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爷却摇摇头。</p>
朝中并没有接到京师周边区域缺粮的奏报,而且因为永定河水利的兴修,京畿之地这一年的粮食产量还增高了,所以就更变不会缺粮了。</p>
但是甘州府跟兰州府却马上要面临缺粮的局面。</p>
所以这跟甘州府、兰州府的旱灾有关系吗?</p>
西北闹旱灾,这又不是什么密之事,少不得就有人想着囤积居奇、获取暴润,一门心思想着利用天灾人祸发财的,从古至今可就没断过。</p>
可就算甘州府、兰州府那块缺粮,就算是有人提前布局、高价收粮坐等暴利,可那也是该近从陕西购粮才对啊,再不行是四川山西。</p>
在直隶屯粮,这就有点儿舍近求远了,从直隶运送大宗粮食到西北,这可实在不是什么明智之举。</p>
四爷一时也想不明白。</p>
“目前还没有京畿之地粮食欠收的奏报,不过缺粮的地方倒是不少,等查查看吧。”</p>
是啊,等查出了粮食的去向以及背后的主使,这事情自然也就能有眉目了。</p>
“哪儿缺粮?”维珍问。</p>
四爷就把甘州府跟兰州府的旱灾情况跟维珍了,听得维珍直皱眉:“也就是,要是迟迟不下雨、旱情加重的话,明年可能绝收,甚至还有洪灾?”</p>
四爷点点头:“不错,所以得提前做好准备,万岁爷已经叫礼部着准备在天坛举行祈雨仪式了。”</p>
维珍嘴角一阵抽搐:“万岁爷到时候会亲自参加吗?”</p>
算了,就算是三百多年后,湾湾的官员不是照样会正经八百地举行求雨仪式嘛。</p>
这事儿她就不吐槽了。</p>
“当然会。”</p>
维珍:“”</p>
那要是求不来雨,万岁爷岂非很没面子?</p>
维珍悄悄吐了吐舌头,然后就听着四爷道:“过程子,爷可能要去一趟。”</p>
维珍一怔:“是去西北治灾吗?”</p>
四爷“嗯”了一声。</p>
万岁爷没有明着让他去西北主持防灾的事儿,但是却已经吩咐他详细奏报了,这也就,万岁爷是有这个想法的。</p>
“到时候,爷先把你们送到庄子里去。”四爷道。</p>
</p>
眼瞧如今着是风平浪静的,但是四爷却总觉得心里不踏实,有股子山雨欲来风满楼的危感。</p>
万岁爷软禁了大爷跟太子,自回京之后可就再没有提过两位皇子,畅春园里头鸟语花香,但是处处都叫人担心受怕。</p>
事发两个月、万岁爷也都回京这么长时间了,万岁爷竟然问都没问过扎兰齐欲意行刺李光地的案子。</p>
至于索额图家的二公子格尔芬,也不知被万岁爷下令关在了什么地方,更不知死了没有。</p>
但是只要格尔芬的死讯没有传出,就证明太子暗杀朝廷命官的人证还在。</p>
这明什么?</p>
明万岁爷还没有想好要怎么处置太子。</p>
是像从前一样毫无疑问地原谅太子轻轻揭过,还是万岁爷已然再容忍不了太子,所以才暂时摁着刺杀李光地的案子没动,连格尔芬这样人证也被保留着。</p>
万岁爷</p>
是不是有意废黜太子?</p>
三爷自从回了京师,除了入宫给荣妃请了一回安之后,就称病闭门不出了。</p>
很明显,三爷这个事件亲历者的感受同样意识到了情况的不同寻常,甚至比他更加不安。</p>
此次万岁爷废黜太子也就罢了,若是万岁爷没有动太子的想法,只是照旧敲打太子想让太子长长教训的话,那么大爷、三爷还有十三无疑都会成为太子的眼中钉。</p>
谁叫他们当时都在场?谁叫他们中都攥着太子致命的把柄?</p>
堂堂大清储君竟然暗中派人行刺当朝命官,这样的把柄还不致命?</p>
一旦爆出,自然会引起轩然大波,不管是满臣还是汉臣,往后谁还敢效忠太子?</p>
做太子的时候就一门心思想着暗杀臣子,日后登基为皇,那还了得?朝堂之上是不是成日见血?</p>
要是刺杀对象是李光地也被一并爆出的话,那影响可就更坏了。</p>
李光地是谁,那可是汉臣领袖,哪些人最拥戴太子?除了索额图那一派可就是汉臣了,结果太子就是这样回报人家的忠心?</p>
而今,太子这样致命的把柄就攥在这三位足之中。</p>
那以太子的性子,又会如何对待他的这些足?</p>
三爷自然是想到了这一层,所以才会吓得闭门不出,没准儿还真是被吓出病了。</p>
十三到底还是年纪,所以才没有察觉到事情的严重性。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