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朱棣的窃喜,殿下去年也曾来过?</p>
看着马车离开的背影,朱棡的心里多少有点佩服。</p>
好一个永乐年间的贤后啊。</p>
真是个胆大心细的女人。</p>
徐妙云的问题,朱棡给的回答其实并不如意。</p>
他回答的是,为了两家安好,为了整个大明。</p>
可朱棡真正想回答的,是他真的对徐妙云动了心。</p>
“烦恼啊,即便是穿越者,也没办法在感情上面处处得意。”朱棡苦笑,此时对自己改变历史的行为有些怀疑。</p>
自己这么做,到底对吗?</p>
</p>
“标儿,你认为当今中书省右丞相的位置,谁来?”</p>
乾清宫,朱元璋还在处理奏折。</p>
不过由于被马皇后教训了几句,老朱的脸色有些窘迫。</p>
朱标站在一旁,恭声道:“御史中丞,刘基。”</p>
朱元璋沉默了一下,脸色分不出是好还是不好。</p>
“刘基。”朱元璋喃喃道。</p>
朱标点头道:“刘伯温乃是能臣,能做实事,办实政。”</p>
“其次,他不是淮西人。”</p>
朱元璋没有立即发表看法,只是用磨蹭着里的奏折封皮,缓缓道:“刘夫子咱是知道的。”</p>
“行,那你先回去吧,过几日你天德叔归来,你替咱出城三十里,迎接王师凯旋。”</p>
</p>
云岩寺,居于应天府东侧。</p>
离城三十余里,乃是一处游玩赏花的好去处。</p>
“三哥,为什么这事要带着他啊?”</p>
云岩寺山下,朱棣拉着朱棡在一旁嘀咕道。</p>
朱棡回头看了看站在后面有些拘谨的李景隆,笑道:“办正事自然用不上他,可要是到寻欢作乐,怎么着在应天府厮混结识人脉,除了他,没第二个人知道。”</p>
这时候,李景隆上前来,拱笑道:“二位公子,九江有礼了。”</p>
朱棡笑了笑:“行了,咱俩都老哥们了,这么见外做啥。”</p>
李景隆腼腆一笑。</p>
朱棣虽然不太愿意跟李景隆这厮厮混,但是一想到三哥答应给自己的燧发枪,还是拱道:“九江。”</p>
李景隆笑道:“按辈分我应该称呼两位叔叔,不过在外面,我还是称呼二位公子吧。”</p>
“无妨,我叫朱三,他叫朱四,就这么称呼就行了,公子公子的,别人得把咱们当为富不仁的公子哥,你得成狗腿子了。”朱棡摆了摆。</p>
“徐府的马车到了。”</p>
这时候,李景隆精神一振道。</p>
三人回头,果然看到徐府的马车晃悠悠的到了山下的大门。</p>
朱棡三人上前,马车的帘子也很快掀开。</p>
最先出来的自然是徐妙云,一身明艳的桃红色的长裙,头戴玉簪,绢裙轻薄,发丝如墨。她的脸型非常细腻,柳眉如画,双眸如寒星点点,摄人心魄。</p>
“三嫂真漂亮!”朱棣感叹道。</p>
李景隆也有些呆住了,不由得叹道:“晋王妃当真是仙姿迭貌,美不胜收啊。”</p>
朱棡也笑了笑,随后道:“看什么看!”</p>
李景隆和朱棣转头看着朱棡。</p>
“我媳妇!”</p>
而在徐妙云下来之后,身后又紧跟着出来一个少女。</p>
少女模样清秀,脸色有些微白,看五官绝对称得上是美人,只不过让人感到可惜的是她的脸色有些不好。</p>
朱棣此时却是松了口气。</p>
“还好。”朱棣道。</p>
</p>
朱棡挑眉,抱着道:“咱爹可了,不能以貌取人,这娶媳妇可是看的内在。”</p>
朱棣白了他一眼:“你自己倒是不担心,我担心啊。”</p>
这时候,徐妙云带着谢素下了马车。</p>
两人也很快看到了站在山脚下的朱棡三人。</p>
“民女见过。”</p>
两人走来作势要行礼。</p>
朱棡赶忙摆,制止两人,随后苦笑道:“今日之事私下前来游玩,不必行礼。”</p>
着,朱棡指了指朱棣和李景隆,道:“这个是朱四公子,这个是李公子,我就叫朱三公子就行了。”</p>
徐妙云微微一笑,点了点头。</p>
身侧的谢素此时则是睁着一双大眼睛看着朱棣,看的朱棣浑身不自在。</p>
这丫头片子怎么盯着自己看个没完了。</p>
朱棣情不自禁的后退了一点。</p>
“走吧,咱们上山。”朱棡道。</p>
徐妙云轻点臻首,不过随即她有些担忧道:“素儿身子不大好,上山路途不近,怕是要步行好一会。”</p>
朱棡看着谢素,这才笑道:“倒是我考虑欠佳了,九江。”</p>
听到召唤的李景隆立马道:“这事交给我!”</p>
李景隆立马朝着一旁的一条街跑去。</p>
站在云岩寺门口,徐妙云看着山门外的那片的桃林,目光有些悠长。</p>
“徐姑娘,在看什么?”朱棡问道。</p>
徐妙云转头,轻声道:“只是想起了一些事。”</p>
此时徐妙云的内心有些挣扎。</p>
她望着面前朱棡的脸,脑中思绪万千。</p>
会是他吗?</p>
想来应该不是吧。</p>
晋王殿下应该不会作诗才是,而且那般潇洒风流的诗句,不像是出自一个王爷之。</p>
那应当是出自一个不得意的寒门才子才是。</p>
“可惜,今年没有来看的成桃花。”朱棡叹道。</p>
徐妙云转头,问道:“晋王殿下之前来这里赏过花?”</p>
“去年吧,那个时候父皇在这里宴请臣子,那个时候刚刚封王,也跟着来了一次。”朱棡点头。</p>
得到了回答,徐妙云内心的波澜越发的壮阔。</p>
她是真的很仰慕那个写下那首桃花诗的那个人。</p>
也正是因为那个人,让徐妙云感受到了一种从未感受过的洒脱和狂野。</p>
而仰慕久了,那种情感逐渐变成了倾慕。</p>
徐妙云一直在京城寻找那个人,只是寻找了那么久,一直没有半点音讯。</p>
没有一个狂生在陛下宴请群臣的时候来过云岩寺。</p>
徐妙云的一颗心突然跳的很快。</p>
她虽然一直表现得很平和,但是内心还是抗拒着这门婚事的。</p>
她是读书明理的人,在对感情的追求上和别人有所不同。加上看过许多读书人写的话本,心中对那才子佳人的故事颇为向往。</p>
所以在遇到那狂生之后,她的内心仿佛找到了共鸣。</p>
那种共鸣源自于那些话本。</p>
她仿佛找到了‘浪漫’的由来,对那神秘的少年倾慕不已。</p>
可也正是因为她明理,知道这门婚事是跟天家结亲,意义重大,即便自己再怎么反对,也不能表现丝毫。</p>
“那晋王殿下。”</p>
她心跳如麻,有些激动的开口询问。</p>
“找到了!”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