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当下最好的决定</p>
皇帝却是抱怨:“满肚子的气,还喝什么粥”</p>
德妃耐心地听着,将人带回寝殿,一番洗漱更衣后,皇帝慵懒地靠在美人榻上,任凭德妃为他揉按肩颈脑袋,解去满身疲惫。</p>
“年遐龄这回不上京,待他们家的孝敬到了,就以你的名义赏赐些什么,给他们家的姑娘就好。”</p>
“是。”</p>
皇帝道:“他老来得女,很是宠爱,那次回去后,也没请人严加管教,不过是安排了几个认字念书的先生,学得三日打渔两日晒,那孩子怕是要被养娇惯了。”德妃的停了一停,继续揉按后,才问道:“皇上的意思是,要臣妾将来多多管教那孩子?”</p>
皇帝应了声,但没再继续什么,德妃自然也默契,不做追问。</p>
这般静了半晌,皇帝才道:“你要不要提醒毓溪,谨慎些与太子妃往来,连朕都听了一些话,她们妯娌十分亲密。”</p>
德妃笑问:“这样不好吗?”</p>
皇帝只是一叹,并未回答。</p>
德妃再道:“皇上可想听几句实话?”</p>
皇帝这才抬头瞪了眼,故意凶道:“怎么,如今在你跟前,也听不得真话了?”</p>
德妃却不惧怕,又将人家的脑袋掰回去,继续温柔地按捏,道:“毓溪这孩子,从心气高,做什么事都会算计得失,但她只计较自己,并不苛求他人。”“朕明白,毓溪是个好孩子。”</p>
</p>
“咱们太子妃呢,兄弟姐妹里她是二嫂,君臣之间她是太子妃,这般居长居尊,言行皆为表率,就不得不处处端着些。可偏偏她年纪、进宫晚,早些年只能将自己高高架起,不与妯娌姐妹往来,才守得住尊贵和身份,实在很辛苦。”</p>
“是啊,这孩子不容易”</p>
德妃道:“不敢瞒着皇上,起初毓溪与太子妃往来,十分谨慎心,也算计着将来会如何,但一次次相见,彼此熟悉后,她改主意了。”</p>
皇帝不解:“改主意,什么主意?”</p>
德妃停下,正经道:“不去想将来如何,不避讳身份尊卑,毓溪只盼着太子妃和她在一起时,能高兴些快活些,将名利前程,将所有烦恼都暂时放下。”</p>
“这是她对你的?”</p>
“了一些,也有臣妾看出来的,毓溪心善,咱们太子妃又何尝不是呢,虽都做了母亲,可她们才多大。”</p>
皇帝长长一叹,道:“当初立太子,皇祖母反对,在皇祖母看来,为胤礽找一个可靠的养母,比地位尊贵更重要。那时候朕也没料到,昭妃会将胤礽视若己出,不然早早将孩子交付与她,兴许”</p>
这话没完,屋子里就静了,皇帝陷入回忆与沉思,直到他抬起,抓住了德妃的。</p>
十指交缠,彼此的心也相通,德妃道:“娘娘被封为中宫后,自然成为了太子的母亲,对太子倾注一切,是她的善良和爱意。若是在那之前,您就将太子交付与娘娘,赫舍里一族如何能答应,钮祜禄一族岂能甘心,皇上,臣妾认为,那时的您,做了当下最好的决定。”</p>
皇帝缓缓闭上眼,道:“是啊,那时候难道还有更好的选择吗,但愿朕能在每一次的当下,都做出最好的决定。”夜深人静,四贝勒府中,数盏灯笼从正院缓缓移向书房,值夜的下人见有人来,忙打起精神,谁想竟是福晋到了。</p>
毓溪不叫他们忙,径自往门里走,轻轻解下大氅,走过屏风,见胤禛正奋笔疾书,像是听得动静,头也不抬地道了声:“就快好了,不要催。”</p>
毓溪笑道:“蜡烛快燃尽了,我给你再添一盏,别坏了眼睛。”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