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思旭见到对方的防御阵地出现了巨大缺口以后,他想都没想就带着轰炸朝着缺口发起冲锋。</p>
然而思旭刚刚发起冲锋仅仅不到五秒钟,他就收到了一连串的信号中断的警报提示。</p>
面对这一瞬间突然出现的数千条信号中断的警报,他一瞬间就明白发生了什么。</p>
“迅速撤离!”思旭已经没有办法在直接控制轰炸编队了,于是他借助辅助控制系统的帮助下达了撤退指令。</p>
而指令下达以后仅仅过去了两秒钟,思旭就又恢复了对轰炸编队的控制。</p>
于是思旭一边控制着轰炸编队迂回飞行,一边查看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p>
瞬息之间一份完整的报告就展现在了思旭的面前。原来思旭受到了对方的诱导,反而误入了陷阱。</p>
思旭清楚的记得菲斯塔文明那巨大的能量护罩所在的位置,于是他才控制着轰炸开始清理防护罩外部的有生力量。</p>
可这全部都是菲斯塔文明可以营造出来的一种假象。对方仅仅是削弱了中心区域的火力压制,就给思旭抓到了进行突入的时。</p>
远征打击完成目标的摧毁以后,防御的缺口就完整的展现在了思旭的面前,于是思旭就顺其自然的进入到了敌方的圈套之中。</p>
一个与主能量护罩一样但是体积要非常多的防护罩直接拦在了思旭前进的道路上。</p>
大量的轰炸直接撞击在了能量护罩上。要知道对方的防护罩可是直接的抗住了盖亚文明的碎星轰炸。</p>
纵然轰炸编队数量众多,但是也奈何不了对方分毫。</p>
思旭对系统的设置逻辑是,当自己控制的飞船被损毁以后,系统会自动将控制权限转移给最近的一艘飞船。</p>
于是思旭就短暂的困在了轰炸毁灭与控制权限高速转移的无限跳转之中。</p>
好在思旭凭借强大的计算力在一瞬间就猜测道发生了什么事。于是借助辅助控制系统,思旭才摆脱了这种意义不大却极占算力的警示通报中。</p>
“居然被对方摆了一道。”思旭恶狠狠的着。于是他接通了与福尔的通讯频道。</p>
“三号挑战者号准备的怎么样了?”</p>
“传送环的建设工作已经进入到了收尾阶段,预计还有三十分钟以后就可以展开传送工作了。”福尔将建设工地的影像传送了过来以便于思旭在会议大厅展示给所有人看。</p>
“使者大人,军事委员会建议支援舰队完成传送以后集结在极地轨道坐标。</p>
以此展开远程火力投送,尽可能的绕过能量护罩的防护对内部舰队展开攻击。”</p>
思旭看了看对方问道:“绕开?”</p>
“是的大人,我们联合科学院的专家进行了商讨,我们认为对方没有能力展开一个直径一点五光年的巨大能量护罩。</p>
根据对恒星光度以及质量的测算,对方的防护罩面积大概是一个平方光月的大。</p>
</p>
如果我们在极地轨道上发起攻击,那么敌方能够采取的策略就剩下了三种。</p>
第一种是将能量护罩转移朝向极地攻击轨道,而远征舰队这边就可以展开向内星系的突击。</p>
第二种则是维持防护罩的现状,转而将内部集结的舰队调向极地轨道来与支援舰队进行对抗。</p>
第三种则是降低远征舰队面的防护罩强度,并将富余的能量在极地轨道处重新构建一个全新的能量护罩来进行多线防御。”</p>
随着这名军事委员会成员的报告,思旭将三种推演全部导入模型进行战争预演。</p>
“我的分析结果显示这三种方案执行的概率相差无几,不过我个人觉得菲斯塔文明应该不会采用第三种。</p>
这完全是出于基础逻辑层面的考虑,毕竟双线作战吃亏的是对方。</p>
一旦能量护罩崩溃,那么菲斯塔文明将应对来自两个轨道方向的同时进攻,不如选择其中一方尽全力展开攻击。”</p>
思旭一边将自己的想法了出来一边开始考虑自己准备送给对方的那个礼物应该部署在哪个舰队之中。</p>
不过思索了很久,思旭也没想出个所以然来,毕竟敌方的战力依然维持在一个相对较高的强度下。</p>
如果不能将对方的战力减损到自己预想的程度,那么后续的作战计划也就无从展开。</p>
于是思旭开始控制轰炸编队开始沿着曲面轨道开始探索防护罩的实际边界,亦或者想方设法的诱敌进行接战。</p>
不过这种方法并没有取得预想中的结果,一平方光月的面积属实有些大的夸张。仅仅依靠轰炸的飞行能力很难完成如此大跨度的飞跃。</p>
毕竟此时轰炸所处的区域已经被菲斯塔文明展开了曲速干扰。而完全依托于常规动力进行飞行,思旭至少需要飞行接近一个半个月的时间才能抵达防护罩的边缘。</p>
可是菲斯塔文明的防御火力可并不是闹着玩的,而且思旭也吃不准什么时候对方会在自己的前进轨道前面再次安插一个能量护罩。</p>
“使者大人,我建议我们采用崩解粒子结晶对敌方的防护罩展开突击。</p>
据以往的战斗分析,崩解粒子结晶有把握直接突破防护罩并对内部展开毁灭式的打击。”</p>
“不行!崩解粒子结晶威力太过强大,并且侵蚀的发展速度太快,根本不在我们的掌控范围之内。</p>
这次的远征我们的目标是对方的数据中心,我要的是对方所有的科技资料以及对联盟内部的情报。”</p>
思旭直接否决了军事委员会提出的这个建议,而后思旭就分出心神开始将注意力放在了远征支援舰队的传送上。</p>
一百二十万艘战斗飞船,十万艘工业飞船全部集结完毕,它们成编队状集结在巨大的传送环前。</p>
而这时,作为为传送环提供能量的恒星迅速暗淡下去,以至于它的光谱都发生了剧烈的变化。</p>
那不计其数的恒星能汲取装置如同一个暴食的黑洞一般,大量的等离子体迅速剥离于恒星的表面。</p>
于是无数个由等离子体组成的巨大龙卷风替代了日冕,成为了恒星上最为强烈的恒星活动方式。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