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小说 > 其他类型 > 明末之白衣天子 > 第924章 保退路攻略淮扬
    张鹿安为了表彰赵光远率领众多的军民来投,在为众人接风洗尘的次日,当众任命为赵光远为宣传局局副,暂时代替被调离的局正宋光兰,主持宣传局的工作。</p>

    对于赵光远竭力推荐的部将窦进道和王文志,张鹿安也是分别任命为游击将军和裨将,算是给了两人一个正式的大明官身。</p>

    做好这些事情后,张鹿安带着众人来到了徐州城,组织各方面的大员们召开了一次军事扩大会议,对于今后的战略打算进行探讨:</p>

    “大帅,没的,末将认为应该立刻出兵河南,趁着清廷河南总兵高第的部下仅有数千人,我们可以攻下河南,只要中原在,我们便可以养精蓄锐以后,挥师北上,收复故都”</p>

    张鹿安部下大将索忠信道,只是他的话并没有获得其他人的赞同。</p>

    很明显大家都是认为索忠信太过于乐观了,干臣王征便很明显地指出了这个问题:</p>

    “关键是清廷并不是无备状态,他们在河南地带空虚,却在黄河北岸部署有满蒙汉的大量精锐,满打满算的话,清国目前在北直隶一带至少还有数十万的大军,江南还有清军的和讬、李率泰、尚可喜、田雄、马得功、刘良佐和张天禄等部,兵马至少还有二十余万;</p>

    湖广一带更是有满汉精锐大军三十余万,清廷所剩不多的皇室宿将济尔哈朗正在统帅这些大军,在对我两广一带发动攻击。</p>

    清廷一旦得知我方意图,肯定不会再顾及其他,到时候清军以主力人马截断我方退路,再以济尔哈朗统帅南面两路大军数十万人对我部进行围剿,到时候我们该如何应付?”</p>

    “王大人所言极是,毕竟谁也不能保证我军在河南能够一直进军顺利,万一顿兵城下,坏了锐气,到时候难免为敌军所乘。</p>

    毕竟清军的上百万大军在侧,我方难言胜算。”</p>

    从后方押运火器而来的应廷吉也发表了自己的意见。</p>

    “那我军完全可以一直往南进军,攻下南京城,再邀请皇帝陛下进入南京,传檄天下,号召群雄,到时候老百姓自然箪食壶浆以迎大军,至于刘良佐和张天禄那样的墙头草,他们都是那种谁强大便投降谁,根本不足为虑。”</p>

    王公弼的法,显然也是不切合实际的,张鹿安忍不住地问道:</p>

    “那么便依王大人所言,我们是应该邀请近在咫尺的鲁王殿下呢?还是邀请现在不知逃向了何处,远隔万水千山的永历皇帝呢?”</p>

    “当然应该是永”</p>

    王公弼的话并没有完全出来,很明显他也意识到了张鹿安的不满,毕竟“逃跑皇帝”永历实在是太掉链子了,根本不足以凝聚江南人心和恢复社稷。</p>

    而如果拥立鲁王,显然又非张鹿安所愿,况且鲁王自己在不久前已经派人去西南接受了永历的正朔,若是再谈妄立鲁王,跟乱臣贼子有何区别?</p>

    鲁王势力与如今在福建外海一带悄然兴起的“国姓爷”郑成功所部一样,对于永历朝廷都是“接封不接令”,保持着极高的独立性,但是在永历皇帝名分大义面前,谁也不敢冒险。</p>

    阎尔梅显然也是意识到了这一点,苦笑着摇摇头道:</p>

    “清廷不会给我们那样的会的,他们的实力还很强,如今清军主力只是为山西军民起义所累,待他们恢复了元气,仍然是我们的巨大威胁”</p>

    “那为何不趁着清军主力休整之际挥戈北上呢?”</p>

    </p>

    面对着新近加入的叶廷秀的质疑,还没等到张鹿安开口,王征当先驳斥道:</p>

    “诸位好像忘记了,我们只是号称二十万,实际上连十万都没有,且精兵不到三分之一。遑论北边沿河布防正在张以待的十余万清军满蒙汉旗兵主力,就先豫鲁北面,那以赖恼、宜永贵、鲁国男和孔希贵等将为首的数十万绿营大军,我们真的有把握必胜吗?</p>

    如何才能够通过他们的防区?</p>

    赖恼和宜永贵是满将,自当不必去,孔希贵是清国新近提拔的大将,一个人率兵三千就能够击溃我们泽州、彰德、卫辉和怀庆几府的数十万义军,如今更是坐拥数万大军;</p>

    鲁国男是连自己的前上司姜镶都全然不顾而对清廷忠心耿耿的人,诸位以为上述清将都是好相与的吗?”</p>

    王征的话令会场鸦雀无声,张鹿安咳嗽了一下,亲自点将道:</p>

    “朱大人和赵局副,你们俩刚从清国那边而来,自然对清国的实力最为清楚,各自一下自己的看法。”</p>

    朱国柱站起身来向众人致敬后,开口道:</p>

    “在下刚才一直在思考,大家是不是都陷在了一个误区里,觉得清军已经很好对付?</p>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在下只想提醒大家的是,清军如今至少还有二十万精锐满蒙汉旗人精兵,绿营至少还有八十万人,加上新投降的暂未编入绿营的新附军数十万,若再算上草原上紧跟满清脚步的蒙古二十六部盟近两百旗的那数十万骑兵,试问我们的胜算何在?</p>

    所以敌强我弱的局面依然还是存在的。</p>

    我等首先要做好的就是后路的防守,不能真的被清军所包围,在下有个预感,清将赖恼绝对不会眼睁睁地看着济南府被攻击而无动于衷,他一定是带有特殊的使命,比如截断我方的退路。</p>

    而且清廷的设想肯定是把我方给引入河南腹地,最好深深地陷入坚城之下无法自拔,到时候就会有百万清军从四面八方压近,恐怕就会有不忍言之事发生。”</p>

    朱国柱的话让众人深思,赵光远也是站起来点头表示认可,开口道:</p>

    “鄙人初来乍到,很多事情都不懂,大帅既然要我”</p>

    “重点!”</p>

    “好的,大帅!鄙人从濮州而来,深知京杭运河的关键,清军绝对不会善罢甘休,北面济南-青州府的退路随时都有可能被清军骑兵给截断,莱芜山区又是崎岖难行,容易被敌人穿插包围</p>

    所以鄙人建议趁着今年天气温暖,运河水量虽少,但还算畅通之际,出动水师先将投靠咱们的百姓从运河-黄河-云梯关-黄湾一线运走。</p>

    而且控制了这条水道,咱们的后路也就得到了保障。然后将兵攻略较为富饶的淮扬一带,岂不会事半功倍?”</p>

    张鹿安有意提携赵光远,就止住了大家的讨论,一锤定音道:</p>

    “那就按照赵将军的设想来行事,咱们来谈谈如何保退路攻略淮扬一事”</p>

    (本章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