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五章:头铁的胡惟庸</p>
朱棡眉头一挑,就想话。</p>
结果徐达乐呵呵的道:“等你的枪械出来,先给五军都督府送三千把!”</p>
朱棡面色瞬间僵硬。</p>
“三三千?”朱棡的声音都有些颤抖了。</p>
看向徐达的眼神也变得有些无奈,三千把!好几万贯铜钱,就算是老丈人也没这么坑女婿的啊。</p>
徐达瞪了一眼朱棡,道:“怎么,不愿意?”</p>
那副表情,俨然就是一副,你不答应我就不让女儿嫁过来的表情。</p>
朱棡欲哭无泪。</p>
啥年头,还带包办婚姻的。</p>
“商商量下?”朱棡挠头。</p>
徐达摆:“三千把,这事我跟陛下商量了,陛下也答应了。”</p>
爷卖崽田不心疼啊。</p>
朱元璋拢共才拨了十万贯给朱棡建厂造枪,现在厂子刚在将作监那边修起来,还没开始投入运行,就被徐达给要了三千把。</p>
想到这,朱棡决定多气气老朱。</p>
挽回损失。</p>
“好,那就三千把。”朱棡咬牙道。</p>
徐达笑了笑,好似安抚朱棡,笑道:“中军都督府麾下要建立一支火枪队,新任的指挥使是你的老部下朱能。”</p>
“这事不算坑了你。”</p>
朱棡会意,点了点头。</p>
徐达的意思很清楚,朱能是个人才,中军都督府会借用一段时间,用来训练新兵。</p>
日后自己就藩,朱能他可以带走去太原。</p>
等于是白送朱棡一个将才。</p>
三千把枪换个朱能,赚吗?</p>
赚。</p>
朱能是个很有能力的人,能够有这么一个将领,自己会省心不少。</p>
最主要是,朱能没有太大的背景,这样的人,自己能用。</p>
这时候,旁边有人上前来行礼。</p>
“臣胡惟庸,参见晋王殿下。”</p>
朱棡微微一滞,转头看向身边一个稍稍有些偏矮的官员。</p>
见他面色黝黑,一双眼睛十分平静,看不清楚其心头所想,仅此一眼,朱棡便感觉到了胡惟庸心头的傲气。</p>
“原来是丞相大人。”朱棡也微微回礼。</p>
胡惟庸起身笑道:“早就听闻晋王殿下英明神武,气度不凡。麾下锦衣卫更是忠君赤胆,不畏权贵,今日一见,方知传闻不假。”</p>
听听。</p>
朱棡乐了。</p>
白话恶心自己呢?</p>
英明神武?是看着自己身上这身虎皮不痛快吧。</p>
至于赤胆忠心,那纯粹就是暗指锦衣卫是皇帝的狗。</p>
朱棡脸上露出笑意,欣然道:“多谢丞相大人夸赞!”</p>
胡惟庸一杆子打在棉花上,见朱棡一脸乐呵呵的表情,只能是讪讪一笑。</p>
倒是朱棡心里有些感触。</p>
这胡惟庸是真特娘的头铁。</p>
有能力是一回事,但是恃才傲物,不甘屈居人下也是真的。</p>
老朱目前就是看上了胡惟庸办事的能力。</p>
到这,就不得不提李善长。</p>
李善长在前些年的时候办事能力是相当出众的,不管是和陈友谅大战时造船,还是征伐北元时做后勤大总管,都是一把好。</p>
称得上是朱元璋的左右臂,肱骨之臣。</p>
甚至被老朱誉为自己的萧何。</p>
可自从上任左丞相以来,由于徐达这个丞相只是虚职,常年在外,李善长成了一把,反而渐渐有些懒政的行为。</p>
朱元璋也是将这些看在眼里,可对李善长,他又不想让李善长忙碌起来。</p>
</p>
甚至觉得就这么懒下去挺好的。</p>
归根结底还是因为一点。</p>
权力太大。</p>
朱元璋可不想大明出现一个皇帝之下,连太子都把握不住的常务一把。</p>
所以,他提拔胡惟庸,第一是胡惟庸能办事,办实事。</p>
第二是胡惟庸是淮西人,李善长的学生,提拔他,也一举两得,可以稳住淮西勋贵。</p>
反正在刘伯温跟胡惟庸之间选,选胡惟庸几乎是没有办法改变的。</p>
不过朱棡此时看胡惟庸的眼神也隐隐有一丝冷意。</p>
上任中书省右丞相以来,胡惟庸可是春风得意啊。</p>
光是办宴席就办了足足三天!</p>
锦衣卫的消息里,这几天基本上全是关于胡惟庸的。</p>
但是朱棡此时不能揭穿胡惟庸。</p>
因为胡惟庸确实有能力。</p>
有些事,得他来办。</p>
这时候,殿门开了。</p>
承天殿大门打开,众多官员纷纷站回自己的位置等待上朝。</p>
朱棡站在徐达的身侧,朱棣则是站在朱棡的右。</p>
随着太监的一声高呼:“上朝!”</p>
铜锣声敲响,那激烈的声音顿时刺激的官员们一个个惊醒回神。</p>
迈着步子进入大殿,随后又传来一声高呼:“陛下,太子殿下到!”</p>
随后,便是全部弓腰行礼,高呼:“参见吾皇!”</p>
“参见太子殿下。”</p>
然后,才是朱元璋和朱标两人从后面的殿门走来。</p>
在明朝,官员拜见皇帝并不需要频繁的行跪拜礼,多数都是拱弯腰作揖。</p>
只有奴仆或者宫中的太监宫女才会频繁跪拜。</p>
寻常时候,就算是百姓见到官员,皇帝,都要分场合和仪式进行行礼。</p>
只有在清之后,才有频繁的跪拜礼。</p>
朱元璋摆了摆,百官这才自顾自的直起腰来。</p>
朝会内容一开始就是对北伐进行汇报。</p>
遇到皇帝感兴趣的,会由徐达出面解释。</p>
而这一次北伐,通篇几乎都是由朱棡这个晋王进行主导。</p>
而朱元璋也问了一些关于朱棡的问题。</p>
“晋王,那些甲胄从何而来?”</p>
朱棡回答:“回陛下,甲胄是儿臣从晋王府之中打造而来,儿臣府上有专门的匠人和器具。”</p>
“那些枪械可还有?”</p>
“回陛下,将作监已经分派三百人建立枪械监,儿臣亲自监管,为我大明铸造利器!保守估计,每年可产枪械五千只。”</p>
朱元璋笑着点了点头:“善!”</p>
随后道:“此战你虽抗旨,乃军中大忌。但念在你救弟心切,一片好意,且也没酿成大错,咱便赏你一门婚事。”</p>
“其余的,你想要什么,跟朕提便是。”</p>
完,朱元璋转头看向朱棣。</p>
“燕王。”</p>
喊朱棣的时候,语气就明显不对劲了。</p>
“儿儿臣在。”朱棣讪讪道。</p>
看着孩子那满头的冷汗。</p>
吓得不轻。</p>
“私自逃营,你好大的狗胆!”朱元璋怒斥道。</p>
朱棣一下子跪在地上。</p>
百官冷眼相看,那态度摆明了就是:演,你爷俩接着演!上次抽了几十鞭子,结果第二天就活蹦乱跳的跟着骑兵回来,那模样,狗都撵不上。</p>
“罚你在你三哥里效命,锦衣卫缺人,你也跟着去历练历练。”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p>