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小说 > 其他类型 > 悠闲王爷,太子的一生之敌 > 第476章 传遍全国,百官喜晕
    李拙有些疑惑的看了老公爷一眼,不知他为何突然对交州的事情感兴趣,还是点点头,认真去办事情。</p>

    山州掀起了血腥风雨。</p>

    谁也没想到,这次陛下和朝廷都来真的。</p>

    李道玄已经沉寂了足足三十年,这次出就灭了一位刺史、二位知府、三位知州、五位郡守、十八位县令。</p>

    可以,这样大规模整肃官场的事情已经很久没有在武国官场内发生过了,事情几乎是火速传遍出去,其余各地的人纷纷惊恐。</p>

    他们没明白,好好的,怎么就开始整肃了?</p>

    到底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p>

    人心惶惶。</p>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啊?”</p>

    “不止是山州,锦州、桓州现在都有老将军坐镇,事情不妙啊。”</p>

    “听山州那边的官员全部都被杀了,一个不留!”</p>

    事情终究是掩盖不住的,消息如飓风般扩散。</p>

    很快,山州官员被屠戮一空的事情终究是瞒不住的,他们也终于知道,为何山州的官员会被杀害了。</p>

    “贪墨钱财?”</p>

    “为何这次贪墨钱财朝廷会大动干戈?”</p>

    “此事很不对劲,一定要查清楚!”</p>

    各地都在赈灾,官员们人心惶惶,因为他们发现朝堂的各位将军都出动了,正在奔赴各州。</p>

    如果都是清查赈济灾民一事,那事情就还有转圜的余地,虽然贪墨都是大家默认的规矩,吐出来一些未必不可以。</p>

    怕就怕这其中还有别的玄。</p>

    “总觉得此事没这么简单,如果只是单单的贪墨,怎么会引起这么大的反弹?”</p>

    “会不会是流民一事?你们可别忘了,现在还有流民前往交州呢。”</p>

    “嘶这”</p>

    不少人惊出一身冷汗。</p>

    他们为了让自已也多贪一点,也没少将流民赶走。</p>

    只不过,他们距离交州都很远,即便是赶也赶的不多。</p>

    这也算是间接的救了他们一命,可即便如此,各大州郡都还是有不少流民到了交州。</p>

    特别是如今开始推广工具,正是需要用到老百姓的时候。</p>

    “我知道了。”</p>

    “咋了?”</p>

    “你们别忘了,朝堂诸公都在大力推广工具,咱们家的那位也在暗中告知,工具推广一事宜早不宜迟,朝廷必然是动了决心的。”</p>

    “你的意思是,朝堂诸公必须要在年底看到工具推广的成效?可偏偏距离最近的山州没了老百姓,工具推广等于白推广了,因此引起陛下和诸位大人的震怒?可是,当地的老百姓又没有彻底死绝,就算老百姓跑了,也不至于如此动怒啊。”</p>

    “这我也不清楚!”</p>

    身处各地的豪门贵族也不能揣摩到京师那边的心思。</p>

    他们虽然也在京师权利中枢有人,可身处京师,也不代表着他们能够知道最高密。</p>

    像一统四国这样的事情也只有顶尖大佬们才有资格知道。</p>

    他们当然推测不出陛下还有百官真正动怒的原因,自然觉得推广工具是事。</p>

    可他们却忘了,工具推广是需要人的,工具是给人使用的,人都没有了,谁来使用呢?</p>

    如果要为以后国战做准备,也是需要人的,人都没有,拿什么战斗?</p>

    更别一场国战是有可能消耗一个国家十几二十年的积蓄,没有了人种田交税,粮草从哪里来?</p>

    其中任何一环出了问题都是巨大的麻烦。</p>

    如果没有交州珠玉在前,或许陛下还有满朝文武都不会生气,可偏偏交州在前面打了样,他们这些人再摆烂,那就是在打百官的脸了。</p>

    就算武皇不动怒彻查,他们也忍不了了。</p>

    谁不想赢得生前身后名啊?</p>

    当各地的奏报传到京师时,百官惊得不出话来。</p>

    太极殿内。</p>

    武皇得到这些奏报时,脸色反而是最平静的,因为他很早有心理准备。</p>

    </p>

    这些人是国家的蛀虫。</p>

    以前不能动,是名不正言不顺。</p>

    一旦动了,牵一发而动全身。</p>

    甚至会引起极大反弹,更重要的是,百官都不站他。</p>

    可现在不同,百官站他,大家的诉求是一致的。</p>

    这时各地官员贪婪就成了大家要动的对象了,且必须严惩不可,否则,国战的希望是一点都看不到。</p>

    “入他娘!”</p>

    “他们的良心都被狗吃了吗?”</p>

    “仅仅只是一个县令,竟然抄没出了足足十五万两的家产,这些钱财都是民脂民膏啊!”</p>

    朝堂上,百官痛斥,义愤填膺。</p>

    没办法,真的是太生气了。</p>

    区区一个县令,从哪里能够积攒十五万两的家财啊?</p>

    他的俸禄才多少?</p>

    这不是民脂民膏是什么?</p>

    大家更惊讶的是,这位山州县令还是主管最贫穷的县,在各大县里面都排不上号,他光是钱财就有十五万两,这还不算房契、地契等等。</p>

    当大家看到他的田产时,惊呆了。</p>

    区区一个县令,家里竟然足足有十三万亩的良田!</p>

    这可不是十三亩,也不是一百三十亩,而是十三万亩。</p>

    百官气的浑身颤抖,他们越看越心惊,越看越难受。</p>

    “该杀该死!”</p>

    众人齐齐痛斥。</p>

    山州被李道玄撸了一遍,光是搜刮出来的钱和银子,粗略估算就已经达到了惊人的九百八十万两。</p>

    满朝震惊!</p>

    满朝哗然!</p>

    九百八十万两,仅仅只是一州之地。</p>

    那全天下呢?</p>

    又该有多少?</p>

    哪怕是武皇,在听到这个惊人的数字后也是心惊肉跳,呼吸急促!</p>

    九百八十万两若是充入国库,这是何等的充盈!</p>

    户部尚书范秋礼更是目眦欲裂,捶胸顿足,跳脚开骂,甚至都哭了起来。</p>

    他心里苦啊。</p>

    作为户部尚书,全天下都盯着他,指望着他给钱。</p>

    大家都找他哭穷啊。</p>

    可结果呢?</p>

    户部才是最穷的啊,恨不得一文钱分成两文钱来用,而这些狗东西贪墨的钱财加起来近千万两了。</p>

    “粮食一共有多少?”武皇压抑着心里的激动问道。</p>

    “约八万九千三百六十五石!”</p>

    “嘶——”</p>

    整个太极殿内鸦雀无声。</p>

    百官呆住,他们还以为自已听错了。</p>

    “多少?”</p>

    “回户部尚书,一共是八万九千三百六十五石(一石=20斤,02300斤)!”</p>

    “大人,大人,您怎么了?”</p>

    “传太医!”</p>

    当情报人员准确出粮食的具体数额时,不少官员当即就喜晕了过去。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