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了七福晋,毓溪才带着孩子们回家,到家时刚好来了胤禛的信,将孩子们安顿好,便急着回房看信。</p>
厚厚一摞信纸,写沿途见闻,写弟弟们的淘气活泼,也写对自己和孩子的思念。</p>
真不知时时刻刻要伺候皇阿玛,照顾弟弟的人,哪里来的功夫写下这么多话,夜里还睡不睡。</p>
想到这些,毓溪不禁热泪盈眶,隔着千里,彼此牵挂,愈发感受到在各自心中的分量。</p>
青莲端茶进来,见福晋含泪捧着信,必然是思念四阿哥了,她便要默默退出去。</p>
可毓溪听得动静,擦去眼泪,道:“我有话和你商量呢,没事。”</p>
青莲这才走近,温柔地关心道:“福晋可是想四阿哥了,四阿哥在江南可好?”</p>
毓溪道:“他一切都好,是心疼他为了哄我高兴,那样忙的人还抽出空儿来写这么厚的信,忍不住掉了几滴眼泪。”</p>
青莲听得满心安慰,道:“四阿哥一定也心疼您在家操持一切,只要两口子心连心,相隔千里又如何,何况很快就会团聚的。”</p>
毓溪要青莲坐下,将八福晋与董鄂家的事告诉了她,自己确实被勾起了好奇心,更何况太子妃亲口提醒她要留意。</p>
毓溪道:“并非我针对八福晋,是想到董鄂家居然连理藩院的银子都敢捞来花,这事儿我得替胤禛弄明白。”</p>
青莲应道:“奴婢这就派人去查,那道观本是是非之地,太子妃既然能察觉一二,奴婢命人多花些心思,也一定能查清楚。”</p>
毓溪道:“查不清不要紧,切不可打草惊蛇,我并不愿八福晋知道我在意她的行事,何况为了弘昐,还欠她一份人情。”</p>
青莲却:“年上八福晋被惠妃折腾得病一场,还是您和四阿哥给的药,连太后赐的保命丸您都送出去了,咱们阿哥的事,八福晋是心意,也是还人情,您这儿真不欠她的。”</p>
毓溪淡淡一笑:“那件事,我都忘了。”</p>
青莲道:“想必年里咱们家摆宴,你替八福晋回礼的事,您也忘了吧。”</p>
</p>
毓溪真是忘了,这样的事在她看来完全没必要放在心上,可原来她和八福晋之间,有着这么多的往来。</p>
八贝勒府中,因在宫里陪着五公主和孩子们玩了半天,回家的马车上八福晋就累得睡着了,这会儿洗漱更衣后躺下,由着丫鬟来捶腿。</p>
身上舒坦,困倦又袭来,稍稍打了个盹,醒来见丫鬟还在捶腿,不禁想起了年幼时在安郡王府,也曾像个下人似的被长辈差遣揉腰捶腿的活。</p>
“累了吧?”</p>
“不不累,这软锤好使,福晋舒服,奴婢也不疼。”</p>
八福晋笑道:“你跪坐了这么久,还能站得起来吗,下去吧,一会儿我让珍珠赏你一锭银子。”</p>
丫鬟赶忙磕头谢恩,起身时果然踉跄,刚好珍珠端着补药进门,八福晋又了一遍,要赏那丫鬟银子。</p>
珍珠不似那些刻薄贪婪的管事,会克扣主子的赏赐占为己有,她应下后,命那丫鬟在门前站着,很快就将福晋的赏赐兑现了。</p>
听得门外千恩万谢的,等珍珠进门,八福晋:“那日董鄂家的少奶奶,也是对我千恩万谢,那笔银子对她而言,是保命钱了吧。”</p>
珍珠气道:“您救了他们,三福晋不仅不感恩,还撇得干干净净,她的脸皮真是比城墙还厚。”</p>
八福晋笑道:“你别,我实在佩服她,可不是人人都能做到这地步的。”</p>
珍珠给福晋端上补药,嫌弃地道:“这没脸没皮的本事呀,福晋不学也罢,你可比那位强百倍。”</p>
八福晋努力喝下了汤药,苦得她直哆嗦,好在珍珠及时喂了一颗蜜枣,待蜜枣的香甜在口中散开,才缓过劲来。</p>
珍珠哄着:“最后一副了,明儿就换好入口的汤药,福晋您近来气色可好多了,想来是良药苦口,道长的方子果然好。”</p>
八福晋轻轻一喘,苦笑道:“再下去,吃的药比饭还多,这能成吗,还能靠吃药吃来个孩子?”</p>
珍珠劝道:“不论如何,您的气色精神都好多了,身体好,孩子自然就来了。”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