是恭顺体贴,再无懈怠。</p>
沈瑞自己去过几次,亲眼瞧见那备下的茶水、粥饭等一应吃食,无一不精细。王氏还特地取了库房里最好的料子,请了最好的裁缝娘子给婆母裁剪衣裳。</p>
都做到这份上了,沈夫人还不满意,整日摆着个脸。</p>
闻言,沈瑞也一阵烦躁,蹙着眉道:“她不吃就不吃吧。”</p>
“总也这么下去,我怕太太身子吃不消,她毕竟年岁上来了咱们做子女的,能让就让让吧。我话不顶用,比不上夫君你,若夫君忙完了得空,还是去多陪陪太太,早日劝她开解烦闷才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