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王李昭在边境接济流民赈灾的事情不胫而走,此事一经发酵便引起了轩然大波,朝堂上下一片震惊。</p>
本来赈灾是各州郡的事,压力是分摊的,可幽王这么一搞,赈济灾民的事情不仅有可能搞不定,还会闹出新的麻烦。</p>
老百姓是不会多想的,他们活不下去,必然会凭借着本能前往可以活下去的地方,这也势必导致各地的老百姓都开始流窜。</p>
倘若交州那边能够顺利赈济,倒也是好事一桩。</p>
可大家都清楚,当所有流民都朝那里汇聚时,就很严重了。</p>
别是区区一个交州,便是再来三五个交州也完全做不到妥善处理啊,甚至很有可能引发新的灾祸和矛盾。</p>
养心殿。</p>
武皇得知此事,脸色无比难看,自古流民最难处理,因为其中涉及到的事情过于繁琐。</p>
这些事情其实都是事,关键还是粮食和钱财,流民少的时候还可以赈济,可一旦聚集了十几万,几十万的时候,每日的消耗都是天文数字。</p>
一旦有人聚众闹事或者煽风点火,场面根本把控不住,甚至有可能引发暴乱。</p>
“糊涂!”</p>
武皇气得拍桌子。</p>
他倒不是责怪李昭,至少李昭的出发点是好的,不像其余的儿子,对待灾民无动于衷。</p>
但李昭这次过于高调了,会被有心人针对的,鬼知道有多少人会在暗中出。</p>
常林也深知此事严重,他劝道:“陛下,要不要让户部调拨一些钱粮”</p>
武皇瞥了常林一眼,道:“你觉得其余人会答应吗?”</p>
“这”常林也只能叹息。</p>
是啊,户部要做到公正公平,就势必不能偏袒,否则会惹来更多的非议。</p>
倘若被有心人传播出去,会引起更大的乱子,万一朝堂有失公允,又或者陛下偏袒幽王,情况会更复杂。</p>
这种流言是很可怕的。</p>
武皇很清楚,此事本来不是什么大事,可如今却闹到人尽皆知的地步,要这其中没有人在背后推波助澜他肯定是不相信的。</p>
“昭儿此事做的有些欠考虑啊。”武皇悠悠叹了一口气。</p>
翌日。</p>
太极殿。</p>
文武百官列班朝议。</p>
武皇依旧照常处理事宜,各位大臣也都像是不知道此事一样。</p>
直到所有事宜处理的差不多之后,一位太常寺的官员站了出来道:“启奏陛下。”</p>
“讲!”</p>
“臣听闻幽王正在赈济灾民,此举甚善,当广而告之!以便各封地藩王效仿学习。”</p>
武皇眯着眼睛,一时间竟然也分不清楚这位太常寺的官员到底的是正话还是反话。</p>
“臣以为,当鼓励,嘉奖!”</p>
“臣附议!”</p>
“臣也附议!”</p>
朝堂上不少人都站了出来。</p>
至少从表面上看,他们的出发点是极好的。</p>
幽王仁政善待百姓,本来交州没有受到影响,可他却愿意站出来赈济灾民,这种行为应该鼓励和嘉奖。</p>
仁政、善政向来都是值得推崇的。</p>
</p>
可武皇总觉得这些人不是表面所想的那般简单,即便他知道这群人背后有推,却也不能拒绝。</p>
如果你不推广、宣传、嘉奖,那你就不是个好皇帝。</p>
天下万民都是你的子民,都在受苦,你儿子仁义道德,你不广而告之让其他人效仿,莫非是不关爱自已的子民?</p>
一个简单的提议,却将武皇架在了火上烤,而是一石二鸟之计。</p>
武皇阴沉着脸,冷冷的扫视了这群官员一眼,而后答应了这个提议。</p>
“陛下,臣听闻太子殿下向交州捐了一千石的粮食!”</p>
武皇微微眯着眸子,发现很多人也都知道这件事:“确有此事。”</p>
“幽王殿下勤政爱民,心系受苦百姓,太子殿下听闻此事,遂立即做出表率,此为仁君之姿。”</p>
“是啊,太子是幽王的亲兄长,知道弟弟有难,立即给予支援,实乃仁厚!”</p>
“我大武有储君如此,当万世无忧!”</p>
朝堂内还有很多官员都不知道这件事。</p>
被人奏报出来后,太子的仁义名声刹那间水涨船高。</p>
前些时日,幽王李昭和四皇子李琰出尽风头,无数人开始倒向他们两,可如今,随着太子捐粮给幽王,直接挽回了一波路人缘。</p>
武皇看在眼里,默不作声,他就是夺嫡上位的,儿子的这些九九他岂会不知?</p>
太子是储君,是未来的希望,只要他不出错,依旧有很多人站他。</p>
此事太子处理的的确很妥当,令人挑不出毛病,既拉拢了人心,又缓解了交州的危,更让所有人都知道,他们天家兄弟和睦。</p>
“太子!”</p>
“儿臣在。”</p>
“此次你做的不错。”</p>
听到父皇的夸赞,太子心里异常激动,可他还是克制住了心里的激动,当即道:“为父皇分忧,是儿臣的本分。”</p>
“何况昭弟在交州赈济灾民也十分辛苦,本宫这个做兄长自然也是要帮衬一二。”</p>
“有心了。”武皇颔首,表示肯定。</p>
不少支持太子的人也都暗中松了一口气。</p>
“退朝!”常林看到武皇脸色如常,心里却是一紧。</p>
回到养心殿后,武皇的脸色果然垮了,常林不敢话,他知道陛下心情很不好。</p>
皇子之间有争斗,武皇其实是知道的,也并不会过多干涉。</p>
但方才那一幕,令武皇有些不喜。</p>
“密谍司的人呢?”</p>
“还没回来。”常林道。</p>
“此事是太子一人所为?”武皇看着常林,眸光锐利。</p>
“此事还真不是太子殿下所为,是二皇子!”常林将掌控的消息告知。</p>
二皇子李俊?</p>
武皇略微诧异,二皇子乃是一位贵妃所生,这位皇子应该是他九个儿子中最不出众的一个。</p>
胆、谦卑、讨好,从到大就喜欢跟在太子身边,甘愿当一个马前卒。</p>
他似乎对夺嫡的事情根本不抱希望,只求抱住太子的大腿,有时候经常干一些蠢事,明明是好心,可却总是坏了大事。</p>
“只有老二?”</p>
“额,奴才暂时知道的只有二皇子和八皇子。”常林不敢确定:“再就是其余各州郡似乎有人在推波助澜,这些日子,无数流民竟然奇迹般的出现在了交州边境,奴才觉得应该是有人故意的。”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