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小说 > 其他类型 > 大明:开局气疯朱元璋,死不登基 > 第61章 魂兮归来,走马见芳菲
    第六十一章:魂兮归来,走马见芳菲!</p>

    随着时间过去,两边的城门也开始汇聚起了人。</p>

    百姓们在知道今日晋王殿下和燕王殿下将会归京之后,纷纷自发前来欢迎。</p>

    “这晋王殿下可不得了了,这次可是头功。”</p>

    “想都不敢想啊,带着五百人就敢冲几万人的阵营,一人一口唾沫都该淹死了。”</p>

    “可不是!我刚听的时候还不信呢,我寻思着这五百人咋那么大的胆子,敢跟几万人打。后来我们邻居的儿子送回来家书,才知道事情都是真的。”</p>

    “这么,要是晋王殿下去就藩戍边,咱们大明边境岂不是再也没有祸乱了?”</p>

    “对啊!晋王如此神勇,怕是草原人知道他在,再也不敢来冒犯边境了。”</p>

    承天门的甬道之中,朱元璋也听到了这话。</p>

    面色之中的喜色渐加。</p>

    “到了!”</p>

    “快看,是骑兵!”</p>

    就在老朱心里乐滋滋的时候,前方有人大喊。</p>

    刚刚还这话的众人顿时聚精会神起来。</p>

    纷纷抬头看去。</p>

    官道上,突然出现了一只骑兵,这骑兵就好像突然出现在那的一样。</p>

    骑兵行进的速度很慢,可仔细看,就会发现步伐十分的稳健。</p>

    稳健的有些不可思议。</p>

    “这骑兵。”朱元璋先行喃喃道。</p>

    朱标也道:“这或许就是老三的浮屠营了,浮屠营如今只剩下一百二十多人,三百多人都战死了。”</p>

    朱元璋微微张嘴。</p>

    他粗糙的脸上出现了一抹动容之色。</p>

    骑兵人数不多,十几只旗帜飞扬在骑兵最前方,而置于最前的,是绣着一个‘明’字的大明龙旗。</p>

    龙旗飞扬,如龙腾虎啸,猎猎作响。</p>

    “好威猛的骑兵。”</p>

    一旁的常茂也由衷发出赞叹。</p>

    常升,常茂次子,他常年在京营任职,知兵懂兵。</p>

    常升那刚毅的脸上有些震惊:“岂止是威猛,他们身上的战甲简直是神物!据连那些元人引以为傲的弓箭都只能留下白印,根本奈何不了他们。”</p>

    “而且仔细看,这些骑兵,都是右持缰,他们用的是左刀。”</p>

    众人骇然。</p>

    在这些天,他们早已听过许多关于浮屠营的传。</p>

    只是心头一直不相信会有这样的怪物,五百人冲锋一万人。</p>

    如今到了他们近前,他们明白了为什么。</p>

    “若是有这样一支三千人的骑兵,让我去跟扩廓的一万多亲兵碰一碰我也敢!”常升道。</p>

    常茂瞪了他一眼:“陛下在这,胡什么。”</p>

    朱元璋转头道:“你弟弟的没错,若是有三千个这样的骑兵,咱们大明或许在草原上再无敌。”</p>

    “常升,好好干,你子将来要是能接过你爹的大旗,咱大明又会多出一员猛将!”</p>

    常升脸色涨红:“陛下,子一定勤练兵!”</p>

    不多时,骑兵距离城门口不足三十丈。</p>

    站在后面的李淑妃已经开始哭了起来。</p>

    马皇后也是眼眶泛红。</p>

    而在人群之中,有一个女人戴着斗笠静静地站在角落。</p>

    “姐,哪位是晋王殿下啊?”</p>

    身边的丫鬟问道。</p>

    女子身着一身翠绿长衫,素净的同时又显得优雅娴静,只听她轻声道:“我也不知道,待会就知道了。”</p>

    百姓们赞扬声,夸赞声不绝于耳。</p>

    喝彩声和叫好声更是震天。</p>

    而就在骑兵到达城外一百多米的时候,突然停了下来。</p>

    两边的百姓纷纷不解。</p>

    连带着那些嘈杂喝彩的声音都开始消散下来。</p>

    过来一会,整个场面变得十分的安静,安静的有些诡异。</p>

    只听到车马声而动,从骑兵后面有几人赶出来几驾马车。</p>

    </p>

    “这是做什么?”朱元璋凝眉。</p>

    朱标也不解,只是道:“老三向来有分寸,应该不会干什么浑事。”</p>

    朱元璋有些不相信。</p>

    但是这一次,朱棡确实没有干浑事。</p>

    只见一个将士骑马而出。</p>

    他纵马到了官道的中间。</p>

    随后以一声幽幽的凤阳腔高声大喊。</p>

    “弟兄们!”</p>

    “回家了!!”</p>

    回家了?</p>

    百姓们纷纷沉默。</p>

    这一声高喊仿佛刺破心灵一般悠长深邃。</p>

    在他喊出来之后,后面的一百多骑兵‘锵’的一声拔出马刀。</p>

    “护。”毛骧神经一动。</p>

    朱元璋虎目一瞪。</p>

    那边的将士们突然高喊:“魂兮归来!”</p>

    “魂兮归来!”</p>

    随后,马车缓缓而动。</p>

    当魂兮归来四个字一出口,百姓们一下子明白了是什么意思。</p>

    “是战死的将士们,是他们的骨灰!”</p>

    “这是不是那三百多个为了救出咱们大明百姓,被元人活生生围剿而死的将士?”</p>

    “他们可以活着的,若不是为了救那好几千百姓,他们根本不用死的。”</p>

    “壮哉!”</p>

    “都是咱大明的好兵啊!”</p>

    “何其壮烈,何其惨烈!”</p>

    “魂兮归来,魂兮归来!”</p>

    有人振臂喊道。</p>

    百姓们纷纷动容。</p>

    一个只穿着围裙的扎髯屠夫眼眶泛红,凶恶的眼中充满悸动:“都是为了护咱大明的疆土,都是特娘的好汉子!”</p>

    “魂兮归来!”</p>

    有街边卖艺的老人,双目泪流:“多好的孩子们啊,年纪轻轻的就战死了。”</p>

    有青楼画舫的姐儿,拿着帕子眼角噙泪,悲痛道:“这一去,家中老妻儿可如何是好?”</p>

    “如此好的战甲,如此缜密的军队,若非救人,绝不可能命丧战场!”酒馆的掌柜垂着双,叹息连连。</p>

    “但闻哀痛诏,未睹凯旋歌。”有学子苦笑连连,面色凄苦。</p>

    朱元璋此时也沉默了。</p>

    站在人群的最中间,作为天地之下第一人的他,此时也感受到了什么叫做悲痛。</p>

    “标儿。”</p>

    朱标眼眶泛红,恭声道:“儿臣在。”</p>

    “从朕的私库拨款,在城门口处修建一座碑,撰写文书,作为这些战死将士们的悼文。”</p>

    “碑的背面,就写下这些将士们的名字,年纪,籍贯。”</p>

    “凡浮屠营战死的将士,抚须百贯,赐子嗣从九品武举人出身,若无子嗣,承继亲族。”</p>

    朱标正色道:“儿臣遵旨。”</p>

    伴随着马车入城,百姓们注目而送,直到马车完全进城。</p>

    而这时候,骑兵也列队而发。</p>

    “凯旋!”</p>

    “凯旋!”</p>

    百姓在经历了刚刚的悲痛之后,此时对于胜利的喜悦更为强烈。</p>

    他们高呼大喊,声浪如潮。</p>

    走在队伍最末端的朱棡此时心有所感。</p>

    “闻道凯旋乘骑入,看君走马见芳菲。”</p>

    “这辈子,能这么来一回,也算是无憾了。”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